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项调查:20世纪6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这个比例的上升,让我们需正视,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犯罪不仅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损害,而且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灾难.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为加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活动提供认知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犯罪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大学生犯罪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自身不成熟,家庭因素的影响和法制教育效果差等.预防当代大学生犯罪应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对子女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加强校园内的内部管理,同时还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责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屡有发生,已成为干扰社会和校园秩序的严重问题。当前,开展大学生犯罪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预防大学生犯罪,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司法机关可以适时作出司法建议,大学生主体也要增强自我控制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有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预防大学生犯罪,不论普教与成教都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形成合力,实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犯罪有增长趋势,而且大学生犯罪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所谓的"学习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家庭,社会的影响及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71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81名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犯罪青少年消极心理状态明显,犯罪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显著低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内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其他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和自我评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实际情况,从犯罪的主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预防学生违法犯罪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要通过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学生教育,经常性开展学生工作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注意信息情况的收集,及时疏导矛盾,强化学校治安保卫工作,依靠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等手段,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并如何更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犯罪问题引起了各个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和特征入手,研究了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和个体自身等原因多层次多维度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对策。但是,当前大学生犯罪的概念未被清晰定义或被模糊使用;对犯罪原因的分析大多都停留在大学生直观的生活环境的层面,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和对策也都只是简单的针对原因的条块分割的罗列,没有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犯罪的教育预防,指通过教育和管理的一些手段抑制、消除导致大学生犯罪的消极因素。这要求我们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育,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科学引导大学生的合理需求,防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不当交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预防体系,形成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呈现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犯罪主要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其中常见的原因有人生观错误、价值观扭曲,道德良知泯灭,法律意识淡薄等。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析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犯罪问题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做好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工作,对于社会和学校稳定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标签理论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解读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问题行为"与犯罪心理学所认定的"越轨犯规行为"都是对某些行为规范的偏离和违反,在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对于"越轨犯规行为"的科学分析和有效转化,犯罪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标签理论。如果用该理论解读学生的"问题行为",那么它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转化也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达到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犯罪逐年增加,其原因包括人文教育滞后,大学生自我意识混乱,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暴力犯罪多数是由于大学生病态的心理状态引发的。为此,应当采取多项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爱的教育与音乐治疗,陶冶并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以预防和减少高校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根据学龄期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龄期青少年犯罪的基础预防和重点预防的设想。青少年犯罪预防从学龄期抓起 ,把青少年犯罪预防与学校教育工作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主渠道的作用 ,还必须得到司法、公安、街道、家庭及有关社会团体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8.
赌博犯罪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刑法对赌博犯罪规定,存在诸如犯罪行为归纳欠严谨等问题。鉴于赌博犯罪形态的实际状况.应当将赌博犯罪分设为普通赌博罪、开设赌场罪和私自发行、销售彩票罪三个罪名。应当对未成年人、国家工作人员参赌作出特殊规定,确定单位赌博犯罪。应当提高赌博犯罪的最高刑期,加重罚金刑,取消管制刑在赌博犯罪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引起大学生数量猛增,大学校园犯罪率也逐年增长。大学生犯罪呈现侵财案件高发、手段智能化、女性犯罪增长的特点。究其原因,社会转型时期控制系统弱化以及大学生的个体原因是促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斡旋受贿罪是在受贿罪基础上形成的,在斡旋受贿罪单独成为一罪名的问题上,要从具体的罪状出发,并与立法和司法罪名相结合,解决罪名独立性问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之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理解上应把二者作相同内涵的理解。在斡旋受贿罪中不正当利益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解决斡旋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