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卡伦概念模型的评介,分析讨论了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邓亦伟 《体育世界》2014,(11):70-71
为了检验高中篮球队员的群体凝聚力与他们的客观个人运动成绩之间的关联,对南昌市两所中学男、女篮球队员在赛前和赛后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赛前,不同性别与个人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正式比赛结束后,测试得出群体凝聚力与个人的运动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努力"是其中介因素。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群体凝聚力对学生个体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使群体动力问题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运动队凝聚力日益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焦点。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的概括和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运动群体凝聚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使群体动力问题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运动队凝聚力日益成为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焦点.通过对体育运动中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的概括和评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试论集体运动项目竞技状态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集体运动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集体运动项目中的“群体凝聚力”、“技能互补”、“教练员行为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团队凝聚力是团队合作的核心动力,是团队成员在商业和军事等活动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运动心理学科在团队凝聚力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早在1985年,Carron等人提出的任务-社会二维凝聚力模型就已经为团队凝聚力这一概念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成果众多,仅通过二元概念模型无法系统展示该领域研究主题,更难以厘清运动心理学科中关于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国际发展前沿。因此,本文使用系统综述方法,以近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领域发表的关于团队凝聚力主题的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探索运动心理学科中关于团队凝聚力研究的国际前沿与热点,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全民健身情境中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的凝聚力特点。以9个案例共49份访谈文本的编码分析,提出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又对56个自发性锻炼群体共497名锻炼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自发性锻炼群体的凝聚力包括领队吸引力、积极交往、任务协作、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5个维度,它们从个体、团体和组织3个水平上构成了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锻炼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动力爱好、群体锻炼氛围、团队建设、活动组织、经费收支、组织发展保障等,它们从个体、团体、组织与社会4个层面上构成了自发性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师教学专业化的角度分析其基本概念与内涵,结合网球运动自身的特征,分析了高校网球教师教学专业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并且结合体育心理学中“团体凝聚力”这一相关理论,探讨其教师教学专业化中团体凝聚力的发展模式,以期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团体凝聚力”理论从“质”的角度为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新的研究思路。依据卡伦关于团体凝聚力的定义和构成凝聚力的4维模型,对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凝聚力现状进行调查和缜密剖析,指出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内部凝聚力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旨在为体育教师凝聚力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冰壶运动队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苏和 《冰雪运动》2006,(2):58-60
以卡伦(Carron)的凝聚力理论为分析工具,以省级以上冰壶运动队为分析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从环境、个人、运动队、领导4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冰壶运动中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并为培养和提高冰壶运动队团队凝聚力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本土化的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社会资本(5维度)、群体凝聚力(2维度)、群体绩效3个量表对武陵山片区1 253名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进行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的方法试图构建成员社会资本、群体凝聚力以及群体绩效关系的模型。结果显示:(1)社会资本的4个维度(互惠互动、群体信任、群体志愿和社会支持)可直接正向预测群体绩效,网络关系维度直接预测群体绩效不显著。(2)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互惠互动、群体信任、群体志愿)可正向预测健身吸引,社会支持可以负向预测健身吸引,网络关系对健身吸引的预测不显著;社会资本的5维度(互惠互动、群体信任、群体志愿、网络关系和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社交吸引。(3)群体凝聚力的2个维度(健身吸引、社交吸引)可以正向预测群体绩效。(4)群体凝聚力在互惠互动、群体志愿对群体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群体凝聚力在群体信任、社会支持、网络关系对群体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塑造着一个大学形象。本文就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弱势群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推进高校弱势群体素质教育,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和专家咨询法,在项群训练理论的框架下对同场对抗性项群中的足、篮、手三个项目身体对抗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包括合理性和非合理性的身体对抗、身体对抗的场区特征、身体对抗的表现形式以及假摔等。指出身体对抗是同场对抗球类项群的主要特征,合理的身体对抗要在规则范围内进行,在强对抗下完成各种技战术是球类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论述90年代我国运动队的凝聚力问题(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我国对运动队凝聚力的研究已日益重视。本文综述了这些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运动队凝聚力的定义、测量方法、运动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凝聚力发展的因素等内容,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体育科研论文合作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科学的合作网络与热点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科研领域的合作研究已具有一定规模,合作研究所形成的合作网络节点数量逐年增长;网络的结构类型以单点型与双核型为主,呈现出高度的不连通性;我国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内活跃着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作者以及科研合作团队,体育教学改革、"多元训练"、高原训练、奥运对手技战术分析、体育强国体系建设等研究是近来年体育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城市体育品牌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对品牌、体育品牌和城市体育品牌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在专家咨询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体育品牌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旨在为推进城市体育品牌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走访民众关于体育文化的不同理解,主要从民众参与体育的意识、体育行为、体育诉求分析中韩两国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助于我国沉积优良的体育文化成果,推进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