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代表了企业的服务形象,展现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文明程度。他们的工作,既需要熟练的专业技术、专业素养作支撑,更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保证。通过对陕西省城市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的调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现状,以公共选修课为平台,通过合理设置符合职业学生特点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并充分依据学院特色、品牌专业,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使职业院校学生既具有科学之"器",又拥有人文之"道"。  相似文献   

3.
对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定位,论述了语文在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功能及作用,并对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自身的知、情、意、识、行等方面都体现着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必须注重贯彻教与习并进,化育与情育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学生对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朱蓓蕾  陈振建 《文教资料》2013,(36):120-122
本文从医学生对医学和人文素养的认知、人文课程学习、师资队伍力量、人文实践等方面调查温州医学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探讨医学类学生人文素养养成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安类职业院校起步于80年代,相对于其它职业院校起步晚,发展迟缓,公安教育理论研究和建设相对薄弱,其学科体系和理论问题尚处在探索阶段,对公安类职业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研究也十分有限。本文拟通过对公安类职业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状况调查分析,研究公安类职业院校实施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安类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以弥补此类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学生个人素质及长远职业发展离不开人文素养这一基础要素,而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在给学生带来归属感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人文素养,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分析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养和校园文化缺失的现状,总结原因并提供对策和实现途径,使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此推动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北海职业学院《高职生科学人文素养综合培养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组织进行了该院高职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综合调查。调查抽取了360个样本,采用问卷、深度访谈、座谈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提高个人素养的愿望,但由于对高职教育缺乏积极引导和良好环境,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视障学生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与实践,语文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且语文水平远低于普通职业院校。针对如何提高视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本文从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将其渗透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文章就此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简述了在职业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就具体渗透策略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在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高职院校历史教科书应充实人文素养的内容;二是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过程应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质;三是高职院校应重建人文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素质结构上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人文素养不足,这不仅影响学生将来的社会竞争力,也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基于此,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应从教学、教师、校园文化等三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强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和人文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进美育课堂,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高素质”包括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精神品质,同时也包括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题是“学做人”,它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体现了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人文精神培养要融合到职教改革中进行,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的关系,要按职教改革思路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途径,包括“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的教育、“社会即学校”——基于社会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基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地方特色人文教育资源开设校本公选课,不失为一条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在设置《〈浙江文化修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模式三方面加以实施,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地方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对农业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业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现象的原因,并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两个层面对提升农业高职学生语文素养提出了相关策略:学校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制定相应政策;教师要针对专业整合教学内容,结合活动开展课外教学,利用网络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必须,是确保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本文从目前高职高专重专业轻人文,学生人文知识欠缺的现状思考,探讨了人文素质的内涵以及历史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作用,认为中国历史文化课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强大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决定了其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完美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文章还对高职高专强化人文素质教育途径,进行探索性思考,鲜明地认为: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历史知识不仅是社科知识的重要组成,而且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不容回避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高职教育依旧是重技能轻人文,压缩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观照当前的高职教育,过多关注职业技能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以牺牲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好的职业教育,在培训技能的同时,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创设多元课程结构,把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养成健康心理品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河南省三所高职院校的546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心理,其中表现突出的是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男生在行为不当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来自职业高中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来自普通高中的高职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