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改革将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分文科生、理科生,全部考生考的内容一样;同时,外语仍然是高考统一科目,但考试方式会发生变化。袁贵仁说,将通过高考改革改变我们现在客观存在的"一考定终身"现象,改变"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窘相,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立交桥还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袁贵仁说:“我们鼓励各省市结合实际,尽快推出异地高考方案,有些省市确实存在难度的,教育部将具体协调。同时,异地高考也不意味着完全放开,而是存在‘条件准入’: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满足在当地工作等条件。”  相似文献   

3.
《云南教育》2014,(3):7-7
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37个年头,为追求高考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性,高考一直在经历着变革,未来几年高考都有哪些变动?中国高考改革的未来走向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教育部今年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同时,各省份也将在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意见”。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脚步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上撰文称,在高考问题上将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高考压力。袁贵仁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五个方面的主要思路,可谓是高考改革的路线图:一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5.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3,(14):6-7
<正>北京袁贵仁检查2013年高考准备工作确保高考平安有序和谐稳定6月4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平台检查2013年高考准备情况,对各地做好高考工作进行再部署。袁贵仁强调,要认真落实5月7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2012年高考将首次使用新课标高考全国卷,与全国卷2相比,英语学科新课标高考全国卷除了增加“听力测试”和“补全短文”,去掉“语音知识”、“补全对话”和“单词拼写”等试卷结构的明显变化外,“短文改错”也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意味着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科学备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1,(2):95-96
高考改革方案短期内难出台 在今年1月3日的《学习时报》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中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8.
异地高考:教育发展天平的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18日,20余名非京籍家长代表到访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希望能约见北京市教委姜沛民主任,就异地高考政策问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一批京籍人士也陆续出现在现场,并明确提出了反对放开异地高考的诉求。而这,已经是双方的第二次交锋(见10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面对非京籍家长举的牌子,“苦盼就读地高考——有九年在京学籍的四川学生”,我们很难拒绝他们的诉求,但如果忽略京籍家长的利益与立场,不让相关方的意见得到充分释放,改革又注定成为一场“零和”游戏。关于“异地高考”的提议和讨论早在2008年已经开始,然而,今年国家教育部门一系列动作让“异地高考”变得倍受瞩目,成为最热门词汇之一。今年两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9月6日,袁贵仁部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会上指出,“异地高考”需要在家长、学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符合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29年前,百废俱兴的中国,高考犹如民族“英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拨云见日的希望和喜悦。然而,到了今天,高考却受到千万次的拷问和责难。什么“高考不死,教育难兴”,什么“高考是素质教育的大敌,是教育的万恶之源”等等。高考有如此多的弊端,甚至罪孽深重,不立马取  相似文献   

10.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2,(20):33-34
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宣布,2014年起将在全国率先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省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出台,立刻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舆论对于全面开放高考户籍限制的呼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现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1.
单敏 《职教论坛》2007,(12):55-57
伴随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体系的提出,高职“专升本”考试制度应运而生。在实施中,高职“专升本”具有明显的二次高考偏向,这影响到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质的稳定性以及社会人才结构的完善。笔者以为引导学生理智对待专升本,改革现行的专升本招考办法及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纠正“二次高考”偏向值得尝试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单敏 《职教论坛》2007,(6X):55-57
伴随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体系的提出,高职“专升本”考试制度应运而生。在实施中,高职“专升本”具有明显的二次高考偏向。这影响到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质的稳定性以及社会人才结构的完善。笔者以为引导学生理智对待专升本,改革现行的专升本招考办法及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纠正“二次高考”偏向值得尝试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高考数学,考什么?怎么考?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其方向性问题.高考数学命题的“题根”在于:挖掘现行教材;高考数学命题的“要求”在于:理解《考试大纲》;高考数学命题的“规律”在于:探究往年真题;高考数学命题的“趋势”在于:研究考试题型的“不动点”“热点”“冷点”和“亮点”.高考是人生的一次经历,是对人的一次磨练,是对人的智能极限的挑战,更是一次人生新的选择.如何笑傲考场、  相似文献   

14.
信息     
《教师博览》2012,(4):32
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出台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出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前,山东省已在全国率先突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将允许非户籍考生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招生》2009,(12):30-30
作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愿填报,有些人从重要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也有些人从技巧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还有许许多多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无论如何,将其归结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是不为过的。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将会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长心想事成,从而上个理想的、心仪的大学或专业;而高考志愿“报砸”了,  相似文献   

16.
眼下,不少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抱着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考试尤其是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形成了“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循环。尽管这一“指挥棒”受到种种谴责和限制,然而它的“指挥”功能却依然故我。不过,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正在加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变,尤其是高考的改革,如考试的科目、内容、招生方式等。高考已不再单单具  相似文献   

17.
5月4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专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指出,课程教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德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8.
徐敏 《上海教育》2013,(12):42-42
今年的全国两会之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道,“高考制度还是要坚持,因为完全取消了高考,会让当官的和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但要改革”。此话说的是高考,实质是高考制度所代表的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基本的高考制度目前不可取消,但是围绕高考的一系列改革以及与高考相关联的基础教育改革需加快进度,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9.
高考散文阅读题中经常出现“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之类的表述题,在 2005年全国16套高考试卷中就有十次出现了该类题目。这类题目分值高(4-6 分),难度大,并且试题的要求有时较明  相似文献   

20.
决战高考,不仅仅取决于分数,还取决于填报志愿的成败。对于莘莘学子和家长来说,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为了“第二次高考”。科学填报高考志愿,建议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