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概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走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之路,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战略。其中,特色化发展是其首要的战略选择,非均衡发展是其优化的战略选择,跨越式发展则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理性而科学的发展之道,其着力点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旨要在于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概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走特色化、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之路,是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战略。其中,特色化发展是其首要的战略选择,非均衡发展是其优化的战略选择,跨越式发展则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理性而科学的发展之道,其着力点在于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旨要在于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教强省”是江苏省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迈进的战略选择,也是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其中新建院校的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教强省”目标的实现与否。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教强省”背景下的新建院校的特色化发展、跨越式发展、品牌教育和文化重塑等战略。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校扩招后日益加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空前激烈的高等教育生源的竞争,高等职教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手”,其生存发展之道是:非均衡发展;特色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多元化办学。  相似文献   

5.
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既是各国高等教育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性选择。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各高校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确立特色化的发展目标,落实特色化的发展措施,厚植实力,为所当为,以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从而实现学校自主型、创新式、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办学特色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宏观上呈现了多样化的格局,微观上出现了高校办学特色化的趋势与现实,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的特征。在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后,由于政府调控的力量、市场竞争的力量和科技进步的力量的同时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愈加显著,并推动着高校办学趋向特色化。跨越式地努力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成为地方高等院校的重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周忠新  陈思慧 《文教资料》2011,(23):152-154
教育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都是国家发展战略中基本的、核心的部分。探讨新视野中漓江流域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主要有跨越式发展:加速漓江流域区域教育现代化;集聚资源:彰显漓江流域区域教育特色化;形成枢纽:实现漓江流域区域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独立院校是我国新型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核心竞争力则是院校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过程的转变关键。本文主要论述了独立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其特色化发展的战略,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鉴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1):102-107
我国民族教育传统的发展战略是追赶汉族模式 ,即“模仿或照搬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的新形势下 ,民族教育传统的发展战略开始向“以人为本和特色化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转变。跨越式发展战略要以民族教育的优先发展、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民族教育特色化发展及其政策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十一五"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是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高校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深入研究“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挑战,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总揽全局,把握机遇,既突出重点、为所当为,又统筹兼顾、厚植实力;要坚持走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以及跨越式与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着力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全面谋划“十一五”的改革发展方略,科学绘制“十一五”的改革发展蓝图,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引导到全面、科学、理性、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