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增加,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以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繁荣,同杂技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一、杂技艺术创新的必然性近几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改革将杂技演出团体从地方政府财政供养序列中剥离出去,推向市场,成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文化企业,呈现出激烈的社会竞争性和强烈的产业危机感,杂技团体在最初走向市场时,没有经验四处寻觅  相似文献   

2.
《杂技与魔术》2021,(2):19-19
2021年2月26日,元宵佳节之际,从澳大利亚第五届国际马戏节传来喜讯,由中国杂协选派的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与沧州杂技团共同完成的杂技节目《凌云狮秀——流星》、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丝路芳华——柔术造型》和四川省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的杂技节目《中国结》分获“未来之星”(青年组)金、银、铜奖,银川艺术剧院的杂技节目《蹬人》荣获“希望之星”(少儿组)银奖。  相似文献   

3.
陈峰  马洁译 《杂技与魔术》2009,(6):24-26,F0003
《敦煌神女》是甘肃省杂技团和敦煌杂技艺术歌舞剧院共同创作的现代杂技剧,上演已有两年,社会反响好,上座率高,成为敦煌市打造“艺术之都”的品牌之作。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杂技艺术蓬勃发展,各地杂技节目精品频出,各类杂技剧也如雨后春笋般推出。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主题性、思想性、地域性和时代性,而且融入了多种姊妹艺术,通过声光电、投影等舞美设计进行全方位包装,使得现代杂技艺术变身为综合艺术,作品越来越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杂技艺术及其发展的趋势中,我们看到了杂技艺术的高精尖及式样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纵向继承与横向交流中不断地丰富、创新,扩大了表现手段,不仅展示了杂技艺术质的飞跃、量的倍增、花样的丰富多彩,而且反映了杂技艺术随着时代人文心理结构的复杂变化而迅速变化发展的客观事实。这里就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基点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精深博大,源远流长。杂技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奇葩,一颗明珠,是中牛传统表演艺术之一,丰富多彩的节目,悠久的传统.构成了中陶杂技独树一帜、绚丽多彩而古朴大方的艺术特色,立于民族文化之林,弥足自豪。  相似文献   

8.
四川杂技在上世纪50年间,崛起于西南一隅,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可以说在四川杂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21世纪的四川杂技与全国的情形差不多。一方面是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杂技在观赏性和“综艺”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杂技也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的时代。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这是新世纪之初杂技景象令人惊喜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杂技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杂技艺术表现可以追述到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杂技也经历了从汉至宋的辉煌时刻以及从元至清的没落消沉,至近代,杂技艺术更是被社会所遗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术才又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杂技艺术及其发展的趋势中,我们看到了杂技艺术的高精尖、式样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纵向继承与横向交流中不断地丰富、创新,扩大了表现手段。它以本体的技巧为核心,采用新的观念、新的角度、诸多新的手法给我们以全新的感受。它不仅展示了杂技艺术质的飞跃、量的倍增、花样的丰富多彩,而且反映了杂技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文心理结构的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变革。杂技艺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其新颖独特、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了一席之地,赢得了广大观众喜爱,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奇葩。实践证明,杂技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杂技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杂技艺术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清明是回想的日子,清明的拾遗让我想到艺术的拾遗。拾起艺术那姹紫嫣红的想象,拾起艺术那多种功能的传导。艺术功能的实现需要有百样的方法,广义杂技可惊险、可神奇,同时更可幽默。杂技遗失了"滑稽"不仅是遗失了一种技艺、一个种类,同时也遗失了一项社会功能。这些年与其说是在做天桥的技艺恢复,不如说也在做天桥的精神恢复,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纵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全球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着市场变化,杂技的发展思路如何适应国际演出市场,探索艺术商品价值,使中国杂技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繁荣与萧条之时,可以保持平稳寻求对策,避免因演出市场的变化起落阻碍杂技的发展进程。减少在发展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探讨国际市场与杂技发展的相互作用,比较杂技优劣形势和有待于提高改进的问题,阐述杂技发展前景,实现艺术商品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杂技有着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杂技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的杂技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地走向世界.杂技也从此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18日,由沧州市杂技团、沧州杂技演艺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狮城之梦》在沧州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公益首演,为在沧州参加河北省第14届运动会的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奉献了一道文化美餐。随着京韵味道的配乐声悠扬响起,背景幕布上以"拉洋片"的形式变幻出一张张杂技图画:沧州杂技之乡、武术之乡、铸造之乡、白洋淀风光、渤海边璀璨明珠等展现在舞台上,拉开了杂技剧目《狮城之梦》的大幕。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年底,收到了高伟老师寄来的《中国杂技文丛》1套8本,这套文丛出齐应该有10本书,包括《杂技概论》《杂技美学》《杂技皇后夏菊花》《中国古代杂技史》《现代魔术艺术概论》《当代杂技漫评》《中国杂技创新发展思考与展望》《中国杂技艺术发展报告》《中国魔术史话》《齐鲁杂技简史》,这是一件新鲜的大事,为之高兴,至少以我之孤陋未见过杂技方面的书籍出文丛,而且其中好几本书之前并未读过,也充分说明杂技理论探索虽艰辛,但理论者们一直努力在路上。  相似文献   

17.
在杂技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杂技本身高度的技术技巧以外,吸取和融入其他门类艺术,例如舞蹈的元素的今天已成为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吴桥,被人们喻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世界杂技文化的摇篮,正是在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杂技人,他们世代以杂技为生,或三五成群或二三成队,走出吴桥,走向世界,他们栉风沐雨,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送去了精彩和欢乐,也用自己朴实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向世人诠释着吴桥杂技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杂技是一门古老又创新的艺术,传承和发展是杂技艺术生命力的根源。当前,我国的杂技艺术正处在突飞猛进、高速向前的发展阶段,杂技艺术的发展变革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观众观赏水平的提高、艺术表演市场的繁荣、表演竞争的激烈需要我们提供更丰富多样、更与时俱进的杂技表演。  相似文献   

20.
杂技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杂技的创新问题引起了杂技艺术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笔者认为提高杂技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应该引起广大杂技艺术工作者的重视,并深入研究,以便使杂技艺术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