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校创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可以弥补高校师资的不足和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参与过程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的数量不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和参与的深度不够等问题。而行业协会是众多企业的组合体,充分发挥其中介性、服务性和代表性的作用,可以协调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力量,共同参与到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解决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阐述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指出我国高校要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政府要进行宏观指导,政策扶持;要建立科技中介机构;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国家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有多元知识储备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知识供应链是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它要求知识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以及保障知识流动各节点的管道畅通和知识共享。文章从从知识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出发,探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后备应用性人才保障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全国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的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由于目前企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责、权、利不明确,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等造成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本文提出了订单培养与宽口径培养相结合、专业办实体、校企合作招生,共同培养三种基于双赢视角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经济发展特点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实践,研究校企合作有效方法,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静j的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共赢共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艳红 《科教文汇》2013,(9):8-9,11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厦门市院校高职校企合作情况为背景,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分析,指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向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22)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提高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满足社会对一线机械制造技术人员的需求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原则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在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二者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中职院校与企业而言可以实现双赢,因此,对中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做出研究和探讨,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实施“卓越计划”必须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原则。针对当前校企合作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为目的,分析研究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指出要注重培育企业合作动力、创新政校企合作机制、厘清政校企合作中三方职能,不断提高政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以构建三维螺旋模型作为政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艳红 《科教文汇》2013,(27):8-9,11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厦门市院校高职校企合作情况为背景,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分析,指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向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方成 《大众科技》2013,(7):178-18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参与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形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概述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指出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今后加快和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磊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132-138
在过去20年中,英国在创意产业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校企合作计划,旨在弥补小微企业知识缺乏、促进其不断创新.以此为例进行分析可知,英国促进小微企业创新的校企合作政策,在知识服务内容上注重为小微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类知识,在知识服务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服务目的 和知识特性而运用相应的知识生产或转移规律,同时充分考虑小微企业作为知识服务对象的弱势与多样性,从而能充分、有效、个性化地促进小微企业创新.英国经验对我国以校企合作促进小微企业创新主要有3点值得加以借鉴:首先,加强对大学服务企业规律的研究;其次,建立各类大学与大型企业服务联盟;最后,发挥大学对地区行业的有针对性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导师制要适应校企合作的需要,通过对导师的细分,发挥导师特长,建立起生活型、科研型、创业型、企业型等多类型导师制,有利于学生确立个性化的成才目标,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校企合作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与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探索搭建造价从业人员实践平台,通过模拟造价从业工作中的预算和招投标等完整过程,消除人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刘莹 《科教文汇》2013,(23):40-40,48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所蕴含的潜力不言而喻,动漫产业的发展推动着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育逐步从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着转变,为了达到动漫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各大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开始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之路。本文正是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分析典型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贯爽 《科教文汇》2014,(12):57-58
在现有的高等工程教育中,由于实践环境的缺失,培养的学生工作能力达不到生产一线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急需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合作,共同育人。但就现有情况来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参与程度低、角色发挥缺失。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本文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现有角色进行分析,寻找企业在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塑造出企业应该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研究与探索;寻求有精力致力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专业教育事业的企业,共同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类专业,从招生到就业,全程合作,改革传统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中检索到的7736项中国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了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图,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规模、密度、中心度和中心势等网络结构指标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规模迅速增大;网络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型专利申请合作网络成员间的联系强度有所区别;企业的中心度和中心势尚未真正形成,反映出中国进一步推进产学合作的空间还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三本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所需不匹配;企业配合积极性不高,“以工代学”项岗劳动不能起到实践教学作用;双师型教师极度短缺等,都是比较凸显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并通过实验班的方式具体落实这一对策,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模式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吕佳  李候梅 《科教文汇》2014,(12):66-67
当前我国面临着IT人才需求大、大学生就业难这两大问题,因此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是我国高校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笔者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当前存在的一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特点,从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教学方式、考试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了高等院校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克寅  宣勇  池仁勇 《科研管理》2015,36(10):35-43
论文在借鉴匹配理论和博弈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型。模型显示,成功的合作创新有赖于校企双方各自进行较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努力和设备投资。但是在两阶段合作过程中,协调失灵可能导致双方的投入激励较低,致使合作失败,再加上较高的合作再匹配成本,会进一步抑制合作创新发展。论文利用省际的中国工业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数据检验了本文的主要推论。计量结果显示,当一个地区从事新技术开发或投资的校企比重越低时,该地区的合作创新"市场厚度"越薄,合作分离后的再匹配成本越高,该地区的合作创新将朝着恶性循环方向发展。不过,政府对合作创新的支持会降低分离风险,提高合作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