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法翻译教学法是高级日语课程教学中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近年来对于该教学法的质疑层出不穷。笔者从高级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利弊,并寻找出能够弥补语法翻译教学法缺陷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出能够互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法,从而提高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交际教学法传人我国后,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就备受推崇。相比之下,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主导地位则受到了挑战。尽管曾经饱受批评,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教学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仍然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该文就将从我国特有的外语学习环境、外语教学的现实状况、语法翻译法的新发展和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创新运用等几个方面来对这一传统教学法进行重新审视,论证其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外语教学中最为古老的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教学法虽无法满足现代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及在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对自身的修订显示了其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当前学术界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综合评价,阐释新形势下它继续存在的原因,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颜蓓丽 《考试周刊》2014,(59):76-77
语法翻译教学法曾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由于交际法、自然法和听说法等教学理论的出现,语法翻译法教学受到排斥,尤其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语法教学法的历史和发展状况,以及传统语法教学的优势和弊病,最后结合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况对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法翻译法是现代外语教学法中最古老、也是最长远的教学法,然而随着新兴教学法的出现人们对它的反对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语法翻译法的优点、缺点,并对该教学法进行了重新定位,从而探索了语法翻译法在中国二语教学中的可靠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语法翻译教学法是现代外语教学法中最古老、也是最长远的教学法,然而随着新兴教学法的出现人们对它的反对呼声越来越高.从语法翻译教学法产生的原因背景入手,分析了其优点、缺点,并对该教学法进行了重新定位,从而探索了语法翻译法在中国二语教学中的可靠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语法翻译教学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起源于中世纪,是近现代语言教学法中生命力最强、使用域最宽的一种流派,对全世界的语言教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外语教学,直至现今大都采用这种方法。语法翻译教学法有自己的特点,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少优点和缺点,值得教学者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略述了语法翻译教学法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从语言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理论基础,指出语法翻译教学法在词汇、语法、句型结构教学中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某些教学活动不仅强调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培养,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并且语法翻译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语法翻译教学法才有其生存的价值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梁瑛 《考试周刊》2008,(3):10-11
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阐述了这两种教学法的优缺点,以及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语法分析能力的培养,重视翻译以及所学外语与本族语的对比.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模式,它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用外语完成各种类似真实生活的任务,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文章针对目前日语专业初级日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传统语法翻译法和任务教学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初级日语教学中将两者互补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审视了外语教学的发展流派,对语法教学法、听说法、社团语言教学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教学法、沉默法等进行了综述对比。经过对外语走向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现行的外语教学有淡化语法内容的趋势。文章还对目前中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探讨了教学成功的得失,得出了在外语教学中语法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我们要对语法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语法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12.
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二外日语课作为外语系非日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译”等综合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学习更多知识,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使得二外日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不到提高。针对二外日语课教学现状,现阶段外语教学工作者应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听、说、看、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教学翻译以外语为中心,是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外语词汇和语法,提高运用能力,练习材料以词句为单位。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翻译理论全盘规划翻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直是语言学家和教师们辩论的焦点.有的语言学家和教师公开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反对在任何教学阶段使用语法教学.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语法就会被学习者主动习得.但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教学是语言学习所必需的,是使学习者达到熟练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这样的争议,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重新考虑语法教学在语言交际以及外语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称之为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在基础越南语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教学翻译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结合听说读写等教学手段,在操练理解、检测巩固、强化提升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前预译、课堂口译、课后笔译、听写翻译等具体操作形式,以促进学生对越南语词汇、语法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越南语语感、熟练运用越南语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越南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再次引起重视,国内外进行了大量语法教学研究。主要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语法教学进行探讨,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语法教学现状,并就如何改进语法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桂明妍 《科教导刊》2021,(1):119-120
任务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交际教学法发展而来,很快就为西班牙学者接受并应用在西班牙语作为外语的教学(ELE)中.但任务教学法在我国的运用以及研究都更多见于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当中.本文通过在西班牙语语法教学中尝试运用任务教学法,探讨如何在我国的西班牙语教学中运用任务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外语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给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种种弊端,阐明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渠道的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也应该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语言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第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夯实语言基础、重视语音训练、精讲语法重点、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强化听说能力的培养等。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The research examined the impact on teachers of the grammar element of a new statutory test in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SPaG) in primary schools in England. The research aimed to evaluate the nature and the extent of changes to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d to wider literacy teaching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st in 2013. The research explored teachers’ responses to teaching grammar to a statutory test format, and how teachers implemented rapid curriculum change in their classrooms. The research sought to learn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as they adjusted to new English assessments and new expectations for children’s language in the primary school. This paper draws on teacher interviews (n = 16) and an online survey of teaching staff (n = 170). Teachers discuss their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enjoyment of grammar at their own level, and their skills for teaching pupils; they also discuss their observations of how pupils have responded to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and the grammar test. The data giv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es for teachers of applying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and testing grammar, and how teachers strive to make grammar accessible to children. The finding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re: (1)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atutory SPaG test in primary schools, time spent teaching decontextualised and contextualised grammar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2) grammar is now taught explicitly and formally as a classroom literacy routine; (3) the test format influences grammar teaching content and approaches; (4) teachers observe that pupils enjoy learning grammar and taking the test; (5) teachers disagree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and testing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pupils’ language and literacy skills; (6) teachers feel more confident about teaching gramm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