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育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据调查,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却不容乐观: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性;学生对德育课的认同感不强;教师教学倦怠现象比较突出;师生互动程度过低等.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社会互动理论,从提高大学生对德育课的认同感、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德育课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其中“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诚”的理念引入到德育中,让青年大学生将“诚”的精神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动力,可以助力大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高校德育的理念与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路径中,传统“诚”文化的精神价值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变化,分析了高校德育课面临的问题,说明高校德育改革势在必行,并就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模式进行了有价值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件中,强调指出高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指导高校德育创新必须坚持的新理念。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在当代高校德育的发展和延伸,也是对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既要切实把教育、引导、激励大学生的个人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作为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又要把尊重、关心、帮助大学生成才作为德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更要把提高、增强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德育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从而不断推进德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是整体性、系统性工程。构建和强化高校德育工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观念,着力在“两课”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宣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对品德修养课的教材进行改革 ,要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以利促使学生智能的提高及素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隐性课程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粗放型”水平制约着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体现。深刻认识隐性课程资源,反思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而构建起开发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更具德性教化价值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8.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在高职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连续4年对高职德育课授课教学模式不间断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实践先导、‘五化’跟进、行动检验"高职德育授课教学模式,对德育课系列专题教育课前准备、课堂设计与组织、课后教学效果检验做了大胆改革与创新,旨在探索一种实效性强、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操作、学生乐于参与、效果公认的德育课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知行背离”现象,不能采取“存在就是合理”的态度.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非是一些人所说的知性德育,而是大学生轻视道德修养导致的德性缺失.《思修》课教育应通过“做人”的教育调动起学生德性修养的动力,以此提高《思修》课教育中的“知行一致”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育人的活动中,德育历来是被置于首要位置的,但是在目前的高校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却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高校里最重要却又是最不受欢迎的课.说其重要,说明高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至少已经认识到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迈向21世纪人才素质中所占的份量,这可以说是近年来高校加强德育工作,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绩,说其最不受欢迎,恐怕其所涉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仅从一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和从事学生教育管理者的身份来谈点认识.应该高度评价的是:现行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本是目前比较好的一套教材(云南高校中使用的是全国通用教材与省统编教材).本书始终贯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溶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体现在,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这个具体领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和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情感教育理论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情感因素。但当前的高校德育忽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忽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本文认为,情感养成是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945名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了当前德育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及特点。研究发现:(1)高校德育课教学方式正从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向多样新颖的教学方式转变,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学主阵地的现实没有改变;(2)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态度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态度认真,但只有9.2%的学生真正对德育课本身感兴趣;(3)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各因素中,教学方法的好坏最为关键;学生理想中的德育教学方式是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61.9%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应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4)德育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力度不够、教学内容的抽象与枯燥、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教学效果呈现低效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的德育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德育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大气候的影响之外,还与德育课教学本身的问题有关.在这里,我对德育课如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作点粗浅的探讨,请大家指导.一、全面了解学生是增强吸引力的基础.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德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增强吸引力的先决条件.人们的行动是思想支配的结果,而支配思想的则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教养及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总和所起的作用.这是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是决定德育课教学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和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分  相似文献   

14.
忽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内因。我国高校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修养课“灌输”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总结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我国高校“两课”教学的现状,必须强调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灌输”。  相似文献   

15.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高校德育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德育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有助于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承担的任务。为此,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的。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从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领域出发,把握“四个原则”,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两课”教师的人格更是搞好“两课”的基础和前提,它对大学生具有示范、感染和净化作用,也是转化、升华大学生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更是开创我国思想教育新局面的关键。时代的发展不仅凸现出“两课”教师人格的这一作用,而且提升了“两课”教师人格的要求。为此,“两课”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努力使自己成为集政治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为一体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国高校实施德育需在培养和形成全员德育意识 ,推进两课教学改革 ,坚持“四育人”的目标 ,选择配备好班主任 ,德、智、体、美、劳五育齐抓 ,重视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 ,开展多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提倡“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精神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对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高校德育对象有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挑战。要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德育,就应高度重视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建立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德育队伍,搞好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引导,搞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是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基本维度.要明确强化人文关怀是德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德育的现实需要.强化德育人文关怀必须构建和完善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