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四单元内容是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学生已学过不带括号的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的混合式题(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这一单元,要给学生学习含有两级运算和带有括号的两三步计算的混合式题;学生已学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只限于加减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2.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只含一步乘或除的三步混合式题,初步知道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这里学习的三步式题则出现前两步要连续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及带括号的三步式题。所以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  相似文献   

3.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5页“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 ,包括三步式题和三步计算的文字题。这节知识是在两、三步计算式题和两步计算文字题基础上学习的。掌握这部分技能可为进一步学习综合算式解两、三步计算应用题打好基础。通过本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的意义 ,掌握其运算顺序 ,能正确计算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2 会列综合算式解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提高计算能力 ,发展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 通过参与知识发生过程及讨论交流的小组学习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第五册学过的三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已学过的三步式题相比,着重说明乘除法连在一起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并从带一个小括号发展到带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仍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是第一次出现,重在结构特征的认识和解题思路的训练,而正确使用括号应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的应用题在编排上仍同前几册一样,把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应用题编在一起成组出现:例1、例2是第一组,是乘除法应用题常见的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数学第九册二单元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小节。其中,混合运算包括无括号、只有小括号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三种式题;应用题包括三、四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和归一应用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1.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六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包括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及用综合算式解答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等内容。为使学生复习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以下复习建议,供教师参考。一、混合运算式题复习内容及方法 1.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可设计一组数字相同、运算符号不同的式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如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180÷(3×6)……这一组题包括了运算顺序的各种类型。由于题中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及其结果也就不同。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能使学生加强对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应用,又能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计算能力。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复习式题计算时,如果单纯地进行数字  相似文献   

7.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六年制第八册(五年制第七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学后,应组织必要的学年复习,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以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下面谈谈对这部分内容复习的设计。一、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迅速、合理地计算三步以上混合式题。 2.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列综合式解答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一、混合运算小学第五册(六年制)第二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先乘除后加减和脱括号运算的开始.它是在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教学34页的例1、例2前,先让学生复习只含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如:(1)165-15+2,(2)130+21-3,(3)6÷2×3,(4)6×2÷3.让学生回答运算顺序,再口算出得数.随后教师出示尝试题:①165—15×2,②130+21÷3.让学生自学课本例1和例2.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看例题中的箭头和旁注.通过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使学生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3和例4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计算;11×4+2和100-95÷5,然后给它加括号,  相似文献   

9.
一、全面分析教材,切实把握编写意图。 “九义”教材第五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编者编排了求两个积(或商)之和(或差)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以及已知三个条件和只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是学生已在第四册学习过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在知识上的扩充,又为第六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内容分三部分:1.混合运算;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二、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初步掌握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理解连市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两类应用题;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对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检验,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  相似文献   

11.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1~92页“三步计算式题”包括三步计算式题和两步计算文字题等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过的三步式题基础上学习的 ,是进一步学习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提高计算中的判断能力 ;2 能正确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及可以同时进行计算的简便运算式题 ,提高计算技能技巧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3 培养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提高数学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2.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主要内容包括 :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这些内容都是在前面已学过或已有所渗透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既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所以本单元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导学设计〕一、变题引申自然过渡借旧探新教学第一节“混合运算”。(一)教学例1。1 复习 :150-42×2÷1480 75÷5 -708×(130 -80)×100(240 120)÷(140 -20)让学生计算后 ,再说出…  相似文献   

13.
有的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时常出现计算速度较慢或计算出错,究其原因,往往与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因此,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小学生好胜心强,求快心切,往往见题就做,顾前不顾后。因此,就要要求学生在计算前认真读题,并按下面步骤审题:1.洞察题目结构,弄清式题里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2.找出解题途径,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3.没有算到的部分怎么办?4.能否运用简便算法?如,计算120-(81+38…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34页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我认为这种规定太死板,因为教材中有些四则混合运算题,加减法与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如练习十四第2题中的“35+50-12×5”和第6题中的“5000+719-583×4”,复习第4题中的“400-68-83×4”,总复习第13题中的“973-896+736÷4”等题,如果按教材中规定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做,要三步才能完成;如果加减法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析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式题.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应用题训练,本单元安排了用综合算式解答“相遇问题”和“一般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教学建议1.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1、例2时,先让学生说说计算步骤,提醒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注意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如,例1计算到第三步355+780+45时,注意启发学生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则混合运算》一节中《练习十》的第3题,叫做“有趣的练习”,原题如下: (53-35)÷(5-3) (41-14)÷(4-1) (62-26)÷(6-2) (83-38)÷(8-3) (71-17)÷(7-1) (92-29)÷(9-2) 这组题的趣味在哪里?如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步,先让学生算出结果,使学生们感到“惊奇”,这些题的得数(或商)怎么都是9? 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两步混合运算式题,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通过练习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1.说出下面每道题有些什么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划出先算部分)第一组 4+2×3 4+12÷210-2×3 12÷2-4(这组题是引进课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包括两步计算式题和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科书将两步计算式题分编为三块,题目类型囊括了两步式题的各种情况,目的在于完整地解决混合运算的基础法则,为学生以后类推学习更多步数的混合运算式题打好基础。 本册教科书中的两步式题学生并不陌生,好多类型都在以前几册中出现过。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以前计算没有括号的两步式题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的,本册中编排的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式题有些则不然。二  相似文献   

19.
一、挖掘速算“基因”,提高计算能力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不仅要求学生计算的正确、迅速,而且要求合理、灵活。为此要引导学生按看(数据特征)、想(运算定律、性质)、变(运算顺序、符号)、算(计算结果)、查(计算差错)五个步骤进行计算。例如,8087-87×360÷60+391一题,要引导学生看到“87×360÷60”速算“基因”,想到乘除混合运算的结合性,利用它来改变运算顺序:8087-87×360÷60=8087-87×(360÷60)这样就可使运算简化。  相似文献   

20.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建议沈振宝(吉安地区教研室)教材简析统编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分式题和应用题两个部分。(1)式题二步计算三步计算(2)应用题材(二步计算)法、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这些内容与相应的义务教材第四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