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汉语中表示假设意义的连词称设词。有些名词、动词、代词、介词等其他词类兼表假设意义的也称设词。这类设词比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除了“若”、“使”、“如”等几个连词演为现代汉语的“若使”、“假使”、“如果”等双音词外,有许多设词不易识别,容易搞错。如《中山狼传》中的“脱有祸固所不辞也”,其中的“脱”就很容易误为实词,它的假设意义不易看出。又如《荀子·劝学》里的“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中的“其”,就是“若”的意思,也不容易看出。所以整理设词,加强印象,有利于对它的识别和掌握。常见设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睡虎地秦墓竹简》连词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简》共有27个连词,有的连词用法特别。《睡简》连词分工明确,其“及”和“与”、“若”和“如”有明显的互补现象,表假设的连词字形作“节”而非“即”。  相似文献   

3.
“今”探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到廉蔺交欢一段时,其中有“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倶生”一句.对于该句中的“今”字,有人误解为“现在”之义,其实不然.清人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说:今,犹“若”也.杨树达先生也在《词诠》“今”字条下云:“假设连词王念孙曰:今犹‘若’也。树达按此乃说一搴竟,改说他端时用之.”“今”字作为假设连词,往往用于偏句开头,可译为“假使”“如果”之娄,“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作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很多,仅单音节词如“若、今、而、即”等,就在二十个以上。现在,我们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译为“假设”、“如果”,另一类译为“即使”、“纵然”。所用例句,大多取自中学语文课本。一、译为“假设”、“如果”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2期刊登了左民先生的《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现象》一文,认为:“及时相遣归”、“翼君实或见恕也”这类句子是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相’和‘见’有称代作用时常常置于动词谓语前”。不少语法学家注意到了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他们认为:“相”:①助动词,见也。(杨树达《词诠》)②副词,表受事,表  相似文献   

6.
全展同志认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句中两“而”字不表示转折,而表示假设,译作“如果”(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三期)。我们不同意这个意见,理由有二。 (一)“而”字表示假设这个用法古人的确早有论断。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而犹如也,”又:“而犹若也。”近人杨树达《词诠》卷十亦谓:“而,假设连词,用同如。”这个结论是根据异文、互文资料总结出来的。如: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五册《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这句话中的“大抵”一词,课文注释为“大概”。笔者以为此注欠妥,理由有二: 一、查阅《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大抵”均解释成“大概;大都”的意思。这就是说,“大抵”一词有两个义项:一种是表  相似文献   

8.
若一这个双音节结构,有人认为它是假设连词,并认为来源于"若万一"。这个结论值得商榷,首先来参看"若万一"的用例:大法虽兴,经道多阙,若一闻圆教,夕死可也。(《高僧传·于法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三国志·吕蒙传》)我们不认为它是一个词,因为其中的"若"、"一"分别表义。"若"表"如果"的假设义,"一"是表示条件关系的"一旦"。用  相似文献   

9.
“只是”一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存在着差别的。唐诗中“只是”一词出现频率增加,并有多个语意现象出现。本文以李商隐《乐游原》诗中的“只是”一词研究为契机,探讨了唐诗中的虚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先秦汉语中的假设连词"若"和"如"除了在表示假设关系这一点上具有相通之处以外,还在其他多个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它们是一组"同源多功能语法形式"。借助语义地图的操作方法和语法化研究的成果,通过考察"若"和"如"的五个常用的共同义位在先秦代表性文献《诗经》《论语》《孟子》《左传》中的分布状况,可以探讨这些义位之间的关联。假设语义的来源除了时间词、言说动词、是非问句标记和系动词之外,至少还与比较、像似和话题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只是”一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是存在着差别的。唐诗中“只是”一词出现频率增加,并有多个语意现象出现。本文以李商隐《乐游原》诗中的“只是”一词研究为契机,探讨了唐诗中虚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筝,乃琴之流,往往与“琴”、“瑟”联系,同用于雅乐,是为雅乐器.这一雅乐器与被一直看成流行歌曲的“曲子词”联系起来时,又表现出怎样的文化意蕴?考察《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有“筝”名称出现的词约180余首,关系到91位词人,且有秦筝、宝筝、银筝、钿筝、哀筝、瑶筝、玉筝等十多种名目.透过这些意象了解“筝”这种乐器不失为一新视角;而比较词中所吟乐器,“弦多管少”的现象又如何影响着词体的形式产生,对词体研究亦当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以啮人,无御之者”其中“以”字,有的当作介词,有的看成承接连词,而一般视为假设连词,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1980年)主张“解作假设连词‘若’”的同时又附带提到:“‘以’通‘已’,解作‘已啮人’也通。”于此,廖先生失之眉睫:贯通上下文来研究,此“以”字只应解作表已然之“已”。  相似文献   

14.
“而”这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要求考查的18个虚词之一。作实词时,可用作代词,相当于“你”。例如“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但用得最多的是作虚词(连词)。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①表示并列关系②表递进关系③表转折关系④表假设关系⑤表因果关系⑥表顺承关系⑦表修饰关系。前5种用法一般来说较易辨别,而其中顺承关系和修饰关系常会混淆,不易辨别,在此,谈谈自己辨析这两种用法的粗浅见解,供教师、学生们参考。(1)表顺承关系。这种用法,“而”这一词前所叙述的人、事、物是一个条件,“而”后所叙述的人、事、物是由这一条件而产…  相似文献   

15.
语气词“者”源于表自指的指代词“者”,“者”本是一个指称标记,功能是名词化;后来表提顿和话语标记功能凸现。这一过程大致开始于战国初,在战国中后期语气词“者”得以形成。提顿词、话题标记、假设语气词具有同一性,这是一条非常普遍的语言共性。汉代以来,带“者”的假设句开始增多,“者”字慢慢沾染上假设语气,与之同时表停顿语气的“者”还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6.
黎丽 《初中生之友》2009,(11):36-37
“达人”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相似文献   

17.
漫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画种。它以变形夸张的造型、幽默或讽刺的简略笔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或对某一事物的爱与憎。宋代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就有“漫画”一词,不过此“漫画”二字并非表示画,而是一种鸟的名称。日本19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浮世绘”风俗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开始用“漫画”这一词作为一个画种。他与日本讽刺文学界有密切联系,常为讽刺小说创作插图,这些插图后来结集《北斋漫画》加以出版,广为发行。葛饰北斋还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创作有300多幅插图的《水浒画传》,其造型和艺术表…  相似文献   

18.
读唐宋词,常遇到一些“处”字,令人有情曈昽而义不彰之感。比如柳永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雨霖铃》,上下片各有一个“处”字:“都门怅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选注本多未加注。那么两个“处”字的含义是否相同?答:不同。“处”字有两个读音:Chu、Chu。我们在词中感到费解的是Chu。 Chu的含义略有三类:一、表地方;二表机构;三、表时间。在唐宋词中,表地方、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说的“实词”,主要是指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文言文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股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也有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在古今汉语中一般都用作形容词,但在这里却用如使动词。象这种由这一类词用如另一类词的现象,语法上就叫做词类活用。实词活用与一个词属于几个不同词类的一词多类现象是不同的。一词多类的  相似文献   

20.
释“虽”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中,连词“虽”一般有表转折和表假设两种用法。当它表转折时,一般译成“虽然”“尽管”,表假设时一般译为“即使”“纵使”等。但目前有些“注本”对同一“虽”字的注释却很不一致。现略举几例: ①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突……(《齐桓晋文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