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中的"变脸"层出不穷:如火如荼的朗读合唱、沸沸扬扬的"超文本"对话讨论、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以至于有的教师感叹语文教学太复杂了,真是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教育界流行这样一种句式:"……比……更重要".例如"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过程更重要"……较为典型的是"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来自"度"的困扰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说:"现在语文难教啊!""我都不知道怎样教语文了!""语文到底怎么教呀?"……老师们有如此感慨,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病呻吟,仅以文本解读为例,当今小学语文界就出现了多种声音:  相似文献   

4.
不论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教育界流行这样一种句式:"……比……更重要"。例如"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过程更重要"……较为典型的是"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即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更加重要。这是针对当前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甄别、选择、定位的不当而提出来的。笔者不由得想到了这样两个例子。前例出自武侠小说《天龙八步》,其中有一个情节:  相似文献   

6.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  相似文献   

7.
一、缘起 留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多了,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增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然而,我们从细处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教师的提问不能切中要害,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知识的形成多是灌输……这些应引起我们深思:有效教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非取决于教师教的内容多和教学占的时间多,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教得认真".  相似文献   

8.
课间一笑     
留级儿子:"爸……爸……我留级了,您不要难过!"父亲:"为什么?"儿子:"我们的老师也留级了.她今天又到这一班来教我们了."(刘仁安辑)有一次,父亲睡觉时忘记摘掉眼镜。大几子看见了,舒弟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0世纪前后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教"字,也出现了"学"字。通过分析,人们发现"教"字是由"学"字发展而来的。战国时期的《学记》里提出了"教学相长"。宋人蔡沈对此的批注是:"学,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可见,"教学相长"的实质就是——"教即学"。古圣先贤对教学的阐释可谓鞭辟入里。到了现代,学者们更是认为"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前教中学时,有次考试,要学生用"不但……而且……"造一个句.有一个聪明而搞恶作剧的学生写道:"老师要我们用‘不但……而且……'造一个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之不如乐知之者。"英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么教和怎么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12.
窦建芳 《江苏教育》2012,(Z1):88-89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觉得自己很无  相似文献   

13.
李洁 《生活教育》2011,(18):40-41
时下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教了那么多遍都不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张载说过:"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当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时,就会失去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辅导员》2015,(2):7
学生一回到教室就告诉英语老师说:"老师,厕所里有好多蚂蚁!"老师点点头,忽然想到蚂蚁(ant)这个单词一开学时就教过了,想看看小朋友是否还记得这个单词,于是便问小朋友:"那蚂蚁怎么说?"小朋友听后一脸茫然,过了一会儿才回答说:"蚂蚁……它……它没有说话!"小学三年级班上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学生,但是要他静下来听课却很费劲有一天他对老师说:"我懂得东西够多了,没有必要继续读书了"老师:"噢,真的?你只读到三年级,打算做什么?"学生:"教二年级"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性是育人,以人为本,为感到自由而教;为感到快乐而教;为培养"面对一丛野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而教;为"在乎沙滩上的每一条小鱼的生命"而教……让课堂撒满"人文的阳光"。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三年级是  相似文献   

16.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魏书生老师也说:"以育人为本,书就教好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贤者的宝贵思想,以人为本,教好语文,搞好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试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美,唯真才坚……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教授、教导、教化……,无不立足于"教"的一端,围绕"教"字展开。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此,整个学校教育也概莫能外,就像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里描述的那样:"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关键在于"教"  相似文献   

19.
开心度假村     
蚂蚁没说话朱珠去报告老师:"老师,厕所里有好多蚂蚁!"老师点点头,忽然想到蚂蚁(ant)这个单词开学时就教过了,她想考考朱珠是否还记得这个单词,便问:"那蚂蚁怎么说?"结果朱珠一脸茫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回答:"蚂蚁……它……它没有说话!"  相似文献   

20.
教学     
<学记>一开始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一词可以解释为含有教者和学者双方活动的意思,但它的含义较广,与"教育"一词几乎是一个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宋代欧阳修作胡瑗先生墓表,说"先生……其教学之法最备……".其中"教学"二字,才是正式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习".……无论中外,"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P8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