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0年10月12日,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县委组织部长的面前。她问我:“你愿不愿意到组织部做档案工作?”我没加思索就回答说愿意。她又问我为什么?我至今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说的每一句话:“我觉得干档案工作更能发挥我的书法和手工特长,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工作。”那时的我甚至连“组工干部”这个词都不知道,想法就这么单纯。  相似文献   

2.
暑假里我回苏州,与家人一起去饭店吃饭。我需要餐巾纸,招呼服务员,称她“小姐”。我妹妹说,现在不这么称呼了,你叫她小姐,她要生气的。我问为何,我妹妹说,“小姐”会让人有“不正经女子”的联想。我问那该怎么称呼。我妹妹说,现在都叫“美女”。但是,我还是叫不出口,总觉得用“美女”称呼招待员听上去太轻浮。这令我想起网络称呼语“亲”,有人研究说,这是从韩语来的,原意是“朋友”。  相似文献   

3.
科长已不止一次的“盯”着我说:“小刘,写一篇文章,参加‘我与档案工作’征文。” 我巴不得快些溜之大吉,故作无辜状:“可是我的档案工作生涯才一个月呀。” 科长毫不退让:“可是你是目前上海档案局馆系统第一个拥有本专业硕士学位的呀。” 我哑口无言。提到这个“第一”,不禁想起离校前,遇见的一位正在教档案专业本科生的女教师。她问我的去向。当得知我去了档案局,她笑了笑:“怎么去了那儿?这不是大  相似文献   

4.
不要想     
同事英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下午要去医院做个检查。“怎么了?”我关心地问。“我的两个肋骨之间有一个硬块。你看,就在这里。”她指给我看。“什么时候发现的?”“有一年了。我也看过医生,他们都说没事。但我就  相似文献   

5.
昨天晚上在学院机房值班.忙里偷闲踩了踩《档案界》,不想却被一位等待上机的女生“逮了个正着”.她问我是不是学档案的.我当时正头脑发晕.一时没反应过来.还真以为她有什么特异功能之类。看着我迷茫的眼神.她指了指电脑屏幕说:“我也是学档案的.对这个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罗正芳舔着干裂的嘴唇,茫然的望着看不到一点水分的土地摇摇头。可是她又说,宁愿让种子丢在地里,也不愿让种子烂在家里。——我问她:“你每年的学费多少钱?”她说:“40块钱。”“我翻了翻口袋,给了她60元钱:去交学费吧。”那孩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突然跪了下来……——“国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前往内蒙,应聘蒙语翻译,她问前来接车的清瘦年轻男子,“你是在公司做什么的?”男子说,“我只是个普通做事的。”女孩点点头,“那你要告诉你们董事长,我为了这份工作申办了护照,办护照的两百块钱公司要给我报销。”女孩想想又很认真地回头叮嘱了一句,“记得一定要跟你们董事长说哦。”  相似文献   

8.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韶山宾馆住下,就问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里?”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在一家爵士乐俱乐部,女招待给我们推荐了蟹肉饼。我们尝了一口,发现难吃极了。女招待走过来问我们味道怎么样,我告诉她我不太喜欢。 她问:“是什么问题?”这时,丈夫一边盯着餐桌,一边回答:“不太新鲜。”女招待没好气的说:“是冰冻的!  相似文献   

10.
梅雪争春     
92年11月,杭州,楼外楼水上餐厅。浙江广播电视厅厅长方文问我,有没有听说杭城“空中大战”?我说昨日刚到,还未听说,愿闻其详。他说,一个月前杭州台新开一套“西湖之声”节目,一下子把听众吸引过去,不但各电台受挤,连电视观众也锐减了。这时,立在一旁的服务员小姐情不自禁地问道:“我可以说几句吗?”“当然”。她说:“我们家过去每晚都看电视,现在不看了,连电视报也不买了。两只收音机对着‘西湖之声’,几个人轮番拨电话,想跟主持人说话哪!”小姐谈话过程中,方悄悄招呼  相似文献   

11.
小崴是一个22岁的台湾女孩,她面对访问时提起:“当我与男朋友吵架后,他发了个短信给我说‘抱歉’,这让我更为生气,通过短信,让我感到他在敷衍我。”相同的问  相似文献   

12.
刘翔不跑了,你失望吗?我的女友MAY一定很失望。很久之前,她就兴高采烈,在MSN上问我Athletics Final是啥意思?确认是“田径决赛”之后又问我:是不是刘翔那一场?我两眼一摸黑地说:应该是吧……国家体育场就是鸟巢吗?这个我很有把握,答:是的。她把方方面面都问清楚之后,  相似文献   

13.
漫画与幽默     
石宏 《档案管理》2006,(2):90-90
汽车在水塘里她:“车子坏了。化油器里进水了。”他:“化油器进水?简直荒谬可笑!”她:“我跟你说,车子的化油器里有水!”他:“你连化油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检查检查。车子在哪儿?”她“:在水塘里!”看病前天上班时,我觉得不太舒服。同事赶紧陪我去医院。为了能报销,同事让我用他爸爸的名字。我难受得要命,门诊挂号和填化验单都是同事帮我弄的。抽完血,护士交代:“你明天中午到医院的接待处取化验单。”第二天,我不是特难受了,就自己来到医院。接待处的护士问:“你是取化验单吗?”我说:“是。”护士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摞化验报告问我:“你…  相似文献   

14.
太阳升起一竿高了,他还在“爬格子”。“别写了,吃饭吧!真是的,星期天也不得好过!”她说,“我上班了,别忘了给我要支肤轻松。”她走了。他一坐就是一晌。她下班一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饭菜原封不动,顿时怒从心中升起,问:“药呢!”“药……”他这才恍然大悟,说:“噢,忘了,下午给你拿去。”他怕吵起来影响不好,就压低嗓门说:“下午一定给你拿药,一定。你先休息,今天中午我做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封面传媒工作的师妹找我推荐人,我把以前《中国青年报》的同事推荐给了她.这个同事离开报社后曾去过一家创业公司,但因为“水土不服”又出来了. 后来我问师妹人是否合适,师妹说,合适是合适,但要的薪酬有点儿高.我又问了下前同事,他说比起已经拿到的offer,要价已经打折扣了:“这个职位是做内容运营的,月薪近3万元,每年发14个月工资,还有价值数十万元的股票.”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外孙女妞妞才6岁,每当电视里播放“一休”时,她不吃饭、不玩其他游戏,不吵不闹,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大人要是说话干扰了她,她便大声地十分不高兴地说:“别说话。”于是,我们只好安安静静地跟着她看。事情已经过了好久,最近我问她:“你还记得一休吗?”  相似文献   

17.
在社文干训班礼堂外,刚听完“图书分类”课的学员们跳着集体舞。其中一位姑娘面色特别红艳,圆圆胖胖的脸上还带着稚气。我一问,她叫钱锡娥。2个月后,她被分配到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做阅读指导工作。慢条斯理晃动着的钟摆送走了38个春秋,我虽  相似文献   

18.
晴和 《传媒》2001,(7):43-45
采访小丫真的不容易,因为她并不想接受很正经的“采访”。她说:“我很普通,上学——工作——进修——再工作,就这样简单。我只想把我的节目做好,我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但是,一个多月的等待与不懈努力终于印证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终于,  相似文献   

19.
女人的生相     
从前的人形容女人生孩子是“一只脚往鬼门关走了一遭”。文艺作品里关于女人分娩的描写总是,谁谁没日没夜地生了三天三夜,或者医生从产房出来一脸严肃地给准爸爸做选择题:“要大的,还是要小的?”后来我生孩子的时候和助产士聊天。我问她,在她十几年的接生经验里,有没有问过人家要大的还是要小的?她听完就笑了,说:“你以为是掷骰子赌大小啊?”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