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抵触申请     
中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且还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後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相似文献   

2.
当发明中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内容时,要进行具体分析后再予以处理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是能够解决技术  相似文献   

3.
小鹭鹭听了专利爷爷的一番话 ,她着急地说 :专利爷爷 ,我的发明能够获得专利权吗 ?如果……专利局不给我呢 ?”她“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别哭 ,别哭 ,让我告诉你——一项发明创造要想获得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 ,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谓“新颖性”,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是这样规定的 :“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就是说 ,一项…  相似文献   

4.
小鹭鹭对发明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对发明说 :“发明爷爷 ,你教我搞发明 ,好吗 ?”“好啊 !”小鹭鹭在发明的指导下 ,作出了一项发明 ,小鹭鹭太高兴了 ,她又想将发明申请专利。专利说 :“你想申请什么专利 ,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按照专利法规定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什么是发明 ?按《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什么是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相似文献   

5.
说明书公开不充分即说明书没有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的记载不能实现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文结合多个案例说明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状况以及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在专利申请文件的说明书中 ,第三部分是介绍与申请主题相关的背景技术 (也称现有技术 )。专利法意义上的现有技术是指在申请日以前公众通过公开合法途径能够得知的技术内容。在介绍现有技术时 ,要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当然是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在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和说明书的其它部分前后呼应 ,紧密联系 ,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支持权利要求 ,并在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 ,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比如 ,在说明书中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指…  相似文献   

7.
区别技术特征的确认是判断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之一,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技术方案本身的范围理解有偏差,或者脱离了技术方案本身比对技术特征,或者没有把握技术特征本身的实质含义。本文建议在确认区别技术特征时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在把握比对技术方案各自范围和技术特征实质含义的前提下比对技术方案本身的区别,同时排除实质上相同或等同的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和执行专利法第33条有关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的规定,已成一个热点。已有文章从申请人有实质性修改申请文件的权利和先申请制(或先发明制原理)的角度,论证了要求修改不超范围和要求修改后的内容得到说明书的支持二者本质上是相同的;或者从先申请制的角度论证应当允许修改时进行与概括或者提炼权利要求相同的概括或者提炼。  相似文献   

9.
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时,如果任意一份请求书遗漏同日声明或者任意一份专利申请文件出现缺陷,将导致申请人的专利权范围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获得授权。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申请人的权利损失,除了需要申请人和代理人提交之前认真仔细审对,发现缺陷及时准确补救之外,更需要从源头来杜绝这种情况,即对同日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提交流程进行优化。本文首先概述了在现有提交流程中容易出现的缺陷及其克服方法,其次针对同日提交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纸件申请流程提出优化方案,再次针对同日提交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电子申请流程提出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推行前景展望,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背景技术属于专利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7条规定,背景技术中应该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话,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有人称之为小发明。其专利申请审批程序是采取初步审查制,经初步审查合格授予专利权后,自申请日起保护期为10年,申请费及年费数额比发明专利少得多。基于实用新型的上述特点,只要满足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条件的发明,甚至满足发明专利申请条件的产品发明,申请人均趋向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因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审查时间相对较短,费用又低,具有经济、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专利的保护性与发明专利相比又没什么差异,保护期限10年也…  相似文献   

12.
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涉及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笔者在此结合参加该章修订工作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章的主要修订做个介绍。1.关于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审查(1)原审查指南在第2.1节中规定,“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新审查指南又增加了如下内容。“说明书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说明,应当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增  相似文献   

13.
<正>现有技术的含义根据专利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如果发明和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  相似文献   

14.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对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十分不同。但是在无效宣告程序中,请求人常出示外观设计证据来无效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权,由于这类证据依赖视图公开的内容,使得专利权人一方难以接受,最终走向行政诉讼程序。本文以"直管"案为例,从各次的判决中的差异来探析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作为证据的异同和考虑。  相似文献   

15.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直接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保密审查请求,并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发明人变更对保密审查有重大影响。本文讨论了发明人署名权、发明人变更、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含义。建议对目前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修改以确保专利保密审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在生物技术领域,由于其特殊性,有时文字记载很难描述生物材料的具体特征,而且即使有这些描述也无法依据它得到生物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专利法第 2 2条第 1款明确规定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了解、掌握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方法 ,不仅对专利工作者来说是必须的 ,而且对于一般的科研人员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使科研人员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提高“创造”意识 ,以适应专利制度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本文谨就新颖性、创造性判断方法予以讨论 ,以求使读者对此能有一初步的认识。1 .新颖性判断我国专利法第 2 2条第 2款规定 :新颖性 ,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相似文献   

18.
专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可见,权利要求是确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占有最重要地位。按照撰写方式以及保护范围的大小,又可将权利要求划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然而,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孰重孰轻,从属权利要求又对独立权利要求有什么样的潜在影响呢?  相似文献   

19.
权利要求在一件专利申请中的作用是确定专利申请和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而权利要求能否准确而且清楚地界定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关系到公众是否能以合理的确定性预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权利要求是否清楚,对于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极其重要,所以,在实质审查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实用新型创造性标准和发明创造性标准在法律规定层面及司法实践层面的差别,通过案例分析现有技术的技术领域如何影响了实用新型和发明创造性审查的区别,指出二者在创造性标准上的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实用新型和发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不同的标准,最后提出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定义以及建议设立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的标准,旨在提高实用新型创造性标准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