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我省课改实验区语文学科使用了什么教材? 答:从2001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国家级实验阶段。我省大庆市的萨尔图区和牡丹江市的宁安市两个国家级实验区的语文学科分别选用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苏教版”(中学)、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省教育厅在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一的宁安市召开了“省级课改实验区实验推进与培训工作会议”。会上宁安市和大庆萨尔图区两个国家实验区一年来课改的丰硕成果,让与会代表看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他们成功的经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一年了。大庆市萨尔图区作为国家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走在了我省课程改革的最前沿。朱琳老师的“买文具”一课。是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会议中的一节教学观摩课。具有指导意义。现将此课的教学设想、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及我省教育学院初教部数学室主任高枝国对此课的点评一并提供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今后的教学工作以指导和借鉴。本栏目将陆续为全省的广大教师提供一系列的关于新教材的教学模式、设想、案例及专家点评的材料。以便为课程改革及教学新教材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4.
问:我省课改实验区语文学科使用了什么教材? 答:从2001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国家级实验阶段.我省大庆市的萨尔图区和牡丹江市的宁安市两个国家级实验区的语文学科分别选用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苏教版"(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北京师大出版社的"北京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2002年秋季,省级课改实验区启动实验后,齐齐哈尔市和佳木斯市等地的省级实验区也基本选用了上述语文教材;而鹤岗市南山区、七台河市勃利县以及牡丹江农管局则选用了语文出版社的"语文版"语文教材.至此,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的几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材在我省都有使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秋季,我省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大庆市萨尔图实验区和宁安市实验区最早开始使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材,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大庆市萨尔图实验区对新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多元化评价模式,把试卷考  相似文献   

6.
2003年秋季,我省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大庆市萨尔图实验区和宁安市实验区最早开始使用新的<思想品德>教材.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大庆市萨尔图试验区对新的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这里,我们仅就如何命制好思想品德课试卷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龙江大地,吹进了每一个教育者的心扉,也给龙江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它的神秘“面纱”也不断地被掀开“,新理念”“、新方法”正在不断地生成、更新、发展,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呈现出了新的教育局面。哈尔滨市南岗区、宁安市、大庆市萨尔图区等几个全国课改实验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课改开始的第四个年头里又一批课改先进校涌现出来。今年3月我们就走访了齐齐哈尔市的部分先进学校,现在请大家和我们一起来走进它们。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省实验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对我们的老师、教育管理和教研部门提出了哪些挑战?这些都是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开始,我们辟出“课改漫笔”栏目,首先刊发来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武昌区、省级课改实验区武穴市的两篇文章。以后,我们将陆续刊出参加课改、学习《课标》的老师有关课改的故事、随想。不管您是否在课改实验区,只要您在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请不吝赐稿,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您的心得、解析您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规划,了解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大庆实验区的进展情况,大庆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3个调查小组,于2001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对参加新一轮课改的大庆市萨尔图区实验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目的:①了解课改的进展情况,了解课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②为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依据。③为课改工作在全市推广提供经验。调研对象:大庆市萨尔图区21所小学、63名学校领导、214名教师、70个教学班、3230名学生。调查内容: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观…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我省宁安市是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一,经过一年的实践,宁安的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2002年举行的“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工作会”上,宁安市实验小学伊艳春老师做的一节语文阅读课很有新意,值得大家学习、思考和借鉴。 这节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下,再现了新的学生观、评价观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捕捉到成功的体验,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因此,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改示范课。它就像一束蓓蕾初放的迎春花,娇关、鲜亮,让与会代表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1.
2002年9月5日,“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与培训会议”在宁安市隆重召开。会上,宁安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校代表和教师代表介绍的课改实践与经验,从几个侧面反映了宁安课改实验的成效,给省级实验区。“打了样”,令近400名与会代表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稿约     
课改方向盘:分析课改动态,促进教材建设,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深化课改实验,抒写课程故事。栏目有:“课标解读”“课改新论”“研究与探索”“第三只眼”“课程故事”“争鸣”等。  相似文献   

13.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4.
找回自己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场     
省教研室举行首次课改实验工作座谈会 日前,省教研室召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会上,国家级和省级课改实验区及学校代表分别就各自课改实验经验与成果作了交流。据悉,这是我省23个省级实验区自启动课改实验以来召开的首次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宁安市是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1年9月至今,因为课程改革宁安教育实现了创新发展。其中"绿色证书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实现了学生"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就业有素养,创业有能力";中考制度改革关注薄弱学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走向均衡。宁安课改取得的成效证明了农村地区在课程改革中大有作为。刘振东,宁安市教育局副局长。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十多年来的亲历者,在课程改革迈向深入的重要时期,他提出——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真好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20.
从2001年秋季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鹿泉市全面启动。半年多来,改革实验的效果到底如何?课改实验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都是全省尤其是新的11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本期我们编发了鹿泉市部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撰写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切身体验、做法和思考能对全省的课程改革实验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