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土的塑性及其相关指标界限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等的基本概念;对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及大兴安岭地区的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加格达奇及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等地质粉土及粘土612组液限与塑限的对比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建立了液限与塑限的回归方程WP=4.2+0.45WL;对此回归方程做了相关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0.90,高度显著;建立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的液限与塑限经验的关系表。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8,(4):88-89
割缝筛管是采油防砂的主要机械防砂工具之一,其中携砂液的冲蚀磨损是导致割缝筛管防砂失效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Fluent软件,对割缝筛管单个割缝进行液固二相流的冲蚀磨损数值模拟,分析了割缝处最大冲蚀率与携砂液流速、砂粒粒度和含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筛管割缝处的最大冲蚀率随携砂液流速、含砂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和含砂水平呈线性增加关系;同时割缝处最大冲蚀率随着砂粒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砂粒粒度达到割缝缝宽时,割缝处最大冲蚀率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大量高液限黏土,含水率高,难以压实,在道路工程中利用率低。为提高高液限土的利用率,将机制砂掺入高液限土中制备复合土,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能,探究掺机制砂高液限土的应用可能性。研究发现,掺入机制砂后,高液限土的最大干密度提高,最佳含水量降低;随着机制砂掺量的不断提升,土体的粘聚力不断降低,内摩擦角不断增大,CBR值不断增大,机制砂的最优掺量选择9%。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不同黏土矿物成份对黏土液塑性的影响,采用高岭土、伊利土、蒙脱石,按不同质量比例混合来进行液塑限测定试验。大量试验结果对比表明:(1)高岭土与伊利土混合土样的液限(WL)和塑限(WP)随伊利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2)高岭土、伊利土与蒙脱石混合土样的WL和WP随蒙脱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蒙脱石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基于试验结果,总结出各黏土矿物成份影响的液限与塑限的非线性表达式。此外,根据塑性图将试验土样的进行了分类,讨论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对土样所属类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浸泡试验,制备了不同污染浓度的碳酸钠污染粘性土,并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了粘性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探讨了粘性土可塑性随碳酸钠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增大,粘性土的液限、塑限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且增大的趋势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碳酸钠污染粘性土的塑性指数总体上也呈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溶液的碱性增强,粘性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对溶液中Na+的吸附强度提高,双电层厚度增大,导致粘性土的可塑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连(云港)盐(城)高速公路GY-2标段为例,介绍了高液限黏土掺灰砂化处理过程及其填筑路堤的施工工艺,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含水量控制问题、掺灰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含砂低液限粉土物理性能试验、击实试验和击实后抗剪试验,对含砂低液限粉土的压实机理与工程特性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分别选取了低液塑限黏土及低液塑限粉质黏土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了土体的厚度、冲击影响深度、碾压遍数对冲击压路机在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影响,总结了最佳土体厚度及碾压遍数。  相似文献   

9.
路堤填料,应采用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土质较好的粘性土或砂性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填料最大粒径,路床0~80cm内不得大于10cm、路堤范围内不得大于15cm,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相似文献   

10.
李春玲 《今日科苑》2010,(13):130-131
论文首先从软土的沉积环境出发,结合其沉积环境,对浙江杭嘉湖平原区海积淤泥质软土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整理。把具有类似沉积环境、在工程性质上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土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统计单元体进行分析。选用的物理指标包括:天然含水量;土粒密度;天然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以及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ES)和强度指标(c、φ)。研究表明,以天然含水量作为基本指标,其他指标都与它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天然孔隙比、塑性指数与压缩指标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检验,以上统计分析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了地层砂粒度中值、均质系数、泥质含量以及蒙脱石含量4个参数的基础上,开展室内防砂试验,并结合现场统计数据,建立了适合于我国海上油田的防砂方式设计图版。针对不同类型的防砂筛管及不同尺寸的砾石开展防砂参数室内试验,得出结论:在产出液含砂量不超过0.5‰时,优质筛管挡砂精度可放大到地层砂d50的1.28倍左右,砾石尺寸的设计可适当放大到d50的6~7倍左右,相比于常规防砂方式,油井产能可提高30%左右。本防砂设计方法已在海上多个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拉萨夺底沟花岗岩类散粒体边坡,体积较大,植被少,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溜砂灾害。随着逐年拉萨雨季的时间和下雨量增加,这类边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文章通过对这类散粒体边坡的含水量变化而引起的边坡自然休止角变化现象的研究,研究同时为使实验数据具有代表性,对散粒体的含泥量影响也做了定量分析。实验研究表明这类边坡的自然休止角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含泥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油层出砂的主要因素及规律;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得出了引起油井大量出砂的临界产液量、出砂半径等参数的计算公式,促进了防砂治砂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原油物性变化范围大、原油黏度高,采用SAGD开发方式其采出液温度高、含砂量大、且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蒸汽,依靠现有常规稠油地面集输工艺难以实现SAGD高温采出液正常地面集输。通过对SAGD高温采出液物性分析并根据在风城油田重32井区和重37井区开展的超稠油SAGD高温采出液地面密闭集输工艺试验研究,提出适应风城油田SAGD大规模开发地面集输工艺技术,即密闭集输,集中换热,控制集输压力避免闪蒸的集输工艺。  相似文献   

15.
罗战友  祝行  陶燕丽  邹宝平 《科技通报》2019,35(11):153-156,161
电渗效率的有效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土体的加固效果。本文采用杭州软黏土,基于不同初始含水量与含盐量研究电渗效率,主要从电渗运移量和能耗系数两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含水量试验,电渗运移量的曲线随时间始终沿某一条直线上下波动,且含水量越高,对应的直线越低,能耗系数均随时间先降低后维持稳定;对于不同含盐量试验,电渗运移量的曲线在试验前期随时间沿某条直线上下波动,在试验后期逐渐减小,能耗系数均随时间缓慢增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相同体积的土体,电渗法电能损耗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6.
《云南科技管理》2020,(2):70-72
文章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研究,使用项目部含粉量高机制砂,制作出符合项目部技术条款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使项目部多余机制砂产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土的液塑限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不同的试验方法所运用的原理不同,也有其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呼兰河含砂量大,沿岸的耕地、林地、道路以及村庄常被洪水侵袭。介绍了呼兰河丁坝护岸工程的设计及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泥质、粉细砂含量高,开发过程中存在易出砂和易堵塞的问题,如采用传统的机械防砂工艺则防不住泥质和粉细砂,或防砂有效而产液量大幅度下降。对此,需针对油藏出砂堵塞机理,实行有针对性的防砂解堵措施以延长防砂有效期、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高泥质疏松砂岩油藏的堵塞机理和防砂解堵配套工艺。  相似文献   

20.
南堡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由于特殊地理环境,油井井身结构复杂,井斜大,随开发深入,生产过程中砂卡现象突出,造成油井检泵周期短,制约了油田高效开发。随采出程度增加,油水运移不断冲刷储层,油井出砂量将近达到了开发初期的7~8倍,因出砂导致卡泵躺井的井次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开展南堡油田抽油机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