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片森林的尽头,刚刚开起了一家服装店。这是一家非常吸引人的服装店。一只小白兔来到了这里,“呀,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呀!”小白兔一眼就看中了那件印有很多蝴蝶的衣裳。她说:“叔叔,请把这件衣裳卖给我吧!”营业员大叔说:“好的,好的。这件衣裳挺漂亮的,你可以穿上给其他小朋友们看看。”于是,小白兔穿上了这件蝴蝶  相似文献   

2.
假如我是一位服装设计师,就会设计出各式各样的衣服,让全世界的人都穿上我为他们设计的合身得体的衣服。我要为老师设计一种“吸尘服”。老师穿上它,可以不让那些讨厌的粉笔灰钻进鼻孔。我仿佛看见老师正穿着我设计的衣服,一边招手一边对我说:“你设计的衣服真棒!”我要设计一种学生服,学生们穿上它,更加聪明伶俐,更加活泼可爱,能更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这种衣服还特别经脏,如果你摔了一跤,只要拍一拍,就干净了。我还要给地球设计一件绿衣裳,让花草树木点缀着大地妈妈;给沙漠设计一种碧绿的防热衣裳,让沙漠到处都盛开鲜艳的花朵、到处是青青…  相似文献   

3.
《诗经》里有这样一句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描述的是天还没亮时,一个人就被他的上司急急召去工作,他慌忙起身,衣服都穿颠倒了,本该穿在上身的衣服穿到了下身,本该穿在下身的又穿到了上身。咦?我们仔细一想,衣服裤子怎么会穿得上下颠倒呢?原来古人的“衣裳”和我们现在说的“衣裳”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4.
用鸡蛋来做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实验,取材容易,效果明显。1蒸发与温度的关系把两只鸡蛋放在水中煮,1只鸡蛋盛在冷水中,待水沸腾后再煮5min左右,先把冷水中的鸡蛋取出,然后把煮熟的2只鸡蛋用工具取出,把3只鸡蛋放在一起,可以看到,经过煮熟从沸水中拿出来的2只鸡蛋,蛋壳上的水分很快就干了,从冷水中拿出来的鸡蛋即使过了较长时间,蛋壳上仍是潮湿的。2蒸发与表面积的关系用竹筷蘸2滴热水,分别滴在2只刚煮熟的鸡蛋上,然后用筷子把1只鸡蛋上的水滴尽可能抹开,可以看到,抹开的水很快就干了,另一只鸡蛋上没有抹开的水滴…  相似文献   

5.
迪罗家的天花板上藏着一个大秘密,没错,那里有一片海,不可思议吧?还有更奇异的事情等着他呢!"滴答!"清凉的水滴打在迪罗紧闭的眼皮上,将他从睡梦中惊醒。总是有水从天花板上滴落下来,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伸出指头沾了点水痕,放进嘴里砸了砸,和之前一样,这水滴比眼泪还要咸,简直涩得发苦,就像海水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第二天,曹冲一大早就带着小透明去河边钓鱼。 季节已到了初秋,北方的风有点凉意了。但小透明觉得一点儿也不冷,他对曹冲说:“你的衣裳真不错,虽然穿起来有点啰嗦,但真挺暖和的。”曹冲笑了起来:“要是你想听实话我就会告诉你,我觉得你来的时候穿的衣服才怪呢!你打哪儿弄来的?衣服上还画着许多符号,  相似文献   

7.
任末的衣服笔记南北朝时的任末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因为没钱买纸,便常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做笔记。他的学生十分珍视老师的这种笔记,经常抢着用新衣裳来换。白居易的陶罐笔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斋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罐,每个陶罐都贴有标签,里面装着他平时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记录下来的东西倒出来,把它们整理成篇。  相似文献   

8.
临别     
我收拾行李时,母亲在一旁站着,既不帮我,也不言语,只默默地注视着。她高兴,可脸上却还有消不完的愁云。终于忍不住了,像堤溃了似的。“多带点衣裳,入了秋,一天比一天冷,别到时缺衣裳,又得费钱。”说着她就动手帮我打整着冬天的衣裳。“这包装得下吗?再说,国庆节不是还要回来吗?  相似文献   

9.
戏水玩沙     
炎炎夏日,却无法阻挡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由于夏日衣服的轻便,孩子们的活动更加活跃。在这个季节,沙和水是孩子们最适合的玩具。清凉的水滴、细腻的沙粒,让孩子们感受着酷暑里独特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我姥姥小时候 洗了衣服 就晾在河边的草地上 听说 那趴在青青草尖上的衣服 五颜六色 就像左一只右一只的羊  相似文献   

11.
印象中,缝纫机前总有妈妈的身影。妈喜欢做衣服,亲手做。妈常到布坊去,见到好布便买来给我或自己做衣裳。妈很会设计,每次做出来的衣裳都很合身。无论从衣领至衣角,还是从裤头到裤脚,妈都量度好,正所谓一丝不苟。做衣服是妈的兴趣,让女儿穿上合身的衣服,对妈来说更是一种骄傲。自己动手做的衣服虽然是粗糙了点,但总能省下不少钱,再说,自己做的有自己的特色嘛!小时候,穿上妈做的衣裳,是件引以为荣的事。在小伙伴前炫耀一番,也总能听见不少赞叹之声。蓦然回首,这台缝纫机已伴随妈的双手度过了十个年头。缝纫机也由房间搬到了客厅,又由右边搬到…  相似文献   

12.
穿衣无小事     
<正>人活在世上,离不开衣食住行。穿衣自然也是一件大事。当人类穿上兽皮树叶,行于山川大地,衣服代表着温暖、干净。衣着整洁,是作为人的体面。衣服,也代表一种礼仪,连缀起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人一生要穿多少衣服,要加以多少装饰,有人记得清楚吗?没人记得清吧,特别是女人,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杨贵妃有一个豪华的服装团队,满足了她“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梦想。通俗意义上的衣服,应该叫服饰,包括衣服和配饰。汉服、唐装、旗袍好看,配套的鞋袜头饰挂件必不可少。衣服要成其为衣服,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人是不会飞的。将来我要发明一种会带着你自由自在飞翔的神奇衣服。它的表面跟普通的棉织衣服差不多,你穿上这种奇特的衣服,只要一按纽扣,衣服就会急速膨胀,变成一只奇特的大气球。你就可以操控着这只大气球在空中遨游了。如果你想在哪儿歇歇脚,那你只要按动另一个纽扣,气球就会在该目的地着陆。点评:你的发明让我想起了多啦A梦。创意很好,只是你可不要到处乱飞哦。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冬天     
张莹莹 《下一代》2014,(3):18-18
正在不知不觉中,秋妹妹走了,冬哥哥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他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呼啸的北风。人们纷纷脱去单薄的衣裳,换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棉帽、手套和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活像一只只憨厚可爱的大笨熊。北风呼呼地过后,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大地就穿上了洁白的衣裳。雪下了整整一天,树上、房子上、草地上到处都被雪花装扮成了一个洁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语“衣服”义名词主要有“衣”、“服”、“衣服”、“衣裳”.唐至元时期,“衣”为主导词,“衣服”和“衣裳”的搭配较为灵活新颖,“服”的使用范围很有限,搭配的成分十分单调.明至清时期,“衣服”和“衣裳”形成并存竞争之势,取代“衣”的主导地位,“衣”和“服”的语素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以“衣服”为主导词,方言中“衣裳”的用例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6.
小河的衣裳     
小河爱美,她在旅游的路上,看见什么景物,就穿什么图案的衣裳。如果没有好风景,就把蓝天白云穿在身上。看见的人都说,这件衣服也很漂亮。小河的衣裳@曹久霖~~  相似文献   

17.
小蜘蛛     
我家有一只小蜘蛛,它身穿灰白色的衣裳,样子挺可爱。它非常勤劳,整天忙碌着,把织好的毛衣一件件挂在天花板上。每当客人走进我家,抬头便说:“天罗地网,法网恢恢。”不错,我家的蚊子确实少了许多。但是,这些蜘蛛网挂在家里不美观。这天是美化环境的日子,我和妈妈拿起扫把毫不犹豫地把这些毛衣一件件拆了。我一边拆一边说:“看你还往哪里织衣服!”从这天起,蜘蛛就少来我家了。小蜘蛛$广西南宁市华衡小学二(4)班@廖侦强 !指导老师@张夏  相似文献   

18.
1.材料:透明平板玻璃一块,水。2.制法;先用布或纸片将玻璃擦干净,再用一根小木棒或一个手指头蘸一滴水,轻轻滴在玻璃片上,水滴放大镜就制成了。透过水滴看书上的字,放大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成语内容广泛,以衣着服饰为例,许多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服饰的发展和穿着礼俗的变化。如成语“衣冠楚楚”表示服饰整齐漂亮,由诗经中的“衣裳楚楚”演变而来。“衣裳”在今天来说,泛指衣服,但在古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即裙),到了汉代又出现了“胫衣”(裤),这种穿着形式成了服饰的规范,如果颠倒着穿,就不合礼制。成语“颠倒衣裳”就  相似文献   

20.
一滴水与一粒火星,一个是"湿",一个是"燥";一个是"浇"灭火的,一个是"烘"干水的.水滴与火星,两个完全相反的事物,它们之间怎么可能相互转化呢?一滴水又怎么可能化作一粒火星呢? 然而,据科学家考证,历史上确有一滴水引发森林大火的事. 那么,一滴水又是怎么化作一粒火星而引发森林大火的呢?在通常情况下,附在叶面上的水滴,是不会化作火星的,但在阳光充足的晴日,如果水滴附着的树叶,那叶面上长着一层绒毛,那绒毛就会把水滴"挑"起来,使水滴悬在叶面上,与叶面形成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