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大手大脚了!这也难怪,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孩子在各种诱惑下,有无穷无尽的消费.的确是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进行消费。使他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在是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父母的做法不无道理,所以写下来与现代的爸妈们共享。  相似文献   

3.
微言     
《第二课堂(小学)》2011,(4):128-128
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有记者采访留守儿童,请他们对在外打工的父母说一句话,一个7岁的孩子说了这句令人辛酸的话(湖南艾铭儿荐)一个人的品格的最佳尺度是:1.看他怎样对待无利益于他者;2.看他怎样对待无还手之力者。  相似文献   

4.
正与这班孩子相处快有两个年头了,我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某天发现哪个孩子忘带作业本,我不会大发雷霆,而会让他下午带来;如果有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我也不会瞪大眼睛斥责他,而会严肃地告诉他补作业,别人玩耍的时间,他不能玩了……小丁是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父母离婚后,这个孩子跟着母亲生活。母亲由于忙于生计,把她放在食宿班寄宿,很少过问她的学习。一个聪明的孩子就这样被放  相似文献   

5.
没有一个孩子不对电视着迷。对待孩子看电视,父母的反应各不相同。刘女士(儿子7岁):我看电视的时候就允许他跟我一起看,我帮他选择看电视的内容,但是只要我不看他也就不能看。(刘女士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王先生(女儿10岁):我从来不给她看电视,这会害了她!要是影响了  相似文献   

6.
刘剑 《家长》2015,(2):17-18
我还觉得,有能力正确使用金钱,比有能力获取金钱更重要。常听到父母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大手大脚了。这也难怪,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孩子如果任性消费,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由此我想,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进行消费,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在是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父母的做法值得借鉴,不妨写下供大家分享。我的家庭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水平。与富户人家  相似文献   

7.
孩子在学校,会学习很多门课程,但孩子最喜欢上什么课?他们喜欢的科目是否和父母所希望的一致呢?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孩子有自己的喜好,他们有时会与父母的期望有矛盾,但他们对父母是理解的。也有的孩子与父母的期望很接近,他们的喜好遵从了父母的愿望,但前提是他从这门课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希望做父母的在看了孩子的心里话后,能得到这样的认识:对孩子的兴趣要尊重,也要培养。当孩子从兴趣中得到了成功和满足,他自然会与父母的步调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开学几天,班上韦斌小朋友早上总是很晚才来保育院。开始,我只在班上不点名地提了这件事,希望小朋友们能按时来院。可是几天过去了,这孩子依旧如此、我就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询问他父母,才知他每天晚上看电观看到很晚。因为他一直是奶奶带大的,父母的说教他不听,逼急了,就大声哭闹,并把奶奶抬出来。父母为这件事很头疼。这天,我找了个机会,把他叫  相似文献   

9.
学校中段考试前,一位老师来找我询问一个问题,她说班上有个孩子每次考试前都会说他肚子疼,而且看他的表情不像是装的。看他那么痛苦,老师也没有办法,只好让父母带他回去。这位老师很奇怪,为什么这孩子总会在考试之前肚子疼呢?  相似文献   

10.
殷菊娥 《师道》2010,(11):24-25
2005年9月,我班新来了一名叫张俊的湖南籍男生。听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只要有书读就行,至于学习成绩,他们对他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当时听了不禁一振:这会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怎么连自己的父母都放弃了他?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怜悯来。  相似文献   

11.
我从哪里来     
案例我的孩子6岁。他认为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和爸爸没有关系。但我不希望孩子这么理解。我告诉他,妈妈爸爸相爱结婚,成为一家人,然后才会有宝宝。怎么相爱就有宝宝啊?我不是一个保守的妈妈,也不希望像很多父母那样告诉孩子是从垃圾堆拣来的,但孩子才6岁,太早教似乎会使他有过早的不必要的好奇产生。我也想像书上写的,告诉他,是爸爸身上的一粒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才有了你。但我孩子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会问,是怎么放进去的,甚至你还得示范给他看,他才罢休。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啊?  相似文献   

12.
1.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当宝宝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根据父母的眼神来建立自我意识。父母的言语和行动比其他任何人和事对孩子的自我认知发展影响都大。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赞赏,使他感受到自豪;教会他独立做事,使他有胜任感和自立感。不要故意贬低孩子或无谓地与其他孩子比较长短,否则会导致孩子产生无能的感受。父母在评价孩子时,不要出语尖刻,诸如“你看你有多笨”或“你看你做事还不如弟弟妹妹”,因为这种刻薄的语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据行影步事,或子“你”,2.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如果你想一想每天究竟有多少次数…  相似文献   

13.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14.
顾红菊 《成才之路》2010,(19):81-81
陈某,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子,还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总带着几分忧郁,一进我班,就引起我的注意。后来我又了解到,他原来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又娶了一位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女人,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他羡慕别人完整的家庭,曾在日记上写下:"我究竟做错了什么,父母要离婚,上帝为什么要惩罚我……"从此,行为偏激,  相似文献   

15.
张之淮 《中华家教》2013,(Z1):40-41
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老公,至少在教育孩子上很有问题。他总是爱说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多少,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你看你,让我怎么说,说我丫头考倒数?你也给我考个前几名!他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在看电视,也不问作业做完了没有,也不管看了多长时间,只会冲孩子喊:就知道看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从感谢孩子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宝的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照理说受到潜移默化的孩子也应该自然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其实不然,“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很需要。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1.感谢我们的孩子,是培养孩子感恩心的起点看到“感谢我们的孩子”,也许有人会问:我生他养他,为他付出了这么多,还要感谢他?是呀,不妨回想一下,让我们这一生感到最富足的是什么?是拥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我经常告诉孩子:“你让妈妈做了一回妈妈,这种感觉真好,太谢谢你了!”是呀,生养过孩子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才会更加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孝顺父母;才会…  相似文献   

17.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6岁,他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太倔,朋友让他往东,他偏偏要朝西。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偏偏不!”一旦他的倔脾气上来,十头壮牛也拉不回来啊!朋友简直不知道怎么对付他了,常常向我诉苦。像这样的倔孩子我们身边不乏其人,许多父母为此困惑不已。每个孩子都不喜欢别人说他倔,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倔就是不好,甚至于倔就是坏。事实上,许多父母在说孩子倔时,其含义多数都不是褒义。父母不要说孩子倔,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倔的标签。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你说我倔,我就倔给你看,我就倔到底,看你能够把我怎么样。孩子怀着几分好奇…  相似文献   

18.
感恩尴尬     
17岁的我,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丈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连夜赶回家,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和他想象的一样,母亲打开门,他度诚地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杰克·罗伯特还没说完,母亲就上前紧紧地拥抱并且亲吻了他,  相似文献   

19.
《红领巾》2005,(5)
孩子在想什么?爸爸妈妈在想什么?也许两代人都很困惑吧。希望“心灵对话”能给所有孩子和所有父母一点启发。孩子不需要父母作玩伴吗?孩子的内心独白:我最喜欢赛车,我有十几辆赛车呢。今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给我买了赛车轨道。可是,玩赛车要两个人一起玩才有趣,家里就我一个小孩,没有人陪我玩。爸爸只知道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我叫他陪我玩一会儿,他也心不在焉的。没劲!爸爸的内心独白:这孩子真是的,自己玩不就得了,还一会儿叫我一会儿叫我。这场球踢得多精彩,还是现场转播呢,看也看不踏实。专家点评: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  相似文献   

20.
编辑方竹玲孙智正我丈夫安德鲁37岁,我也已经35岁了,我们还没有生育孩子。安德鲁的哥哥有3个孩子,妹妹也一样生了3个孩子,因此,安德鲁的父母很为我们着急。每当安德鲁的父母从新泽西过来看我们时,他母亲总是拉着我旁敲侧击,她会忘记自己“坚决不问我”的决心,忍不住问我:“你们不想要小孩吗?你们的婚姻不会有问题吧?”安德鲁的父亲很少说话,但我知道他也很关心这件事,他妻子是代表他们俩来问的。生养孩子的压力,使我们20多岁时,甚至到了30岁后,还是很犹豫究竟要不要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安德鲁的父母对此事的关心让我很烦躁。我觉得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