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我到北京某大医院就诊,发现医生护士群情激愤,正在一致谴责“新闻界太不像话了!”作为一名记者,我大惊,问询之下,方得知是有一位自称京城《XX时报》的年轻女记者,到该院做一个不大的手术,从她住院的第一分钟起,就像炸了窝的蚂蜂似的,逮谁蜇谁,把整个病房折腾得人仰马翻。她动不动就甩出的刹手锏是——“我给你们曝光!”我的愤怒之火一点点在胸中升起!因为多年跟该院的医务人员打交道,我深知他们的人事家事和喜怒哀乐。就说眼前这位A大夫吧,早上6:30就出家门了,7:30到医院,查房、会诊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新岸》共有410个镜头,主人公刘艳华总共说了三十几句话,但95%以上的镜头对着她。也有她不在场的镜头,如山村、河滩,是她生活的地方;胶鞋、窝头等,是她身边之物。次要人物的戏,如马福和村妇的议论,一个说“有人在鞍山见过她,关了五年大狱,凶着呐!”,一个咂嘴:“丧门星!”,这些都没有游离主人公而孤立存在,都与她的心  相似文献   

3.
10多年前,从收入漓江出版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的4大卷《静静的顿河》,我得识了作为译者的他的大名——力冈。4大卷《静静的顿河》,洋洋150万言!在深知译事艰辛的我,这本身已是一桩非凡的业绩;能完成这一业绩者,已经值得世人钦佩,令译界的同行羡慕。  相似文献   

4.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5.
食色男女     
我的床一妇人在公园里一张长椅上坐下,四顾无人便把腿伸直放在长椅上松弛一下。过了一会儿,一乞丐走到她面前说道:“相好的,一起散步如何?”“你好大的胆子。“妇人说,“我可不是那种勾三搭四的女人!”“那么,你躺在我的床上干什么?”  相似文献   

6.
太阳升起一竿高了,他还在“爬格子”。“别写了,吃饭吧!真是的,星期天也不得好过!”她说,“我上班了,别忘了给我要支肤轻松。”她走了。他一坐就是一晌。她下班一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饭菜原封不动,顿时怒从心中升起,问:“药呢!”“药……”他这才恍然大悟,说:“噢,忘了,下午给你拿去。”他怕吵起来影响不好,就压低嗓门说:“下午一定给你拿药,一定。你先休息,今天中午我做  相似文献   

7.
贻笑大方     
王行长房间的茶几上放了一盘水果,何小晴也不客气,自己拿起一个桃子吃。她能听见王行长在卫生间的撒尿声,“小何,桌上有水果,你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点儿!” 何小晴大口吃着桃子:“我知道!我长这么大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客气呢。” 王行长冲马桶的声音,“你洗个澡不?我给你放水。”  相似文献   

8.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大观周刊》2006,(40):2-2
看了最近几期改版后的《大观周刊》。—个个“大观点”的提出。一篇篇精彩文章的出炉,我看到了她成长的脚步。祝愿她的未来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老婆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是怎样的一种自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  相似文献   

11.
住在布达佩斯,我常被当做印第安人或秘鲁人,一是因为我留了一头长发且皮肤棕暗,二是因为在当地有一支打游击的秘鲁乐队,他们总身穿印第安土著的服饰,在街头又吹又唱并像跳大绳似的蹦跳。有一次我去国王大街的药店买药,一位中年女药剂师上下左右地打量我一番,然后问我:“您是唱歌的吧?”我怔了一下,不知这话从何说起,虽然我出国前在音乐学院读过书,但也没唱过歌,即使唱过她也不可能知道啊!我纳闷地反问:“怎么呢?”对方满脸堆笑地告我:“我女儿喜欢听你们演唱,还买过一张CD呢!”我突然明白,她把我当成了街头艺人,但既不愿意被人误认,也不想说“不是”扫她的兴,于是客观地回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作文贵在谋篇布局,写新闻也要善选准角度。 何谓新闻角度?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同一新闻事实,从许多不同的侧面予以报道的选题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的取材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用不同的手法予以报道的写作角度。 80年代初,云梦县发生了一件很小的事:王二婆两年拿着同一个油壶到队里分油,去年“会计伢”说她“心大油壶大”,第二年,同一个“会计伢”却嫌她油壶小,分的油装不了。作者抓住这一新闻事实,写了《会计伢嫌我油壶小》的文章,被评为全省、全国的好新闻;还有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衡,在写…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可能是你,可能是他,路上不遇桥上遇,碰上谁就是谁吧。一天,我从乡下回城,公共汽车快开了,风风火火跑来一男一女。女的抱孩子在前,招手高声叫:“停、停!”回头又朝拎包的丈夫:“快、快!”身子刚进车厢,门“啪”地关上,她连忙跑到窗口伸手:“包、包!”站在车下的丈夫举包松手,女的挥手:“走、走!”我身边有个空坐位,她坐下,把孩子放在腿上,喘着气。“刚才你一路怎么都说的一个字?”我向她讨教。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的一个上午,沅江市档案局档案利用接待室里,一位头发花白年过50的妇女同志眼含热泪,双手紧紧地将一份档案捂在胸前,激动地说:“啊,我找到了,我终于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这位女同志叫冷静华,是市麻纺厂的一名老职工,按照国家退休政策,她来到有关部门办理退休手续,以便安度晚年。然而当工作人员告诉她,她的个人档案被1996年的洪水冲走了,因找不到档案而不能办理退休手续,这如一个晴天霹雳将她对晚年幸福生活的憧憬粉碎了。为此她吃不香,睡不安,一想起自己辛苦工作一辈子,到头来连退休手续也办不成,她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她想到了自…  相似文献   

15.
夏秋之交,我到阳泉采访,顺路到名噪一时的大寨看了看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她同我70年代开始共事,见面没有寒暄,直来直去,如实交流。郭凤莲1980年4月由于种种原因,离开大寨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先后调到晋中果树研究所、昔阳县公路段当了11年名副其实的国家干部。1991年11月,上级为了重振大寨雄风,决定让她回大寨再展宏图。她深知“二进宫”之艰难,但是为了事业,也为了再一次显示一下“自我价值”,便欣然同意接受新的考验和挑战。一年过去了。她不为粮食发愁,谁都晓得这里的  相似文献   

16.
钥匙     
赵锐 《出版参考》2004,(5):32-32
对于一位已经失去记忆的老人,年龄难道还有什么意义?夏天的一个傍晚,她唤住了我。她笑眯眯地向我招手,让人无法拒绝。蹲在她膝边,握住她的双手,我第一次与她说话。我说:“你好!”她似乎没有听见,只专注地盯着我的颈项,说:“钥匙。”  相似文献   

17.
在各国记者采访李鹏总理会见澳大利亚总理基廷的现场,我一眼就发现一位熟人。“您是王恩禧先生?”“对,”王看了我以后回答。“8年前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澳大利亚时,您帮了我不少忙,谢谢!”他说:“你记性真好!”我看了看他递给我的名片:“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记者王恩禧。”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全天播音48小时,有英、法、印尼、日、华、泰、越语。没有广告节目。王先生出生在四川,成长于台  相似文献   

18.
“真有你的,山杉!”1988年初春,在中国美术馆三楼展厅,“白山杉南极考察纪行摄影展”上,我们又见面了。见了面,我就想捶她一拳。又一想,都不小了,干嘛呀!于是学会了收敛。两三年,我们没见面了。这次我才发现,南极一趟,山杉依然是山杉:没有流曳的风韵,没有拂人的妩媚。有的,只是她之为她的独特的蕴藉:平实、纯朴,永远地给你一种年轻的动感,永远地让你觉得,她,是“春天里的一把火”。我完全可以正儿巴经地问她:“去南极的念头因何缘起的?”是不是活腻味了,也想来点儿探险?”可我什么都没问她。我和她,一问一答显得多余。我甚至觉得:什么都不说,才是我们俩在一起的最佳意境。该说的,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全说尽了。  相似文献   

19.
刘庆鹰 《新闻窗》2010,(5):10-11
2006年12月的一天上午.天气出奇的冷,袁俊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了,她笑盈盈的脸上春意盎然,举止言谈沉着大方:“老师,我是黔西南日报的袁俊.你们请提问吧!”好潇洒!好自信!我和另两位评委对视一笑,给她出了道题:“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有区别吗?”她略为沉思,粲然一笑:“有,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事件发生后怎么样把它报道好。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石宏 《档案管理》2006,(2):90-90
汽车在水塘里她:“车子坏了。化油器里进水了。”他:“化油器进水?简直荒谬可笑!”她:“我跟你说,车子的化油器里有水!”他:“你连化油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检查检查。车子在哪儿?”她“:在水塘里!”看病前天上班时,我觉得不太舒服。同事赶紧陪我去医院。为了能报销,同事让我用他爸爸的名字。我难受得要命,门诊挂号和填化验单都是同事帮我弄的。抽完血,护士交代:“你明天中午到医院的接待处取化验单。”第二天,我不是特难受了,就自己来到医院。接待处的护士问:“你是取化验单吗?”我说:“是。”护士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摞化验报告问我:“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