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的重要领域之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四型"人才。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者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革,充分利用高校搭建的有利教学平台,利用高校特有的人员、设备和资源优势,以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对计算机实验教学做了深刻研究,就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人才“H型”培养模式构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部等部委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近几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四个专业人才培养的"H型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H型模式"总体的构建,并探讨其保障体系,既考虑了各个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也考虑了未来的发展,旨在培养具有较厚基础、较宽口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应用能力型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创新高校育人模式,以"全程导学制"建设带动其他教育管理机制建设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课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主动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在本科生教育中进行"全程导学制"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该模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实践人才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得到了各级高校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创建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虚拟实验教学中心的人才培养手段和模式为切入点,系统地介绍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手段,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地"三位一体办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理念有助于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意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5):82-85,76
该课题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践反馈修正、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和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认为,改革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五大创新",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带动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创新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机制,以评价的政策导向为助推器推动教与学的全面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培养途径,以学科、产学研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CDIO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及CDIO与项目式教学与CDIO在高职计算机模块化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采用基于CDIO的模块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军队转型条件下,结合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着重分析了新军事变革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军队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不适应问题,以专业知识与任职能力兼优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从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计算机专业层次和学习时间这三个维度对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了论证,梳理出符合军队院校特点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以应用能力需求为牵引,优化了综合实践课程设置,对应指挥信息系统6种能力设置了13门核心课、5门综合实践课,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9,(6):54-57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提出了一种"三位于一体"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专门构建一套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开展的学科竞赛体系,为高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世界一体化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之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提升,成为一种必然性的需要.文章通过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智识教育"模式,这是一种旨在使人才掌握有效的应用信息与知识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培养理念.进而从智识教育入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网络化运营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分析了地方高校在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三峡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实施为例,探讨地方高校计算机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塔型"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详细论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趋势,结合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问题,就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生源选拔、培养资源、培养过程三个维度具体构建,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双校"机制并行运转,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增强人才与需求间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13.
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全省多媒体竞赛等各级竞赛为引领,培养学生的科技竞赛能力。构建了"计算机基础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阶梯推进式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媒体竞赛引领、专业交叉复合、项目学习驱动、虚拟学制组织"的科技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分析化学"课程为切入点,就其教育改革对策与措施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和研究,期望为提升高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多年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形成以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四阶段课程体系,提出并实践"基础训练+提高能力+拓展层面+实践应用"的四层次程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以设计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方法,实施"基础→技术→应用"的三层面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同时,以"数据结构"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中心,注重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钟彦 《考试周刊》2013,(47):112-113
作者提出构建"下放式"英语教学新模式,将"英语下放到专业"中进行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试点,采用新的理论学习新策略,应用到计算机能力培养中,并采用"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学生的英语能力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17.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群)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团队协作性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并且教学必须与信息类企业紧密合作的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融"工作项目研发、职业技能训练、应用技术创新"为一体的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当今高职学生实际特点和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索性的要求,我们确立了适合高职学生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推广"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管理,逐步建立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弹性教学管理,课题组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群)弹性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就业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以"纲要"为指引,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能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计算思维培养为主线,建立多层次、分类别、重应用为要点的"三点一线"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新思路,同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建设全时空、全方位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和多样化的实践考核方式。依此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在推动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即是一种结合高校和企业资源,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保证"校企互通,理工结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在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3+1"培训等方面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