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秘密是伴随着儿童成长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然而长期以来,心中有秘密 却被视同为心中有“鬼”,是需要加以揭露和进行教育的。在这种秘密观支配下 的教育行为,往往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伤害。教育者要认识到秘密对儿童成长具有 的积极意义,给秘密以空间,即给儿童成长以空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者 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秘密,保护和尊重儿童的秘密世界。  相似文献   

2.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研究指出,秘密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满足儿童好奇的需要,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满足儿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满足儿童试图保护自己的需要。成人在与儿童相处时应允许秘密的存在,保护儿童的秘密;给予儿童更为宽松的空间,减少儿童的秘密;关注儿童的需要,洞察儿童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儿童时代和秘密紧密相连,秘密是童年的标志,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不尊重儿童的秘密,肆意侵犯儿童的秘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思考秘密的教育意义,应为每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秘密空间是儿童开辟的不被成人发现的场所,是儿童的另一个时空。儿童的秘密心理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不断生成着自我的秘密空间。秘密空间的存在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体验秘密的机会,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而且为儿童创造了体验自我的空间,促进了儿童内在自我的发展,给予儿童存在感与安全感。成人要正确对待儿童的秘密空间,尊重并允许秘密空间的存在,照顾到儿童的秘密心理,必要时帮助儿童创设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认知发展,儿童逐渐开始拥有秘密,秘密空间便是他们对于秘密的特殊体验方式。儿童秘密空间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及观察法、访谈法的运用,探析儿童对于秘密空间的真实感受,发现在秘密空间中,儿童会与自我对话,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秘密空间是儿童实现自我建构的场所。然而,身处“权威与服从”的语境之下,儿童秘密空间正经历着被破坏、被监督、被入侵的遭遇,甚至越来越多的儿童早已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空间。这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觉醒以及道德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为此,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地给儿童一些“失控”的空间,尊重儿童的个体发展,理解并保护儿童的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6.
儿童诗可以帮助儿童教育者认识儿童,激发教育者本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使儿童和儿童教育者共同成长.基于此,通过分析五首具有代表性的英美儿童诗帮助儿童教育者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要用肯定的语言、情绪影响儿童;二是要让儿童在亲身经历中学会独立自主;三是让儿童按自己内在的方式成长;四是管教孩子要界限明确.  相似文献   

7.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的规训与监督使孩子们置身于被分割的时间中,从而忽略了教育的内在时间意识,耽搁了孩子们内在的精神成长。荷兰教育家兰格威尔德以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对儿童秘密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认为儿童秘密的体验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为孩子们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完美"的不安李大同对儿童少年实施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均需要开展一些教育活动。活动蕴含着教育者的意图,通过活动将此意图深入到儿童心中,以收到教育效果。为此,教育者要精心设计,调动一切教育手段,使活动富有童趣,为儿童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1.
汉娜·阿伦特认为人的诞生性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是生命孕育出来的,"新来者"为世界的生机与活力注入了信心和希望,这种教育指向世界和世界中的人.教育者对儿童的成长和世界的持存具有重大责任,这一责任是以权威的形式体现的.作为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的中介地带,教育必须是保守的.阿伦特的保守教育观在于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引导新来者进入她所说的世界之中,获得更新世界的能力,并在世界所提供的公共空间中实现人之卓越.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合理的教育策略。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合理的教育策略对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品质、注意力和学习方式等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教育策略: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思维特点;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注意力特点;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
班级活动只有立足儿童立场,才能给儿童带来真切的成长体验,才能让儿童成长为自己。班级活动中的儿童立场,从根本上来讲,不是儿童自发的立场,而是教育者科学对待儿童的立场。评价班级活动是否具有科学的儿童立场,要建立三个维度的参照,即儿童此在的需要、学校的教育追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儿童拥有秘密,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事实。然而成人世界对儿童的秘密却认识不足。做法有误。因此本文尝试去探寻什么是儿童的秘密,儿童的秘密有哪些积极和消极作用,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如何面对儿童的秘密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程晋燕 《江苏教育》2023,(38):13-16
家校协同是为了育人,人是教育的目的。作为专业的教育者,班主任在协同育人中占据主导地位,要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首先要对儿童有充分的认知。班主任要通过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找到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家校协同共促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秘密与儿童时代密切相关,然而,儿童时代秘密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常常被成人忽视和误解。由于受到成人文化对儿童秘密的冲击,来自学校、家庭的过度监督,儿童缺少自主体验秘密的时间与空间,当前儿童秘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为了"解救"儿童秘密,成人首先要走进儿童时代、尊重儿童秘密,学会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与儿童秘密的关系,为儿童创设自主体验秘密的时空,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秘密的教育作用,以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与枷锁"是理解学校中儿童成长的诸多视角之一,这一视角聚焦儿童成长的真实状态,即儿童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被控制的纪律环境中。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教育者引领、陪伴儿童以主体身份体验自我实现,从而拥有能够自我感知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以“成人立场”来从事教育。教育者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用成人的思维思考儿童,想当然地要给儿童什么,希望儿童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把儿童仅仅视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儿童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其实,每一个儿童,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任何人都具有为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只要提供了适当的环境,这种倾向便会显现出来,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我们的教育应该确立“儿童立场”,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家长在康复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是儿童的抚养人,更是儿童的教育者,是影响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聋儿家长是康复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因此他提出自然教育理论,这一理论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提倡的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性发展,教育不得干预儿童的发展,不要以任何不合要求的社会制度,传统偏见及成年人认为儿童应该受到的“优质教育”来制约儿童的天性发展。基于卢梭的教育理念,教育应该给儿童创设一个自然状态下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者(家长)应该为儿童设立一个无拘无束的,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成长环境,并且让儿童尽可能的接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玩耍,不应该从小就给孩子们带来无形的压力,压力过大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应该熟悉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