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董超 《体育世界》2008,(7):10-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都呈现“多因素服特性”;男生倾向于对抗性较强、运动强度废较大的运动项目,而女生喜欢运动节奏缓和、运动强度小、对抗性小的运动项目;制约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因素、器材因素和教师指导因素;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量、强度不合理,建议讲授参与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性和健身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着装泳练习对提高自救与救生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波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大部分大学生是喜欢或非常喜欢、并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的时段以清晨为主;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西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乒乓球活动作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主观上喜欢并愿意参与乒乓球运动,在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动机选择上较为理性化。但在课外乒乓球活动的管理、竞赛组织和场地设施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旨在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广西高校的普及和开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滨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动机趋向实际;体育项目主要以跑步、篮球、羽毛球为主;与朋友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首选方式;校园体育器材的缺乏导致大学生不能更好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更加健康,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并不乐观,在运动项目方面,男生侧重与激烈性运动,女生喜欢舒缓优美类项目;影响广东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的因子主要有周围环境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场地环境因子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进波 《体育世界》2007,(11):30-3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大学城校区和校本部的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同学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以羽毛球、跑步、篮球、散步为主;场地器材不足、条件差,没时间,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等问题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学生每周参加2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时间偏短特别是女生。提出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活动条件,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体育参与动机、体育参与形式、参与的内容,呈现较大的差异,且有年级、城乡差异。大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课余时间,在参与项目上,男生参与较多的是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女生则以小球和体操类为主。经济状况是制约大学生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原因做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现状、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充沛的余暇时间,但用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少。武汉城市圈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行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居多;参与运动休闲项目主要是以羽毛球、散步、篮球、乒乓球为主,但男女各有偏重;选择休闲场所时首先考虑的是就近原则和经济支付能力;参与运动休闲的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多变;休闲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大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主观因素是:体育价值观、体育兴趣、余暇时间的多少;客观因素是:场地设施、经济条件、校园体育氛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皖西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和参与比例不够理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地点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等呈多样性;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建议学校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和教学时间段安排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是积极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项目、频率、时间、地点和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等呈多样性;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建议学校从教育和引导、体育场地器材建设、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和教学时间段安排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变换比赛教学法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课外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运用变换比赛教学法能明显加快学生学习羽毛球技术的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促进学生开拓思维,增强学生之间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对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对变换比赛教学法持较高的满意度。建议教师提高自身羽毛球实战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维护学生自信心;丰富课外教学内容、创新课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三峡大学为例,对在高校传播“国球”文化进行了实践性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的物质基础建设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乒乓球课程系列改革提高了学生兴趣、满足了学生文化需求;课外三级联动机制和制度化建设保证了“国球”文化传播途径的畅通和扩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营造了“国球”文化氛围,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中课余体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教学一道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总体。高校学生在校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终生体育的理念和实现,关键看高校开展课余体育如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具有代表性高校的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针对山西省高校课余体育整体现状以及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山西省高校课余体育现状、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需求现状、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等研究结果,对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高校课余体育的发展,以及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将会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且为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福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7):78+102-78,102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离石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离市区中学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但锻炼的质量并不高;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在活动项目形式的选择上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较为积极的,认识是比较高的,但有少部分学生的活动动机存在问题,我们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因素是:运动场所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国家投资力度的缺乏和对体育目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参与雪地足球兴趣特点和影响大学生参与雪地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对培养大学生雪地足球兴趣及指导学院雪地足球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雪地足球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大学生参与雪地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共有:雪地足球信息因子、体育物质环境因子、雪地足球比赛因子、雪地足球荣誉因子、学校体育管理因子。  相似文献   

16.
范启国 《体育科技》2011,32(1):1-2,11
通过对历届奥运会前三名国家的研究,得出结论:竞技体育强国应该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做保障、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作为支撑、有强大人口资源作为基础、突出的优势项目作为亮点。我国是不是竞技体育强国现在有很多争议,主要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职业联赛可以带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建议,我国加强竞技体育联赛制度建设,提高联赛质量,把我国的乒乓或羽毛球职业联赛办成世界一流的职业联赛,提高我国在世界联赛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家长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对子女早期的体育教育、引导及投入相对较少。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健身习惯与家庭早期教育与引导有着直接关系,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因素。并提出从根源抓起,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重要基础;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与价值,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方参与,立体监督的教育与监管模式等措施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运动是高校学生比较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之一,羽毛球教师作为高校羽毛球知识的传播着,对学生羽毛球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深入而细致的了解高校羽毛球教师的现状对于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