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添 《学前教育》2010,(1):20-21
在案例中,当孩子说不知道自己搭的是什么时,老师引导他:“是楼房吗?”“是教堂吗?”甚至发动其他小朋友:“乐乐插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开心直播室     
“森林在这里!”余纲智无题老师:现在我给大家出一道题。划去下列词当中与其他词意义完全不同的那个词:奇妙、奥妙、寻找、奥秘。学生:划去“奥妙”。老师:为什么?学生:“奥妙”是洗衣粉,当然与其他词不同啦!(武进市东安初级中学吴萌珏)言而无信老师:现代人爱打电话,不爱提笔写信。大家想想,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言而无信。(王嵩)爱提问的孩子儿子:爸爸,你说过,你最喜欢爱提问的孩子,是吗?爸爸:对呀,学问、学问,学要多问!儿子:那,我提个问题行吗?爸爸:好孩子,你大胆地提吧!儿子:你刚买回的香蕉什么时候吃…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找回失落的问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咱’是什么意思?”———“老师,‘歌’是唱的,诗中为什么说是装满一箩又一箩呢?”———“老师,新生活是过的,怎么说是唱的呢?”。这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刘军在教学《水乡歌》时学生的提问。“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孩子头脑的具有魔力的词。每个孩子来到这世界,学会说话后,就常睁着好奇的、困惑的眼光,刨根问底地追究这世界的奥秘:“妈妈,那是什么?”“爸爸,天为什么是蓝的?”“蝴蝶为什么会飞?”“我有翅膀,我也会飞吗?”“爷爷,镜子里的小朋友是谁?他为什么长得和我一样?”……为了寻求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开心直播室     
不公平老师罚两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把各自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小孩写完早早回家了,另一个仍在伏案疾书。老师问:“怎么回事?”那孩子哭着说:“太不公平啦!他的名字叫丁一,好写得很;而我却叫魏鑫龙,光是那个该死的‘鑫’,就有二十四画!”(高华新)词语新解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张荣起)开心直播室@张荣起 @高华新  相似文献   

5.
胡祥明 《师道》2005,(8):23-23
今天的语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语。”  相似文献   

6.
欢乐无限     
易燃物 老师:“什么是易燃物?” 学生:“我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群众一提意见,他马上就发火。”  相似文献   

7.
朱莉  木制墙 《家庭教育》2009,(10):32-33
经常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问我:“张老师,你认为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的回答是:“健康、快乐。”也就是说,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健康不健康,快乐不快乐?”  相似文献   

8.
一幅抽象画     
一幅抽象画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们画一们抽象画。会儿工夫,一个男孩便交L了他的作品。老师看了又看,k面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一张白纸。“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问。“牛在吃革呀。”孩子答道。“革呢?”“牛已把它吃光了。”孩子说。“那么牛在哪里.呀卢老师又...  相似文献   

9.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10.
尹卫林 《师道》2008,(9):56-56
作文课上,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梦想。一位孩子天真地问我:“老师,您的梦想是什么?”是呀,当老师的总喜欢问学生的梦想,可我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问:“砖头可以干什么?”大多数孩子回答道:“盖房子。”然而,有一个男生举起了小手说:“可以打人”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如何回应?在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A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B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C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D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突然,E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老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老师急中生智,把答案给改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  相似文献   

13.
一哲 《成长》2007,(9):58-59
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学生。他逃课、欺负低年级学生、搞恶作剧……可以说是坏事做尽。老师们私下提起他,总会说:“这个孩子,一切都糟糕透了,将来能做什么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笑笑屋     
籍贯———妇产医院学生:老师,“籍贯”这栏怎么填?老师:就填你出生的地方。学生:噢,明白了。籍贯———妇产医院。这是我的头一个游客迷了路,见一个小孩在路边玩耍就走过去,摸着孩子的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方呀?”孩子答:“阿姨,这是我的头呀。”怎么到了一起吉米看看爸爸的脸———白色;吉看妈妈的脸———黄色;吉米看看……不到自己的脸!他在思考一个很深的吉米:爸爸,你是哪国人?爸爸:我是美国人。吉米:妈妈,你是哪里人?妈妈:我是中国人。吉米:那,我是哪里人?爸妈相视一笑,一起回答:“你是法国人。”小吉米…  相似文献   

15.
张锐 《青年教师》2005,(11):24-25
孩子4岁的时候,有一天看电视时,孩子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鬼子是什么?”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接着查了查词典,知道鬼子是指入侵的外国人。我跟孩子解释了一下。当时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4岁的孩子不知道鬼子是什么很正常,战争毕竟离他们太远了。过了约有一周,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个初二的学生,他问了我这样一句话:“老师,如果日本鬼子没有被赶出大连,大连是不是会比现在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新建的综合楼过道的墙壁上,贴了一张世界地图。巧得很,我的办公室就在这墙壁后,每次进出办公室就能看见这张世界地图。对着这张地图,我常遗憾地想:我这辈子也许去不了印度尼西亚,去不了阿根廷、加拿大,去不了任何一个外国了。 这天,我正驻足在这张地图前,一群孩子围了上来:“管老师,你看什么呀?” 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他们不正是我童年的影子吗?时代不同了,他们应该有比我当年更广阔的天空啊!我对学生们说:“找找看,澳大利亚在哪里?美国在哪里?英国在哪里?” 不一会儿,孩子们叫起来…  相似文献   

17.
近期,在我校3~6年级学生中,我们展开了这样一个小调查:“同学们,你们老师采取什么评价激励方法你最喜欢?请你用一小段话,介绍一个老师激励表扬你的小故事,好吗?”通过对收集上来的185份样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口气读完《教育惩戒:一个让教师尴尬的难题》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事往往喜欢“矫枉过正”,好像不过“正”就无法实现纠正偏差的目的。就说“师道尊严”吧,说实话,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四个字,意在要求学生在老师面前俯首帖耳,这自然需要改一改。特别是现在提倡“以生为本”,就要求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实施“赏识”教育。但在一些学校的规定中,似乎只有表扬、赏识学生,而不能有一点儿批评乃至惩罚学生,这不就是“矫枉过正”吗?什么是惩罚?什么是体罚?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体罚学生的确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惩罚”和“体罚”能划等号吗?。  相似文献   

19.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玩什么?”那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难道我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孩子玩的“孩子王”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难道仅仅就是玩吗?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的学生今天玩什么: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等。通常我很有可能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体育课怎么是玩呢?你就这一点见识?应该说“学习”!今后说话你一定得注意。学生会伸长舌头,溜之大吉。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批评了一位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口袋里的一块糖果,亲切地告诉学生:“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是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教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着:“我就知道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了我一块糖果呢!”班里的其他学生很是不平:“犯了错的反而会得到老师的糖果,这是什么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