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轼一生虽饱经磨难,仍创作了无数不朽的篇章.其思想中的济世、困惑、超然、淡化心理,影响了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掌握其创作心理,对于进一步理解其作品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诗人海子一生崇拜梵高,称梵高为"瘦哥哥",无论创作心理、还是创作内容,海子都与梵高紧紧相随,甚至出名的方式都不自觉地相随梵高。试从二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作品风格、精神认同等方面找出二者事态表现相似性的原因,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海子,就是中国诗坛的梵高。  相似文献   

3.
刘浔 《科教文汇》2007,(1X):180-181
当复古摹拟之风充斥明代画坛时,晚明艺术家徐渭独具一格开创了青藤画派,他独特地大写意创作源自其独特的个性创作心理。我们借鉴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来剖析徐渭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可发现他人生经历中的行为表现、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都与其独特的自卑感和超越意识有关,其整个七十余年的人生旅途,就是一段对优越目标的追求和对自卑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研究贾平凹的文章之中,对其创作的心理根源研究并不多见。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与其它的创作风格有所区别,这就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其创作的心理根源:贾平凹与其它作品风格不同的言说,其与生活经历、心理状态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探究其深刻的思想渊源,从其本人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结构来研究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5.
沙汀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无数。其作品的革命性、深刻性和地域性引人瞩目。沙汀后来的成功与他早期的积累分不开,尤其是他在左联时期的创作,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昱旗 《今日科苑》2010,(16):50-51
作为一部写就于1976年的小说,张爱玲对其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修定,但是在张生前却终究还是未将其发表,甚至在其遗嘱中还明确提及要将其销毁,这也着实令人称奇。本文依据文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张创作《小团圆》的初始动机、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流变以及作品所传达出的心理内涵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把握张爱玲写作《小团圆》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7.
郑蓓 《科教文汇》2007,(5X):188-188
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一生致力于歌剧改革,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分析瓦格纳的几部代表歌剧入手,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是个无动机创作者,正如爱尔兰伟大诗人Yeats(叶芝)一样,一生追求解放运动女英雄毛冈未果,但相应的留下了流传后世的诗篇。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创作动机来阐述菲茨杰拉德的实际作品。菲茨杰拉德正是缺乏某种内涵和洞察力而使其作晶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成长经历独特、所处时代独特、生活历程独特,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成长土壤,一生创作作品众多,成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研究川端康成的成长历程,进行作品赏析,探索其创作风格,对研究日本文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讽刺作家。童话作品是谢德林一生创作的精华。本文对谢德林童话的主题思想、创作原因及意义作出简要的概括,并试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童话作品,以期使读者透过修辞手法了解谢德林童话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柯南道尔虽然离开我们75年了,但是无数读者依然在解读这位文坛巨匠的生前岁月。他一生共创作了56篇短篇侦探小说,4部中篇小说。在当今世界文学史上,柯南道尔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孙志纯 《科教文汇》2007,(1):170-171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历史,他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做到“古为今用”。他总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自觉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用采指导实际工作。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创作、革命宣传、党的建设三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研究历史已成为了毛泽东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正是其“古为今用”史学思想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13.
当复古摹拟之风充斥明代画坛时,晚明艺术家徐渭独具一格开创了青藤画派,他独特地大写意创作源自其独特的个性创作心理.我们借鉴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来剖析徐渭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可发现他人生经历中的行为表现、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都与其独特的自卑感和超越意识有关,其整个七十余年的人生旅途,就是一段对优越目标的追求和对自卑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幼儿正处在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其深刻的,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晓辉 《科协论坛》2007,(6):310-311
从作品《祝福》入手,挖掘出鲁迅独特的个性心理被抛弃的惆怅与孤独.这种个性的形成与作家鲁迅的创伤性经历密不可分,并且渗透在作家的创作之中,形成其独特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6.
周丹 《科教文汇》2009,(26):267-267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与传统的舞剧结构方式有所不同,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淡化情节,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它拓展了舞剧的表现内容,改变了传统舞剧单一的创作模式,促使舞剧创作向多元化发展。本文对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努力探索其基本特征与形成原因,并期望能对今后舞剧创作实践有所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金石开,回族,1924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河南大学。金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国花鸟画的研究、创作。他早年初学西洋画,后转攻国画,师承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李剑晨等大师。其作品深  相似文献   

18.
情绪智力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能力,其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创作个性的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以情绪情感为作用对象的情绪智力的构成,继而论证了情绪特质在播音员主持人创作个性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揭示了情绪智力对播音员主持人创作个性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星蔓 《百科知识》2021,(3):78-79,82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需要得到儿童监护人及家长的重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一生心理发展的科学,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是其研究的重点.在众多不同角度的理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从心理主要矛盾的角度将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了五个不同的时期,为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理论基础,让家长更加明确地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潘忠祥 《科教文汇》2007,(9Z):137-137
所谓替代补偿,顾名思义,就是以新的兴趣爱好替代原有的兴趣爱好,转化或释放生理、心理能量,实现生理、心理上新的平衡。人的一生总是或多或少要经历些替代补偿,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在众多中学生行为塑造方法中,替代补偿既不同于奖励、处罚等以施加外力量影响为主的方法,也不同于批评教育、自律反省等以内部力量影响的方法。它避免了其他方法的短处,择取了它们的长处,既治标也治本,让受治者看得见,摸得着,便于操作,容易见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