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的根本与核心,传统孝道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于对传统孝道的误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孝道教育的缺失、法制观念的淡薄等原因,中国传统孝道出现了缺失的问题。对此,应该通过扬弃传统孝道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孝道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来培养人们的孝道观念,从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教育的起源,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从中国传统孝道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入手,阐述了在高校进行孝道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如何在高校进行孝道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叶 《考试周刊》2011,(93):210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百善孝为先,针对当前部分孩子不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缺少孝心的状况,作者从平时的教育教学出发,有意识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孝道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调谐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范畴,在培育人们思想道德方面起到起始和基础作用.针对当前孝道现念淡化,孝道教育弱化,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孝道教育力度,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深入民众内心深处的传统孝道文化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发挥宁波"慈孝"区域文化的特点,总结挖掘传统孝道文化内涵,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外在约束机制,对于提升宁波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规范的重要内容,物质赡养、精神敬养、健康关切等道德内涵是孝道思想的精华,它们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养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家庭规模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农村养老问题凸显。弘扬传统孝道规范中的道德精华,对于有效应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进行探讨,提出传统孝道具有维持家庭稳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孝"的字眼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扩展,纷纷掀起慈孝的热潮。因此"孝道"这种传统文化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小学生实施孝道教育受到极大关注。就小学生当前孝道的实施状况,如何实施孝道教育,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究。  相似文献   

9.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促进有效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越来越现代化,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浅,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中华文化当中"孝道"是核心要素之一,俗话说:"白善孝为先"。笔者通过排练男生小合唱《时间都去哪儿》让学学生理解"孝道"。  相似文献   

11.
"孝道"是道德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然而,当今大学生中存在感恩意识和养老敬老意识缺失等各种不孝行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包括历史与现实因素,同时也受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通过指出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说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孝道得以传承的主要阵地,应积极探索推进孝道教育的思路,从丰富孝道教育内容、运用多种孝道教育方法、拓宽孝道教育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的孝道教育,并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及"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为成事之本,孝为入德之门,孝道对于每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优秀栋梁,是中华民族未来的主人,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孝道,提出孝道培养的思路,对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艰难转型,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礼教几经洗礼,社会整体孝的观念日渐淡漠,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社会现象,尝试探索一条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展高校孝道教育的有效路径,在发掘弘扬特色地域文化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孝道培养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文章从孝道文化的内容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孝道文化进行反思,批判地继承、吸收;提倡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孝道文化建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这对于推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高等教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既是传道解惑之地,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园地。加强对高等教育中孝道教育的探索,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素质修养,也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新时期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孝道教育,坚持"孝识、孝性、孝行"三个维度,积极探索"知行合一"的孝道教育新模式,有利于高校在传承弘扬孝文化中,凝聚善气、践行善德,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中华孝道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代际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孝道文化的形成源远流长,“孝”对中国传统的养老尊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继承传统孝道,剔除封建糟粕,建立新型的孝道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代际和谐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范畴,是孔子思想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中华文明区别与其他文明的重大特质之一。它由人的天然之情,扩大、延伸到国家、社会之上,成为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道德规范。当今社会孝道逐渐流失,人们应重新审视孝道,倡导孝道的回归,从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得以启示,生活实际中自觉践行孝道。  相似文献   

18.
重建道德伦理体系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急迫任务,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在维护家庭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建立现代社会的公德体系呼唤伦理道德从家庭走向社会,孝道是中国人生活中的绝对价值,具有信仰的功能。大学生孝道教育是开启人性的钥匙,家庭伦理的核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以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国传统价值的核心,在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终身进行孝道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孝道教育的实施,首先,要坚持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将孝道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其次,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实施孝道教育。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提高全社会的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孝道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里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整个中华名族推崇并尊奉的重要伦理道德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和社会和谐的基础。这里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孝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强大学生孝道建设的策略,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