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延霞 《现代语文》2005,(8):102-103
新课程非常关注审美教育,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识字教学对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基于民族文化积淀之上的审美心理意识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明确提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找到"审美"与"教育"的联系。语文审美教学法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  相似文献   

4.
卢志新 《教师》2015,(1):38-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文章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以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此,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文学之美、文化之美,理所当然地担当了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重任。而在审美情趣的培养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就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功能、内容、方法等方面谈些意见 ,供老师们教学、研究作参考。一、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多重功能审美教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 ,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直接功能在于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也强调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要求“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健康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必备的课题,教学中可以通过感、读、  相似文献   

10.
张艳平 《新疆教育》2012,(17):113-113
语文老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学到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因此,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应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则言明其具相当强的文化属性。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语文课程也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文学应该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它把语文知识和美育内容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从发现自然美、寻求生活美、感受意境美、挖掘意蕴美、领悟情感美、剖析形象美、品味语言美、揭示结构美等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面对知识和阅历尚浅、审美经验不足的初中生,教者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李福安 《云南教育》2005,(31):21-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审美情趣的培养,一方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客观要求。语文老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目标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分享中培养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丰富的文本资源,培养学生在理解中感受形象美,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在品味中体会语言美,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来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就不能忽略语文课堂上“审美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既是人文学科,又是工具学科,这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中学语文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新课程标准,抑或素质教育都提出了诸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要求,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呼唤。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