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构建湘西踏虎凿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必要性;介绍了建设踏虎凿花数字化保护平台的两个关键技术,即数字技术与ThinkPHP框架;通过详细分析踏虎凿花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步骤,并采用ThinkPHP框架开发安全网络平台,对湘西凿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灵活、细粒度的控制访问,在资源的数字化和系统安全两个方面达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徐锋 《早期教育》2006,(1):16-17
锉花是流行湖南湘西苗族地区的剪纸艺术,是苗族妇女绣花的绣横。锉花是用锉刀锉出来的,里面的锉印压痕和锥点是绣花穿针走线的提示,苗族妇女衣服上的那些漂亮的绣花图案,就是在锉花的基础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正夜读古籍,得一佳句,"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颇为心怡。典故来自史上著名的三苏家庭。一次苏洵在家宴客,限以"冷"、"香"二字为联做对,并先出一联为:"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苏轼当场吟出一联:"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苏轼之诗比起他老爹来实在是强出百倍,意境高远,蕴含很深的哲理。"拂石坐来春衫冷,踏花归去马蹄香。"从表面  相似文献   

4.
宋徽宗时,一次画院考试的命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赢得头名的作品画中连一朵花都没有,仅画了一匹飞奔而来的骏马,马蹄边几只蝴蝶争相追逐。可以想象:蝶为香而来!马蹄上是何等花香浓郁,骏马踏花是何等之多!正是想象,让人们于无花的"飞白"("飞白"原是一种书法艺术,笔下无墨、断丝留白)处,尽得有花之神韵,诗画之精彩。  相似文献   

5.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考场上,有的考生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心想, 这不正是踏花么?可以表现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有的考生在分析之后,觉得重点是在“马”上,踏花也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巴尔虎蒙古人在人名称呼上的特点以及命名习惯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平均分     
周末,小虎、小猫和小狗相约去郊游。出发前,他们一起去商店里买郊游必需品,有一次性的餐布、水、饮料和食物等。一算账,总共花了三十元,小虎说:"大家平均分,一个人出十元。""这个主意好,谁也不吃亏!"小猫和小狗觉得小虎分得好,各自掏出十元钱递给老板。"大家平均分,一人提一袋。"小虎说着率先提了一袋食物向前走去。  相似文献   

8.
湘西边陲的泸溪县素有“南蛮盲肠”之称。它是汉族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而踏虎乡则地处泸溪县条件最差的巴陡山区,其中的登云寨更是被人称为踏虎的“西伯利亚”。其实,从“登云寨”这一名字中,人们就不难想像它的景象:山高,路陡,贫穷,  相似文献   

9.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表现了那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相似文献   

10.
在以"身先士卒、敢打硬仗"著称的中职校长圈里,外表儒雅的蔡之青显得不免有些书生气.然而,翻开浙江江山中专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这所浙江西南落后山区的小学校,在短短数年内,踏着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更是在2011年10月一鸣惊人,昂首迈入了"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这在强校如林的浙江省,堪称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