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在2002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广大教师又是新课程实验的主力军,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支持与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就难以顺利地进行。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改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进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探讨新课标引导下的教学创新与发展,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中小学教学创新与发展暨中小学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交流会。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就像行进的火车,必须找到它的动力”记:新课程实验已经一年多了,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负责人,您怎么看待这一年多的实验情况?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在国务院和教育部党组的指导下开展的,我们为有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就培训、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多次深入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问题研讨、经验交流。各方面的信息表明,新课程的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更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末全面启动的我国基础教育各科课程改革,在各路众多专家、学者和有关教师们的辛勤努力下,于新世纪已陆续推出各科新课程标准,并于去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一定范围内试行,两三年后将逐渐在全国推开。这场基础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课程改革,由于其课程标准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教学安排都体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故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必将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来深远影响。而广大中小学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其作用将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新世纪课程改革已将广大教师推向了教育改革的前沿,或者说向广大…  相似文献   

5.
为总结和推广经验,有效利用全省基础教育新课程优质课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教研员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各实验县(区)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水平和质量。根据(2004年度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的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在今年开展“全省中小学新课程优质课评选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学生评价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评价,是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程改革实验经过探索进入由点到面推进的过程中,我市实验学校和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坚定不移地、积极扎实地做好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是基础教育战线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和省的部署,今年秋季,我省将有50个县(市、区)作为第二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这是我省以教改实验的方式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在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去年秋季,我省37个县(市、区)作为首批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了新课程的实验。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准备工作扎实充分,实验方案切实可行,广大教研教学人员积极参与,我省首…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从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今年秋季起在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面实施,到2007年,全国义务教育其它年级和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也将进入新课程。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所有这些,都将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教育界重中之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今年秋季更多实验区使用与新课程标准配套的新教材.标志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序幕已经拉开。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改革措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能否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应对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进的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同时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角色和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去年7月,《人民教育》隆重推出了《新课程优秀案例专辑》。《专辑》一出版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各地中小学的普遍欢迎,《专辑》一时在一些地方成了抢手货,一些教师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当做自己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一个范例、一种启示。为了进一步宣传广大实验教师走进新课程、感悟新课程的心得体会,充分展示实验教师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优秀案例,《人民教育》编辑部将继续向全国各个实验区征集新课程优秀案例(小学与初中),内容包括: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富…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5年秋季开始已全面推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六大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在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使用新课程能力的同时,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13.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尽管新的课程改革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随着实验面积的逐步扩展,课程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没有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教师如何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怎样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怎样从旧课程向新课程过渡?这是每一位关心课程改革的教师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期我们刊出一篇非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师关于课程改革的体会的文章,反映一下没有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文章中的做法对正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来说,也许还很幼稚,但我们鼓励的是这种探索求进的精神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认为:只要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尚未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勇于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那么,最终受益的还会是他们。在此,《黑龙江教育》热情希望全省的广大教师,特别是尚未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广大教师,把自己探索和研究课程改革的想法、做法告诉我们,通过我们刊物与全省广大教师交流,一起搞好旧课程向新课程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因素很多,如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等。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投入层面的探讨,旨在为潜心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开拓教育行动研究的新线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区域实验当中,从实践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和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到第五个年头了。五年来,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和研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成果。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有些偏差,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一些新的误区。为了能更好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广大教师服务,《天津教育》特开辟此专栏,邀请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撰写文章,以期对我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引领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旨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久,又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三个文件的颁布,为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本身存在的一些缺失,也逐渐暴露出来。一、语文教师自身的缺失1.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新课程理念脱节,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甚至有偏离新课程理念的现象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提出:“教学改革就是要革新观念,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而顺应新的课程标准,跟上教育改革的潮流,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价值。然而,我们并不否认,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相当数量的教师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貌合神离,心态复杂,需要必要的调整和适应。  相似文献   

19.
周速 《辽宁教育》2005,(5):13-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水平能力能否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和探索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培养的优化模式,构建一个有效的培训实践体系,已成为教师职后教育的核心与焦点。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与教师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实施,新课程崭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走进我们广大教师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