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孙修身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王朝。其时在河西走廊尚存有甘州回鹘、凉州六谷部、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等。其中除瓜沙曹氏归义军政权是宋朝的羁縻州县外,余者都是独立的政权。同北宋王朝有着友好的关系。甘州回鹘...  相似文献   

2.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十五章,集中讲北宋时期的历史。本文想就教材中有关北宋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经济发展以及北宋的阶级矛盾和王安石变法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的建立。后周的大将赵匡胤,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军队,早就有夺取政权的野心。公元960年,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在此后十多年里,宋朝先后灭掉了许多独立割据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回军开封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就是北宋的开国君主宋太祖。很显然,北宋王朝的建立是不同于我国古代史上其他几个著名朝代的。即不同于前期的西汉、东汉和唐朝,不同于后朝的明、清两代,这几个著名的朝代都是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农民起义的风暴摧毁了前朝的腐朽统治,沉重打击了原  相似文献   

4.
北宋自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建立,到1127年靖康之难灭亡,存在了167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北宋王朝几乎是连年对外成争,而每次战争的结果,又几乎都是以丧师失地而告结束,最后,终于在金兵的铁蹄之下覆亡了。考察北宋的社会经济,无论是财力、物力和各项赋税收入,都比唐朝雄厚得多。那么北宋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在那里呢?本文试图从宋代的军事制度和御外政策方面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宋初蜗居中原,国小贫弱,四邻政权虎视眈眈;王朝内部大将、方镇拥兵自重,威胁皇权。赵匡胤决意革除五代十国积弊,他从改革兵制入手,软硬兼施,削夺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整治骄兵悍将的军阀恶习,集军机于是权。然后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一举统一全国。彻底结束了唐末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留守"考     
留守,实为历代帝王出巡、出征时以亲王或重臣镇守京师,得以便宜行事而设置的一种职位。后来也有在行部、陪都等设置留守的,目的类似于京师。在北宋王朝,大名之所以设置留守,且以王室心腹任此要职,并不是因为大名是北宋王朝的陪都,主要是因为它是防辽南侵的重镇。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之一,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建立了相对统一的宋政权,其相对统一体现在宋政权在完成了局部统一后,仍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其北部与辽契丹政权直接对峙.历经公元986年雍熙北伐,宋军主力在岐沟关的惨败,宋统治者自此对辽政权由攻势转入防御为主的时期,在战略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大名府的建置其主要意图即防御辽的军事进攻与威胁,同时也完善了北宋地方政治制度的格局.本文通过对大名府建置的探索,可有助于了解宋代北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 (一)唐初军事上的“内重外轻”布局本文所谓“内”、“外”(或曰“本”、“枝”),系就广义角度而言:前者指中原(包括唐朝京师所在的关中),后者则指边疆。唐初,沿袭隋朝府兵制,全国共置折冲府约六百三十四个,基本上分布在中原地区;其中京师所在的关中即达二百六十一府,约占全国军府总兵力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另一方面,当时边防军镇较少,除西域之外,边疆其他地区尚无重兵驻守。于是,就形成了所谓“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货币铸造量最多的朝代,又是使用铜钱最多的一个朝代。在宋代有一个始终贯穿又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钱荒。四川地区又显得更为严重,北宋灭掉后蜀后,将大量的铜钱运抵京师,使四川变成了一个铁钱区;淳化四年(993)王小波、李顺起义在四川爆发,起义使四川的铁钱铸造工作被迫停止。使四川陷入了严重的钱荒危机。这种货币的短缺直接催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西京洛阳是京师开封之外的又一文教重镇,吸引了大批闲退官僚士绅、四方名士硕儒,逐步形成了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坚持儒家礼法教条的社会风尚。敦名重教、贵齿尚贤、乐易闲适是其社会风尚的几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4.下列事件中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的是①七国之乱②靖康之变③靖难之役④陈桥兵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犤解析犦此题考查学生对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的准确理解。七国之乱是西汉初期王国问题的激化,是一次宗室王的叛乱,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靖康之变是指金军攻打北宋时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斗争;靖难之役是指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至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与其侄建文帝朱允火文之间进行的战争,属于封建王朝皇族内部争斗;陈桥兵变是指后周大将赵匡胤为夺取后周政权而…  相似文献   

12.
乔春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Z2):62-64
唃厮啰哕政权在北宋时期兴盛一时,尤其是其首都青唐城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要道和军事重镇,因此,研究唃厮啰政权在河湟兴起的原因,对于了解河湟地区在古代西北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习》2010,(5):78-78
从汉代开始,各朝统治者多以黄服为尊。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便是用此办法发动陈桥兵变而当上了北宋的开国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来历。  相似文献   

14.
雷池何在     
<正>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今安徽省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今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中书令庚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  相似文献   

15.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各种兵变发生频仍,据不完全统计,即有五十余起。本文对各种兵变发生的性质、原因及其对南宋政权内外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炎年间的兵变与唐末五代兵变的异同之处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北宋政权的建立是在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军阀混战给了赵宋统治者建立政权的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权潜在的隐患。北宋政权的开拓者及其后继者大力推行文治,以文御国,借以达到消弭军阀混战,实现政权长治久安的效果,逐步形成了有宋一代以"崇文抑武,守内虚外,强干弱枝"为主要标志的祖宗之法。文章拟从北宋初期崇文抑武政策的形成背景及表现来考察北宋初期政权内省性人格的形成对官僚士大夫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天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在北宋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应天书院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北宋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还为开启北宋理学思潮,奠定宋代学术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宋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货币铸造量最多的朝代,又是使用铜钱最多的一个朝代。在宋代有一个始终贯穿又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钱荒。四川地区又显得更为严重,北宋灭掉后蜀后,将大量的铜钱运抵京师,使四川变成了一个铁钱区;淳化四年(993)王小波、李顺起义在四川爆发,起义使四川的铁钱铸造工作被迫停止。使四川陷入了严重的钱荒危机。这种货币的短缺直接催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郭东辉 《新高考》2006,(11):28-29
【考点指津】1.归纳宋代政治主要内容:(1)北宋的建立和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2)北宋统治者采取多方面措施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分集权也带来严重恶果,造成"冗兵、冗官、冗费"局面,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3)北宋中期,为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进行了变法,终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4)和战并存的民族关系。北宋同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和金之间有战有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20.
从汉代开始,各朝统治者多以黄服为尊。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便是用此办法发动陈桥兵变而当上了北宋的开国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来历。为什么黄服在封建时代备受青睐呢?这与古代五行(五德)说密切相关。五行说认为东为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