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广阔,在工业、计算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步走向商业化。本文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对穿戴设备在健康医疗市场的突破口进行分析,并针对健康医疗类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把握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智能产品已逐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2013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一炮打响,火速串红,并在2014年发展成为了最火爆的行业之一,可穿戴智能产品也成为了产品设计师所关注的焦点。在此社会背景下,笔者将从可穿戴智能产品设计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当前市面上的可穿戴智能产品进行分类,从中发现设计中所存在的空缺,并对可穿戴智智能产品的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在3月份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全球科技巨头纷纷携可穿戴产品亮相,让人眼花缭乱。智能设备不断改变着我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环境,这种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传媒与新闻出版业的商业模式变化。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堡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罗伯特·埃尔南德斯甚至认为,可穿戴设备有可能改变新闻生产和消费的方式。中国专家学者栾轶玫、范春柏、方世彤、李德林、郭全中和张大勇也发表了对于可穿  相似文献   

4.
随着谷歌眼镜和pebble智能手表的推出,各种可接入网络的穿戴式设备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们使生活更加方便有趣,由此我们也再一次认识到了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无论是谷歌的智能眼镜还是pebble的智能手表,都是把移动设备的功能融入了传统的穿戴式物品,从物联网的角度来看,这些设备在物联网系统中是智能终端,随着技术的发展,这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4,(1):18-18
1月15日,可穿戴设备委员会筹备会暨产业链年会在SEMI中国上海办公室召开,并宣布“可穿戴设备委员会(wDC)“正式成立,委员会由果壳电子、TCL、联想、上海新徽电子、上海微系统所等十三家企业与两家机构成员企业构成。虽然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但与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不同,  相似文献   

6.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不断出现。通过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和潜在的云端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正在打造一个崭新的移动互联时代。如果说智能手机浪潮吹响了移动互联的第一声号角,那么可穿戴设备的崛起将为我们掀开下一个篇章。Nike+FuelBand是耐克公司推出的一  相似文献   

7.
1月12日,易观智库发布《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5.6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正>在3月份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全球科技巨头纷纷携可穿戴产品亮相,其中智能手表款式众多。据报道,三星、联想、华为、中兴、索尼和HTC等厂商都展出了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新款可穿戴设  相似文献   

9.
正如同当年手机刚问世时我们无法想象手机还能上网阅读一样,今天,当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出现时,我们依然无法预测它的巨大能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智能设备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环境,这种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传媒与新闻出版业的商业模式变化。未来,传媒与新闻出版业如何与智能可穿戴设备融合与共生可能会是战略级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智能穿戴设备其实已经成为继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块“屏”,联结了身体和世界的交流,成为了一种新媒介。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的信息交换方式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将面临全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郝香 《视听》2016,(11):18-19
可穿戴设备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产物,关注其应用现状、分析其市场前景、研究利用可穿戴积极转型的方法是传媒界的热门话题。本文重点分析了传媒业在技术关联、产品关联、服务关联和运营关联四大方面应对可穿戴设备的关键动作,并指出只有在电池屏幕硬件和产品价格市场优化的基础上,跟进研究用户偏好及使用习惯,方可深挖其作为新闻媒体和商业渠道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文 《采.写.编》2021,(6):131-132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数据和日常信息的渴望,借助可穿戴设备进行量化自我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笔者以可穿戴设备受众为研究对象,探究可穿戴设备下受众身体的媒介呈现、可穿戴设备对受众身体的规训影响以及受众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忧思,阐释可穿戴设备与作为媒介的受众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希望对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人作为媒介的探讨提供些许思考启发.  相似文献   

13.
理解可穿戴计算 1、可穿戴计算的概念 可穿戴计算是随着新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以人为本"、 "人机合一"的计算理念的产物,以此衍生出一类可穿戴、个性化、新形态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可实现对人们自然的、持续的辅助与增强.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可穿戴计算最大的意义在于颠覆了人们对于计算系统应该如何被使用的认知.在可穿戴计算的架构中,计算系统应该是可以被穿戴的,就像眼镜、手表或是衣服一样穿戴在身上,并可基于情境的变化与用户互动.可穿戴计算通过形态各异的显示器、方便易用的输入设备、大量环境感知元器件以及无线局域网扮演着用户智能助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Pad、智能电视以及移动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屏幕的出现,使得"多屏时代"早已成为了业界的共识。数据显示,50%以上的消费者同时接触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等多种屏幕,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网民的人口数量正在紧追电视人口。如何玩转多屏营销也成为了前些年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然而随着大数据的使用、普及以及一步步深入,"跨  相似文献   

15.
相较于去年大量呈现各类黑科技概念,2016年谷歌I/O带来诸多科技应用和设备的落地。围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未来智能穿戴,谷歌公司无一不显示着其在媒体和科技融合领域的领先地位。新科技的发明运用顺应着用户在互联网时代中的需求趋势和生活方式。同时,科技智能化、深层次的升级,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更为高效便利、提升综合幸福感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传媒行业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凭借可穿戴设备获得大量的收入和用户。新闻出版行业或许可以利用智能手表平台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新奇感来获利,但是他们的优势在于拥有了最先进的产品带来的光晕效应。或许还有少量商业广告合作也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收益。营销模式转移非高度侵入虽然可穿戴设备是新生事物,立即影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出版参考》2013,(16):19-20
随着谷歌眼镜(Google Glass)的问世,师出名门的可穿戴计算设备经过麻省理工学院数十年的孕育,已经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即将掀起一场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出版技术革新,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数字出版领域重新洗牌,同时也为广大出版单位提供了创新和跨越发展的新契机。可穿戴计算设备与谷歌眼镜  相似文献   

18.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3):74-81
[目的/意义] 可穿戴计算机设备作为一种信息采集工具和信息服务手段,关注其最新领域应用以及对信息服务的影响能够拓展服务形式、优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水平。[方法/过程] 首先介绍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相关概念、技术和应用,着重对其领域应用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信息服务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嵌入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信息服务模型。[结果/结论] 分析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信息服务机理,结合所提出的信息服务模型和图书馆信息服务场景进行具体探讨,最后总结可穿戴计算机设备对信息服务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工程》2014,(9):11-11
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围绕“创造无限机会——打造新时代经济引擎”,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020等20余个热点论坛将轮番上演。  相似文献   

20.
<正>在可穿戴设备大潮里,软件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硬件创业者正在逐渐认识到,设备背后的服务更能打动消费者。下个阶段,对可穿戴设备产生实质影响的,也许将会是软件实力。人们更想了解的是,除了记录跑步与心率,可穿戴设备会对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社交生活产生怎样颠覆性的影响,也就是可穿戴设备具备多少媒体属性。可穿戴互动的开启:阿凡达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