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改革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常变常新。看最近公布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的获奖名单,我们发现有明显的变化,即上一届获此项奖励的是50人,本届是70人,而最重要的变化是本届在优秀出版人物项下增设了优秀编辑奖,有26人获得此项殊荣。这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变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版业开始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改革目标后,尤其是新世纪我国出版产业发展、集团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以来,出版业内对编辑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看法一直有着很多的争论。出版业传统的编辑中心论受到严重的质疑和动摇。其中经常讨论  相似文献   

2.
吟春 《中国编辑》2011,(3):8-12
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颁奖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共收获了先进出版单位奖、期刊奖、期刊奖提名奖、优秀出版人物奖、优秀编辑奖五项大奖,可谓满载而归。毫无疑问,一个科技类学术期刊社能够获得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的多个奖项,一定有卓越的学术表现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而在众多的荣誉光环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8日,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在北京揭晓,最终评选出240个作品、单位和个人。新疆有4种出版物分别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图书提名奖和音像制品提名奖,2人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相似文献   

4.
都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我更认为编辑是书的接生婆。好书须得了编辑慧眼识中,妙手剪裁。每次在书店做市场调研,看到那么多读者精挑细选,心下暗叹:真该为他们做更多好的书。读者买书是为了满足一种需求。作者写书是为了一个心愿,他们觉得各自的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生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编辑编书是为了一只饭碗,他们倾向于优选最值得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5.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在《大学出版》杂志上拜读了一位同志的有关"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目前实行的策划编辑制,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常常导致诸如"选题质量很难保证","文字编辑参与选题策划的意识淡漠……编辑群体资源浪费","编辑整体素质弱化","工作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不利于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故而认为"对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来说,不宜实行策划编辑",而应实行编辑策划制.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第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策划编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第二,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应该并存.  相似文献   

6.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1,23(5):468-469
2011年春天,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袁桂清编审荣获了第2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称号。当我问起他的获奖感触时,他毫不掩饰地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半是从军做临床医生,一半是职业医学编辑,而最具有成就感的还是职业医学编辑。”  相似文献   

7.
《幼儿学英语》从畅销书变成长销书,16年来一直拥有着稳定的读者群体。从开始编写到三册书稿都完成出版,前后花费了五年的时间,"慢工出细活",正是凭借编写团队和编辑"铁三角"的共同努力,科学编书,精心制作,积极推广,《幼儿学英语》才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出版科研论文选》是湖北省编辑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以来部分出版科研论文的结集,其中包括我省作者获第二届、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论文奖)的全部作品。该书由湖北省编辑学会选编,崇文书局2012年6月出版。  相似文献   

9.
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隆重推出。文化盛事,业界振奋,举国关注。 乘着徐徐春风。我刊邀请部分获奖的优秀出版人畅谈其经验和感受,以资业界同仁分享喜悦,分享经验,启迪智慧,携手共进。 硕果累累,业绩骄人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领军人物。此项殊荣,他们名至实归,当之无愧。昨天,他们用自己的执著、忠诚和勤奋,为社会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出版物。打造了一个个行业品牌;今天,他们又以同样的热情和真诚,为业界同仁奉献了他们宝贵的出版经验和独特的人生感悟,道出了他们作为出版人的追求、责任、自豪和忧虑,也为出版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字字珠玑,句句情真。 作为业界的一员,我们感谢他们的肺腑之言和倾囊相投;作为本刊组稿编辑。深谢他们的支持,电话中几句匆忙、简短的期待、相约,电话下一份份完满、准时的“答卷”,令我喜出望外,肃然起敬。这不仅是“答卷”以外的收获,也不仅仅是刊物本身和编者的收获。由于部分获奖人员工作繁忙,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准确的联系方式,此次只能留作遗憾了。 以下获奖感言排列,按获奖者的姓氏笔画为序。  相似文献   

10.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同志在今年署直出版社第五届优秀图书奖颁奖会上深刻指出:"在当前,出版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图书出版上讲,重复出版,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平庸的书、质量低劣的书不少,内容上有问题的书时有出现."石署长的话提醒我们出版界:图书中的质量问题仍然不少,切不可掉以轻心.屡见不鲜的事实说明,编辑规范中的基本制度被削弱乃至虚化,则是图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笔者力图对编辑工作基本制度的虚化现象作一剖析,并从中探寻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企盼图书质量滑坡现象能早日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第二届全国网络编辑技能竞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与会领导与参赛的高校师生及业界职员,就我国出版业转型关键时期的人才培养及本赛事对出版新编辑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年年岁岁都出书,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匆匆地从90年代初流到20世纪末,驻足追忆自己这些年的出书日子,深感不可同“年”而语,最大一点变化莫过是编辑观的转变。昔日被推崇极致的“为人作嫁”的编辑守则和以案头操作为主的就稿编书的编辑工作已不能代表现代编辑的特征。现代编辑并非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劳动,“编辑人”也非“编书匠”,而是化传播的直接参与和创造——做书人。他们比任何时候更重视社会化构建,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放大却辐射出版的社会功能,学会运用经济观念来从事出版化事业.即知道如何“将合适作的合适书稿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市场”(德国出版界流行名言)。  相似文献   

13.
重要启事     
杜健 《云南档案》2006,(6):11-11
为认真贯彻《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努力推动期刊出版向规范化迈进,整体提升期刊出版质量,促进云南期刊繁荣发展,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了第二届云南省“云电杯”优秀期刊评选活动。全省95种期刊角逐评比,评选工作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历时半年,经过对参评资格、出版规范、编辑质量的细致审查,《云南档案》期刊申报的优秀编辑黄燕玲、优秀栏目“话说云南”、优秀装帧全部获奖。  相似文献   

14.
2011年过去了,我们怀念它!21世纪的前10年,对出版业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改革的激情和发展的杂乱,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交错杂糅,出版业的每一处变化都浸染着时代改革大潮的血液。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又再没有比放在今天更恰当的了。在这一年中,一群务实、敬业的个人和团队涌现在了出版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出版阵地上默默耕耘,不问朝夕,不求回报却又收获良多。经读者提名和专家评审,我刊精选了"出版人""营销""编辑""图书""载体"五个领域的优秀代表,形成"2011书业‘新锐榜’"的获奖榜单。之所以称为"新锐",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较之前人,不仅具有新锐的操作思路,同时开拓出了具有新锐气象的局面。出版业需要有勇气、有担当的新一代精神榜样的出现,我们以"2011书业‘新锐榜’",向这些团队和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各位荣获中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表示祝贺。大家都活跃在编辑出版工作第一线,编辑工作做得非常优秀。以前,只要做好自己的案头工作就是好编辑,现在对编辑概念的界定已经和传统的编辑概念不一样了,对编辑工作的要求和以  相似文献   

16.
谢钢 《编辑之友》1993,(4):21-26
版权页是一部书的档案记录。它在书籍的生产、销售、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出版社,版权页一般是由总编室或是出版部门管理,编辑似乎无须涉及版权页的工作。可是编书时间长了,在编辑工作中还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1月5日,由韬奋基金会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百道网协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的主题为"中国好编辑"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合肥举行。本届论坛设"中国好编辑与出版强国建设"主论坛以及"好编辑培养之道""好编辑成才之路""成功案例交流"等三个专题论坛。论坛围绕后转企改制时代及流媒体语境下,如何培养、选用各类编辑出版人才以及好编辑对建设出版强国的作用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研讨。河北出版集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中国好编辑"于11月5日在合肥举行。本次论坛由韬奋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总局相关司局有关负责人李宏葵致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主持主论坛。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出版工作的重要问题,本届论坛围绕出版业在"后转企改制"时代的编辑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届论坛设有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在上午举行的主论坛中,韬奋基金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  相似文献   

20.
“大出版”时代期待“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盼 《中国编辑》2011,(1):77-80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大出版"时代随之而来。各国都把这一变革当作加强出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世界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历史变革时期,我们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这一变革,对编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的编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向"大编辑"靠拢;另一方面,还需要变革编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