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专业培养模式、办学定位和专业体系、支撑办学的体育理论基础和体育科研体系、教师学术群体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际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竞技训练、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发展趋势,以求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黎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66-67,125
提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了规定体育实践将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其首要条件必须符合体育的本质,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精神。通过对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体育概论》中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提出方式及内涵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其内涵更为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目标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11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目标和社会需要健美操人才规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健身市场对健美操人才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应调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作为体育理论的访问学者,我们于1991年初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体育学院进行了一月有余的学术交流。在苏逗留期间,通过座谈、访问、听课、看实习,阅读教学文件等形式,对苏联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概论》课的教学现状有了直观具体的了解。所见所闻,与以往文字上的棚间接了解比,更为准确,更为生动,更为全而。现将该院体育概论课教学的有关情况作以梗概介绍。一、包括在《体育理论》中的《体育概论》课,作为高等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发展、素质教育、体育产业化对人才的要求等角度论述了体育院校《体育公共关系学》课开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1 教材选用要以一本为主、博采众长 1.1 在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教材是由国家体委、国家教委统一组织编写、出版,专供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使用。而普通高等学校有其各自不同的专业,体育课只是一门公共课。各院校的体育教学除有共同的教学目的、任务外,还有自身专业特点对体育教学的特殊要求。所以,多少年来,全国没有统一的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也没有全国统一的理论教材。80年代,有少数学校开始着手编写自己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院校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析了当前社区体育中场地设施较差,体育人才缺乏等存在的问题。认为体育院校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拥有雄厚的硬件基础、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并可为体育院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体育院校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从课程分类比较、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实践、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等方面对东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应依据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我国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体育院校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更新与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是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贡献率最大。通过回顾我国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历史发展过程,函调全国大部分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开设的现状,梳理出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课程内容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了讨论,提出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应将更新课程内容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改革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专业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主阵地,专项课师资质量肩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特长的重任。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优势资源共享理念为视角,对我国专业体育院校现有专项课师资配置方式的利弊进行解读,旨在为优化我国专业体育院校专项教师配置提供思路。研究表明:我国体育院校专项课教师配置采用单一教师授课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院校专项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师配置方式已不能迎合专项人才能力培养多元化现实需求,优势资源共享理念下的专项教师有机整合和合理配置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前安  李宁 《体育学刊》2001,8(2):37-39
通过分析国内外体育经纪人培养的现状,指出在我国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紧迫性;同时就我国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政策保证、市场发展、体育院校的专业优势等都是体育院校开设体育经纪人的条件,并提出了开设体育经纪人专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就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论述。提出: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有利于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的“契合点”,以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社会体育专业体系,拓宽社会体育专业口径,提高办学效益,从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进程,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校各专业体操课程整体优化改革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体育院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3所体育院系各专业培养目标、体操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等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体育院校各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其改革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体操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在动作技术、基本体操、教学技能和体操理论四个模块中整体优化整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模式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等体育教育现状和问题,为寻求在高等体育院校实施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对复合型人才模式、教育体系与结构和教育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项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并探讨羽毛球教学现状中的优、缺点以及影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选课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力求探索出羽毛球专项课程在全国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选课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能够系统地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羽毛球师资人才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校的学科建设也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体育院校主要是培育一些优秀的体育人才,其中就有篮球运动训练的专业教学。目前,由于各大体育院校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篮球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各个院校只能是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再进行相应的专业教学要求设置。现在大多数的体育院校的篮球运动教学课时都安排了380-690之间,这就留有很大的空间。本文通过对某体育院校的两届篮球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训练的实践过程,再根据该专业具有内容多、学制短和任务中等特点相应的提出一些教学的训练措施,以此来不断的提高我国体育院校篮球专业的技术水平,为我国体育院校的篮球运动训练专业不断完善提供了更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颁布,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将面临重新划分和定位,新制定的体育艺术类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更多地加入了艺术教育的内容,艺术元素将更加全面地渗透到体育中去,如何将体育与艺术更好地结合,充分挖掘体育中的艺术元素,融体育与艺术与一体,探索体育院校办艺术类专业的特色之路。研究以体育学院新增设的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切入点,从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角度,探讨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高等体育院校老年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出发,确立了老年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及课程目标;在借鉴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人口学等相关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对老年体育专业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置;强调今后老年体育专业课程开展将面临教师队伍短缺和教材匮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为今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老年体育专业的设立及老年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体育院校《八·五》期间教材会议有关精神,在对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科各专业体操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学科各专业体操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制与教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体育院校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国健身的开展情况 ,从大学体育人才资源和体育场馆资源的角度进行探讨 ,认为 :体育院校参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建设 ,拥有雄厚的硬件基础、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优化教学改革 ,为群众体育健身运动培养更多优质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体育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