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男子排球队与世界强队进攻时间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子排球比赛中中国队的进攻时间特征与美国、巴西、意大利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子排球队跳发大力球的节奏与世界强队相比较慢;中国队的快节奏主要体现在3号位,其他位置体现不足,特别是在一传不到位情况下。启示中国队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的训练,以保证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运用;并指出中国队进攻体系应全方位地朝着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第16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国男子排球队参加的全部比赛和本届锦标赛亚军波兰队小组赛的共10场比赛录像进行了统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并利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对照表,对中国男子排球队及比赛对手的进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攻效果排名方面,中国队发球处于各比赛队中上水平,扣球处于中下水平.中国队发球的性能和速度比较接近世界强队,差距在于稳定性和动作的隐蔽性略处下风.扣球机械,缺乏创造主动进攻的经验和耐心,进攻结构合理只是一种假象,击球点没有实现真正的立体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及技术统计法,对中国队与俄罗斯、波兰、巴西、意大利、古巴等世界高水平男子排球队的发球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队发球技术运用方式和运用效果方面的差异,总结出发球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我国男子排球的训练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1998 年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复赛阶段中国男子排球队6 场比赛进行录像,对“每球得分制”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男子排球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排球技战术打法的发展,世界女排强队对二号位的进攻日益重视,尤其是在强力接应战术的使用以后。研究结果显示:中外优秀女子排球强队二号位进攻占其总体进攻体的39%左右,得分占进攻总得分的41.77%左右;中外女排强队二号位进攻落点多处于对方场区的6区和9区,4区和7区之间;中国女排应该加强二号位进攻。  相似文献   

6.
以每球得分制规则修改以来世界三大赛事的前八名队伍的进攻战术打法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与技术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男子排球各强队进行进攻战术运用、各届比赛中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现代世界男子排球越来越朝着高度化、“大龄化”、快速化、多样化、立体化、专位化、合理化和追求稳定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男子排球运动员训练致伤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我国 8支甲级俱乐部的 17名国家男子排球队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 ,创伤率高达 95 .8% ,创伤率与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的不合理运用有关。现役国家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中 ,发病率最高的是膝伤和腰伤 ,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指关节以及肌肉的劳损和急性损伤比较多见。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就发病率的几种创伤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参加第 9届世界杯男子排球比赛的 11支世界强队和中国队比赛得分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 ,中国队在主要得分环节上得分能力均低于其它参赛队。一攻总成功率和前排 3个位置成功率均低于其它参赛队 ,特别是 4号位强攻差距最大 ;防反总成功率低于其它参赛队 ,4号位和 2号位进攻成功率低于其它参赛队 ,但 3号位成功率却高于其它参赛队 ;拦网总成功率和 3个位置成功率均低于其它参赛队 ,主要表现在被打手出界球过多 ,拦网运动员触网也不少 ;其它参赛队发球得分虽多 ,但失误也多 ,中国队破攻球稍多于其它参赛队 ,一般球多于其它参赛队。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范围内,女子排球训练“男子化”早已成为现代女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男子排球的先进经验也成为了女子排球制胜的关键。由于受生理特征的影响,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体能方面会略显不足,因此针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区别于传统力量训练的新兴体能训练方法,本文尝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到高水平女子排球队中,以便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排球运动的应用提供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57-16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8年第18届女子排球世锦赛中国、荷兰、意大利、塞尔维亚四强的攻防指标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世界女排竞赛趋势,通过比较找出中国女排与其他强队在攻防能力上面的实力差距。结果表明:网口争夺是比赛的焦点;塞尔维亚和意大利调整进攻能力较强;中国队进攻点少,进攻手段路线单一;中国队防守环节薄弱,反攻能力不足。建议:提升攻防速度,发展全面保障型攻手;注重快变结合,完善跑动进攻体系;加强后排防守训练,构建高效防反系统。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技术统计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排4强进攻中快攻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指出:快攻战术是现代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进攻战术的中心,在一传到位和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应当组织快攻或快球掩护进攻,其中近体快攻得分率最高,其次为短平快和背拉。交叉、梯次和夹塞进攻以及三差自我掩护进攻在比赛中运用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交叉、梯次和夹塞性质的前后排交互快攻以及快速多变的全方位立体进攻。同时建议目前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男排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改进训练效果,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强攻在我国男排比赛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快攻、后排攻等在比赛中运用很少,且各队水平不一、质量不高.今后只有不断强化扣球训练,才能提高扣球的攻击性和减少扣球的失误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拍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15场比赛,对中国女排的各轮次战术进攻特点就行了研究,揭示了中国女排各轮次进攻打法和战术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主要进攻战术特点是以2、3号位快速、多变进攻为主,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的高快结合进攻打法.中国女排强轮是第一轮,第一、二、六轮次主要是以薛明的3号位近体快、短平快为掩护,结合王一梅的拉开进攻打法为主;第三、四、五轮次主要以马蕴雯2号位的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的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4号位强攻、背飞、近体快是中国女排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与巴西、俄罗斯、美国、古巴女排比赛中的技术链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获胜局中中国女排的一攻得分率和反攻得分率都高于对手,而在输局中均低于对手;中国女排无论两点攻或是三点攻时进攻技术链条数都偏少。中国女排个人技术影响整队进攻技术链的数量,进而影响比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排球比赛中,各队的战术进攻都非常犀利,后排防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使排球比赛的攻守更加平衡,本文对后排双手前臂挡球技术进行技术分析,为排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用录像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2006年世界女排精英赛宁波赛区比赛的录像进行统计,分析各队在一攻中不同位置采取的进攻形式、扣球落点及效果,并找出了中国女排在一攻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2 0 0 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各参赛队的技术统计分析 ,了解中国女排快攻战术运用现状。结果显示 :中国女排快攻战术效果高于强攻 ,得分率也高于巴西、美国队。提示 :坚持快、变战术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取胜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13场对抗赛中的主力主攻手的扣球技术统计分析,认为中国女排主攻手进攻位置比较单一,提出两主攻手在平时训练中应加强各种训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排球技术发展规则的改变, 扣球技术对于每个队员都是极其重要的技术因素, 为适应实战性的变化需要, 尤其对初学者必须加强扣球技术的规范化系统训练, 为提高我国排球技术奠定雄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