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角色:全班幼儿扮演花和蝴蝶,人数各半。规则:1.一朵花下只能躲一只蝴蝶。2.幼儿随音乐变化而变换动作。音乐和动作提示:音乐〈一〉(根据情况可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2.
作品分析:“花儿与蝴蝶”选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化蝶片段,是AB两段体的乐曲。A段前半部分朦胧而宁静,犹如花儿在甜甜的梦乡里,后半部分起伏而华丽,恰似花儿竞相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段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仿佛蝴蝶在翩翩起舞。这两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长度也适中,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的AB结构。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花儿的开放,感受A段的宁静、起伏;通过模仿蝴蝶飞及创编蝴蝶停在花上的造型,感受B段的优美、柔和及乐句时值。3.鼓励幼儿在分角色表演时,运用动作和表情与同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3.
《毛毛虫和蝴蝶》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音乐故事情节充满童趣,音乐形象深受幼儿喜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音乐作品,辅以影像资料的观赏、手臂动作的指导,启发幼儿通过倾听歌曲、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性质、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体验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体育活动是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组织体育活动呢?我的体会是: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小班幼儿对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等各种基本动作掌握得还不够好,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在小班阶段非常重要。我在晨间锻炼时,利用降落伞、手榴弹、飞镖、捕蝴蝶等发展幼儿上肢动作;利用揪尾巴、拉响罐、飘彩带等发展幼儿下肢动作;利用赶小猪、顶沙袋等发展幼儿的协调平衡能力。在早操中,配以优美的音乐,不但锻炼了幼儿各种基本动作,而且给幼儿以美  相似文献   

5.
龚柳 《幼儿教育》2002,(3):24-24
目的: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意境美、韵律美。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仿编。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周围事物的情感。准备: 1.图谱一幅(附后)。 2.小花蝴蝶、蝴蝶妈妈、小雨点等指偶。 3.音乐磁带。过程: 1.导入活动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要求: 1.能辨别代表各种动物形象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逐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2.启发幼儿用学过的踮步、小跑步及手腕动作自编邀请舞,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教学准备: 1.事先学会邀请舞中的歌曲及各种动物走的动作; 2.母鸡头饰一个,小鸟、小兔、小猫等头饰若干,小虫、萝卜、小鱼等食物图若干。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捉蝴蝶     
蝴蝶音乐:1二C3/4:月,万一旦三:一卫}:一丝}户一一.,..‘1 t...,卫.[!![l右一—J.二旦多万一二二万浮弓 ‘后、一丝}、一丝}476:一一}‘一之一一}。一丝}一}J 12一‘百一逻丝 ①~③:双手叉腰做跑跳步。 ④:双脚向前跳一下,再并拢,双腿弯曲,双手做捉蝴蝶状。 ⑤~⑧同①~④。 ⑨~@拍手跑跳步。 ⑩同④。 ⑩一⑩同⑨~⑩。 ⑩~⑩:去捉蝴蝶。 蝴蝶音乐响时,小朋友们看蝴蝶做动作,到最后一小节,蝴嵘蹲下来。接下来是小朋友做动作,到吸,⑩小节时,小朋友去捉蝴蝶,蝴蝶往圈里钻。被捉住的蝴蝶去做蝴蝶的家。音乐没到就去捉蝴蝶的小朋友也去做蝴蝶的…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幼儿打击乐器一套、节奏卡片、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基础训练: ①幼儿做律动。 (放录音、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并要求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出优美的动作。)  相似文献   

9.
花儿帮蝴蝶     
玩法:全体幼儿围成一圈,选—幼儿当狂风,一半幼儿当花,另一半幼儿当蝴蝶。第一段音乐做花的幼儿蹲下拍手,或双手在胸前对捧做花状。做蝴蝶的幼儿两手在体侧上下摆动,边唱边在做花的幼儿间“飞来飞去”。第二段音乐①~⑥小节“蝴蝶”边唱边做被风吹状(双手在头上摆动)、被雨淋状(双手在体侧抖动)害怕雷  相似文献   

10.
目标: 1.听辨音的高低、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2.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 准备: 捣米棍一条(卡纸制作),老鼠头饰若干。  相似文献   

11.
目标: 1.听辨音的高低、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2.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准备: 捣米棍一条(卡纸制作),老鼠头饰若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提高手指活动的灵敏度;培养幼儿随音乐协调动作的能力。一、石头、剪子、布(小班)  相似文献   

13.
谢芳 《天津教育》2022,(18):70-72
<正>幼儿现阶段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认知主要以幼儿自身实际行动获得的主观经验为主,认知事物时需要借助物体的表象。音乐律动主要是肢体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但这一阶段的幼儿很多时候并不能想到能符合音乐特点的动作,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肢体动作,促进音乐律动游戏化进程,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音乐律动活动的效用。一、律动活动含义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能促进幼儿对律动音乐节奏、旋律、节拍等音乐元素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目标:1.在感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乐于参与游戏;2.感受乐曲中的停顿部分,能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反应;3.结合音乐游戏激发喜欢小动物的情感,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一段游戏音乐、音乐特效(狗叫声)、图片、自制猫尾巴(幼儿每人一条)、小狗头饰活动过程:一、播放游戏音乐,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入场(初步感知音乐)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小动物尾巴选美大赛",你们想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让幼儿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的体态是在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评:因为作品ABC三段  相似文献   

16.
扑蝴蝶     
目的:练习向上跳。准备:纸摺小蝴蝶及纸扇若干,纸摺大蝴蝶一只。玩法:①成对地玩:两个幼儿,一人高举纸蝴蝶跑,一人手拿纸扇,追逐着向上跳,去扑打蝴蝶。可调换玩具轮流玩。②教师手拿大蝴蝶,让幼儿追逐。当蝴蝶飞高时,幼儿跳起扑;蝴蝶向前飞时,幼儿向前追扑;蝴蝶飞到花上去了,幼儿蹲下休息。可反复玩。  相似文献   

17.
〔提示与建议〕这首歌曲旋律、节奏、歌词都比较简单 ,适合小班幼儿演唱 ,还可以替换歌词进行歌表演。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之后 ,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动作一 :两手叉腰 ,转一圈 ;动作二 :蹲下身体 ,两手摸摸地 ;动作三 :坐在地上向后仰 ,表现跌跟头的样子 ) ,并逐步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 ,进行歌表演。接着 ,教师鼓励幼儿探索用其他的身体动作替代“摸摸地”的动作 ,如跳一跳、扭一扭、跑一跑、踏踏脚、拍拍头、摸摸脸等 ,并替换歌词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为调节幼儿对最后“跌个跟头”动作的兴…  相似文献   

18.
目标 1.通过欢快的音乐节奏及自由形象的模仿动作,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提高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2.教育幼儿懂得保护青蛙,爱护庄稼。 准备:青蛙头饰若干。场地设置:庄稼地在中间,是青蛙的“家”;四周是害虫“家”。  相似文献   

19.
目的: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准备: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2.幼儿站在椅子上,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椅子  相似文献   

20.
4.动作表演法。有些儿歌的内容,可以用动作直观地表演出来。同样,有些直观的表演也可以较容易地用儿歌的形式进行表述,这就为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提供了又一条途径。如这样一段情境表演:几个幼儿戴小花头饰;几个幼儿扮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个幼儿来看花,闻花,想动手摘花,小蝴蝶飞来阻止……。根据这一情节,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编出了以下儿歌:朵朵小花真美丽,小小蝴蝶。C欢喜,“花儿花儿我爱你”,花丛里面来游戏。弟弟来到花园里,想摘花儿被阻止,蝴蝶飞来讲道理,“爱护花草别忘j己”。也可以根据单纯的动作表演编出一定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