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里昂惕夫之谜"虽是基于分析美国的1947年的经济而提出的,但是至今仍被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研究此理论不仅局限于理论本身,而是通过它来探索是什么决定一国优势,这是此理论对全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叶震 《资源科学》2011,33(5):851-855
本文从最终消费的角度来计量CO2排放,其中包括最终消费导致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本文把单位最终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称为完全CO2排放系数。计算完全CO2排放系数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单位产品的直接CO2排放系数乘以里昂惕夫逆矩阵。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包括:一要确保矩阵可逆且逆矩阵系数非负;二缺乏统计属性,无法进行参数检验和区间估计。所以,本文利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采用产出表和使用表的数据代替对称的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得到了我国2007年产品部门的完全CO2排放系数的无偏估计,并得到排放系数的置信区间。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系数进行了比较,传统方法计算的系数存在较小的高估。接着,文章又利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我国对国外CO2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对国外的CO2排放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劳资分配的结果,是影响企业产出的重要因素。探索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更多产出的分配目标、方式与结果,一直是企业劳资分配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劳资分配目标演进的分析,确立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劳资分配目标。运用里昂惕夫劳资博弈思想,寻找劳资分配在非合作博弈下的改进空间;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企业人力资本价值以及合作博弈等理论,构建了广义纳什积劳资分配模型。模型的建立不仅为企业薪酬的初次分配提供了工具,而且是对实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下,劳资合作博弈分配方式理论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国遥遥领先。运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就上海、浙江和江苏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和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上海市的现代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向联系超过了部门平均水平,后向联系则低于部门平均水平;而浙江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相对比较弱,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最后就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相应对策,强化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并应加强长三角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产业未来的发展重要方向。以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中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发现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中起到较强的“粘合剂”作用。制造业更加依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现代服务业却不能很好反馈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在“两业融合”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应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和要素结构,加快“两业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李约瑟之谜"问题的提出及具体含义出发,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介绍及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李约瑟之谜"进行了解释和探索。并给出了提升科学意识的现代化,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及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等一系列建议。分析和回答好"李约瑟之谜",对于我国重回世界科技前沿,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利用夫兰克-赫兹实验仪完成对夫兰克-赫兹实验新物理特性——"灯丝电压"、"第一栅极电压"和"拒斥电压"的研究。且在数据处理中完成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origin软件处理数据并绘图。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决定了一些物质具有的质量,人们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中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还有一类粒子也很重要,它们是帮我们解开"暗物质之谜"和"物质存在之谜"的一把钥匙,科学家甚至认为,正是这种粒子可以回答——神秘的人,神秘的粒子要解答谁创造了宇宙这个问题,恐怕不得不提到一位古怪的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空间发展与土地资源供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约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第二空间"和"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将成为拓展城市空间的新手段。通过对法国具有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建设代表性的三座城市(巴黎、里昂、马赛)与一座历史古镇(阿尔勒)的学习,学习了欧洲发达国家城市、乡镇地下空间利用建设中"以城为本"、"地下空间的综合性利用"等先进理念,总结了我们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野人之谜   西藏"野人"之谜历来被炒得沸沸扬扬,是"世界四大谜"之一.早在1784年,我国就有西藏野人的文献记载.近年来,在喜玛拉雅山区不断有人目击野人活动,并有女性野人抢走当地男人婚配生子之事.已有若干考察队深入藏东地区考察,但目前野人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国幼儿园课程正在从限制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有了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在这个转变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幼儿园课程中的"开放"和"限制"这一对矛盾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锦泉 《情报科学》2000,18(2):172-173
文章通过简要描述"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引擎的特性,揭示了搜索引擎内在本质.使用户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中文搜索引擎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4.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5.
"普遍伦理"问题的"科学"背景与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已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哲学伦理学的研究不能脱离这种时代特征,而且科学与伦理学具有内在的关系和统一性。普遍伦理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反映着科学对伦理学的影响以及伦理学理论的科学背景,从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视域来考察和梳理普遍伦理问题,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伦理学理论及其问题,并对进一步思考和处理伦理学与科学的关系这个更深层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7.
于大海 《科教文汇》2013,(2):59-59,66
文学创作中的基本母题之一便是父子母题,在诸多文学作品中,父子关系大多表现为一种冲突对立的关系。由于中国人传统中对父辈的“尊”.使得子辈对于父亲有着明显的传统墨守、认同甚至是屈服,在与父辈的矛盾中,弱势的永远是子辈。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货币银行学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针对该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