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新课堂注定是要向只允许有一种权威、一种声音的“一元化”的规范和禁令提出挑战的。试想,如果一种声音由父母传递给孩子,由老师传递给学生,由媒体传递给观众,从小学到大学,一个孩子十几年如一目地操练教条式的语言,一个民族也渐渐习惯用一种思维模式去思考,用一种声音来说话,这多么可怕!  相似文献   

2.
一位女士带两岁半的儿子至某医院,医生发现该幼儿严重失聪,再仔细检查,孩子的耳蜗和听觉神经已损坏,且没有治愈的可能。原来,该女士在怀孕3个月时,听到了有关胎教好处的传言,于是每天将耳机放在腹部让胎儿听1个小时的音乐,结果造成了胎儿听力的损害。许多人认为,对胎儿来说,母亲的子宫是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理想环境。而事实并非如此,胎儿在子宫内亦深受外界噪声之害。美国科学家实验发现,外界声音的基本音节能全部传入子宫,胎儿能清晰地听到3米外人们的讲话声、开门声和小车通过的声音,其所感受的声音只比外界低25~30…  相似文献   

3.
胎儿的阅读     
在日本,常常会看到母亲给尚未出世的孩子读绘本或听音乐。实际上,有一个关于绘本阅读的专业网站“mi-te”,对适宜各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绘本进行了细分,包括胎儿、0岁、1岁、2岁、3岁、4岁。其中“胎儿期”部分就介绍了一些适合孕妇看的绘本以及关于胎儿发育、与胎儿如何沟通等信息。胎儿在6周时耳朵开始发育,3个月的时候开始听到声音,6个月时听觉已经发达,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也能记住母亲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人的内耳在胎儿约五个月时就已发育完成,所以,胎儿期就已经能“听到”声音。那么多大的孩子才能听懂声音的含意呢?听力的发展有利语言和心理发展,怎样培养婴儿听力呢?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5,(4):60-63
以Greenpeace的环保公益广告Breathe为语料,探讨非语言声音如何通过转喻激活始源域,冲破语言和文字的阻碍,与由影像转喻激活的目标域通过隐喻映射相互作用,整合概念,构建以转喻为基础的多模态隐喻语篇,有效传递广告信息。  相似文献   

6.
悠若 《母婴世界》2012,(2):74-75
音乐胎教不仅可以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胎教音乐能使孕妇改善不良情绪,产生美好的心境,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儿。可见,让胎儿听音乐是一个增进智力和身体健康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言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用语言来启发孩子、诱导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谆谆教诲中领悟道理和学习知识。所以传统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的传递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而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183;梅瑞宾的实验说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体态)语言。它的意思是指在信息的传递中,说一句话只表达了说话者要表达内容的7%,声音占38%.那剩下的55%则是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等。可见体态语言的魅力之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应用有声语言外.更需恰当地运用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物质世界的,语言是一种波动,是有能量传递的,是精神世界的……"所以声音有其感染力。语言学习之初,人们就靠声音传递、接受信息,传递情感。文字学习内化后,阅读成为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朗读可以把自己内化的能量更高效地传递出来,再一次更深层次地内化。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充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将让孩子受益终生。朗读有意义的文字片段能传递责任感、温情符号,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家庭都很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尤其是音乐素养。作为一个普通的音乐人,我想告诉所有的家长,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不能是三分钟的热情就能成功的,而是—个艰辛的历程。音乐素养的培养,家庭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在家庭教育中,首先应当提倡的是胎教,据研究,胎儿在娘胎中孕育到三个月时,胎儿已经有了明显的活动,这个时候,胎儿对外界的声音是相当敏感的,特别是大自然的一切声响,什么虫鸣、鸟叫,风吹草动等等,总之,这种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就叫天籁。  相似文献   

10.
陈卓华   《今日教育》2006,(12):48-48
喜欢音乐是人类共同的天性。有研究资料表明,处于胎儿期20—38周的正常胎儿能对声音刺激作出清晰的反应,甚至对母亲的嗓音产生一种特殊的偏爱。新生儿听见母亲的声音时,会因他们感受到的安全感而表现出愉快和安宁;甚至刚出生2—3周的婴儿就对声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追随声音方向作180度的转头运动,停止哭闹。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     
前几天,我班有一位学生连续请假几天,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我愣住了:孩子还不到12岁啊,这么小,怎么……听筒那边,声音极压抑,传递给我的是那种欲哭无泪的哀痛.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在活动中成长和发展的 婴儿期的孩子也不例外 出生 , 。后的第一年 孩子生长发育很快 , ,各方面的变化也很显著 一般有 。以下特点 控制自身躯体的能 :①力不断 发展 学会了抬 头 翻身 , 、 、坐 爬和站立 有的孩子还学会了 、 ,走路 能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 。②来 知道自己的名字会玩耍 , 。③ 。刚开始 时只是玩自己的 小手 小 、脚 慢慢地对玩具也感兴趣了 , 。 ④注意别人 尤其是注意和自己年 ,龄相当的婴儿 会用声音传递 。⑤信息 如哭声和含糊不清的 m a鄄 , “m a dada 的声音 ”“ ” 。 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 亲 : ①近爸爸妈妈 亲近给他以安全感 ,的人 不断练习新技能常听 。 ② 。 ③别人的说话声 你最好能让他自 ,己弄出些声响来 还要对他发出 ,的声响作出回应 在安全的区 。④域内玩耍 。 ...  相似文献   

13.
张炳惠 《母婴世界》2013,(10):20-21
胎儿 胎儿大约20厘米长,体重为200克。此时,胎儿活动频繁,也非常敏感,他可听到妈妈胃里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有时,外面突然发出的声音会把子宫里的他吓一跳。  相似文献   

14.
爱的教育     
前几天,我班有一位学生连续请假几天.他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的父亲去世了。我愣住了:孩子还不到12岁啊,这么小,怎么……听筒那边,声音极压抑。传递给我的是那种欲哭无泪的哀痛。孩子的父亲正值壮年。失去了他.一家人的顶粱柱就没有了。我可以想象一家人的悲痛。  相似文献   

15.
我体内的胎儿会因为电脑辐射而发育不全吗?这个问题几乎成了我每天的反思题目,甚至在梦中我都会被那可怕的假设吓醒。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里呐喊着,用最后一点意识,去抗衡那一次次几乎让我精神崩溃的恐惧:我的孩子一定会是最健康的孩子。一定……  相似文献   

16.
胎儿 胎儿继续快速生长,体内累积了很多脂肪。子宫内空间变小,胎儿更加结实了。胎儿有时会突然敲打准妈妈的肚子,这会吓你一跳。对于胎儿的动作,准妈妈可以准确感知。胎儿可以听到准妈妈肚子里的一切声音,对高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比如,女高音。  相似文献   

17.
温锋 《母婴世界》2012,(1):76-77
早在1925年,就有人提出了胎儿具有听觉能力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听到汽车警笛声后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另外心里学家迪卡斯伯曾在1980年就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他认为与其他声音相比,胎儿对父母的声音更敏感,而且可以从父母声音中感受到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母亲给人以生命。母亲与孩子是世界上最基本、最自然、最普通的一种组合。母亲生 儿育儿,把孩子抚养成人,孩子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亲的影响,无论母亲们是否领悟到自 身角色的重要,是否自觉地履行做母亲的义务,这种影响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在身体方面:从生命刚刚开始孕育,母亲就与胎儿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母亲和母 乳是为胎儿和婴儿提供营养的唯一的最佳的源泉。而如果母亲在怀孕期和哺乳期身体欠佳, 便会使孩子出现营养不良,身体发育受到影响。母亲的喜怒哀乐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着直 接关系。一些专家曾用超声仪器观察…  相似文献   

19.
1以听为主导,以孩子为主体,培养聋儿的听音兴趣要让聋孩子理解声音,首先要保证孩子听得到声音,听得清声音。一个佩戴了补偿合适助听器的聋儿,他虽然可以听得清声音,但声音的意义则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够听  相似文献   

20.
家庭音乐教育不仅也不应该只是让孩子学会一件乐器,会唱一两首歌曲而已,家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从而领会及学习基本的音乐元素,并且懂得用音乐自由地表达自己。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音乐教育前,必须先了解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能力、兴趣及需要。1 胎儿期音乐教育可以从一个人的听觉发生之初(七八个月的胎儿)开始,贯穿其一生,成为有益于终身的艺术活动。音乐作为一种有节奏的空气动力波,本身具有一种律动的能量,能对一切生物体起作用。音乐节奏可以使胎儿的生理节奏变得协调,从而有利于胎儿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