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搜索《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在菲伊  相似文献   

2.
寒假期间,我读了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仿佛是个机器人.他每天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都是由他母亲一手安排和操控的,他没有丝毫行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现代鼻祖的博尔赫斯,其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模式,构筑了学创作的新格局。从他的作品来看,博尔赫斯始终在实践着这样一种创作观念:小说即游戏,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作为认识本体论的神圣外衣,从小说包孕的哲理、结构、幻想三个层面娱己娱人;在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说小说无非是梦的引导,从而消解了现实与虚构的对立关系。同时对传统小说主人公概念内涵也进行了置换,时间、空间和事理孤傲而鲜明地取代了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随着带有恐怖色彩的幻想小说在儿童学领域地不断涌现,怎样把恐怖控制在儿童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成了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本力图以彭懿的作品为切入口,探讨把儿童幻想小说中的恐怖控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的种种具体的写作技法。  相似文献   

5.
老舍的《猫城记》具有社会幻想小说的特点。把《猫城记》置于世界科幻小说的背景下,从另一个视野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小说里具有的反乌托邦叙事,表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同时,小说中还具有一定的乌托邦想象和设想,这就与中国近代小说出现的乌托邦幻想相呼应,具有了中国小说自己的特质。因此,老舍的《猫城记》展现了一位中国优秀作家的品质,即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及超越。  相似文献   

6.
上期回顾:长鼻子巨人变成一个蚊子一样大的小矮人来到夏壳壳家,他要告诉夏壳壳一个秘密。"我可以问你一个私人问题吗?不过,你可不要生气。"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想问他了。"我不生气。"他耸了耸肩。我小心翼翼地斟酌词汇,想尽量把这个问题问得婉转一点:"在我们这里,人跟人结婚,熊跟熊结婚,蝴蝶跟蝴蝶结婚……这里,  相似文献   

7.
成长关键词:愿望与幻想 相关链接:伊迪斯&#183;内斯比特不仅是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巨星,也是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伟大源泉。本书是内斯比特系列幻想小说中的一部,曾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在20年代关于“抒情诗的小说”和“乡土小说”写作的理论倡导着重于三点:强调乡土色彩;乡土文学是形成作家个性的一个基本要素;乡土文学是进入世界文学的一个必备条件。在废名早期的小说中有乡土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中承载了他对乡村世界批判性的现实观照,到中后期他完全行走在他的老师周作人枣生所预设的途程中,他的田园诗化小说,显示了我国现代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样化风格。  相似文献   

9.
廖清静 《海外英语》2023,(23):26-29
A Way with Dragons是一本探索幻想与时空穿梭幻想兼具的儿童幻想小说。该小说情节精彩连贯,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儿童阅读。该文从儿童观的角度去分析小说源语文本,总结源语文本具有口语化、生动性和教育性等三个特征。另外,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从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三个维度入手,探讨翻译难点,力争重现原作的风格与儿童情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幻想类小说创作手法的日臻成熟,以幻生奇成为明清小说批评话语系统中重要的审美观念。明清小说批评家指出,以幻生奇是幻想类小说的艺术特质,体现出创作者自觉的艺术追求。实现幻笔之奇的艺术手法集中体现于塑造奇异的人物形象、构织离奇的故事情节、营造奇谲的神幻场景三个重要层面。幻想类小说审美意蕴的实现体现在创作与欣赏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小说批评家对以幻生奇的审美意蕴的多维思考,增强了幻奇审美观念的理论深度,丰富了小说批评中的"幻"审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穿越”是当代儿童幻想小说中的一大主题,不同类型的儿童幻想小说中都含有穿越空间或时间的故事。这些“穿越”故事往往包含“门”、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这三个要素,它们在故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与作用。而想象力与游戏精神则是“穿越”故事蕴含的两大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读了马雨欣同学的《神奇的万花筒》,很喜欢。它是一篇幻想小说,也可以说它是一篇童话。不管它是幻想小说,还是童话,都是幻想与爱的结合,是一篇引人入胜,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李燕锋 《文教资料》2011,(10):24-2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是一部感伤的浪漫爱情小说。梦想者的无意识充满幻想,是对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欲望的满足。与娜斯坚卡的相遇.使他的压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更表现出他内心深处崇高的人道精神。  相似文献   

14.
韩彩虹 《文教资料》2012,(5):16-17,24
作者根据日本人对青色的独特感受,以及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在意象的色彩、声音,作品的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是本质上的青色体系故事。她用一种洞察生命美丽与哀愁的诗意文字,在现实与纯美幻想的交织融合中,尽显物哀与闲寂之美。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玄幻小说凭借其幻想特征,自诞生以来就迅速走红网络,并发展成为网络文学中的主流。而与其蓬勃发展不相符的是,理论研究方面上则存在着明显的滞后。以伊瑟尔的空白理论为基础,探究网络玄幻小说在读者群故事情节及发表形式方面的特点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系列儿童幻想小说是世界幻想小说的里程碑似的作品.作者以非凡的幻想力创造了一个切合儿童审美心理的、近乎完美的纳尼亚世界,让孩子无限自由地探险游戏其中.论文试从亦真亦奇的幻想、强烈的游戏精神两个方面探讨作品的美学特征,以探索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博尔赫斯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人,一个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他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迷宫,让我们改变了关于小说的观念。他打破了小说的种种清规戒律,小说由此获得了更自由的存在,以及无限的可能性。而小说之存在前提,乃在于人之存在,因此小说之存在和人之存在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这是走近博尔赫斯世界的一条根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哈代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玛斯·哈代高超地运用史诗结构 ,并把结构和表现形式紧密相连 ,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他的幻想小说充溢着悲观和幻想 ,拓宽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 ;作品中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是一个完整的悲剧系统 ,小说几乎把一切都带入到一个严酷悲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纪昀的小说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小说体例和小说虚构是其小说观的两个主要方面。纪昀对小说体例要求甚严.同时纪昀并没有把传奇小说排除出小说的范围。纪昀认为虚构是小说和史书的重要区别,他允许小说中存在虚构。但与当时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的高度发展相比,纪昀的小说观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如此,纪昀的小说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差距是由两种不同的小说体例的差别决定的,而不应归于其落后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20.
华小栓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名主人公,他身患“痨病”。然而正是由于他的“痨病”,不但紧密连接了小说中两户人家——惨淡经营着茶馆的华家和为民众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夏瑜夏家,而且使得鲁迅先生能够充分展开生动而富有深刻涵义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