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芳奎 《教育与职业》2012,(12):170-172
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素质、技能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基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在于检查与分析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是否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企业所期许就职人员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以此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文章所分析的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实施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同时,探讨了相关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原则、标准及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英 《考试周刊》2012,(60):154-15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衡量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所涉及的专业基础教学较长,且注重理论研究。因此.针对学生未来对所学课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过程应更多关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传授学科前沿知识,以现代科学手段.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未来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程教学不仅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分析了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知识学习与学生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和课程知识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问题;设计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层次设计、形式设计和内容设计3方面。通过课程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敢于思考,将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思维过程;最后对管理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铸造工艺为案例,探索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案、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工程实训中心的现场和装备条件,将有关工艺知识、工程素质、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融于课堂、车间、实训室的相关教学环节中。为其他章教学内容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民  王旭 《教育探索》2008,(11):47-48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基本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其培养途径主要是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及工程实习。其培养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实录案例模拟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机械设计课程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具备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需求,提出基于三级项目的机械设计课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通过项目的实施,分别在机械零件设计能力、部件设计能力以及机器综合设计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求学》2001,(4):27-27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电子工艺课程教学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电子工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电子工艺实习是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并初步进行设计、焊接、装配、调试这一过程的锻炼,并具备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初步能力,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系统教学法即课堂基础教学法+仿真设计教学法+工程实践教学法。这一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夯实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多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强化理论与实验仿真以及工程实际相结合、把最新的电子技术引入课堂,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气技术实践基础"课程周期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设计了心率检测综合实验。该实验包括直流稳压电源、信号产生、数据预处理、心率计算、显示与报警等模块,涉及课上所学的多次实验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的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具备领导力的工程师已经成为企业、国家发展的共同要求,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工程教育改革和领导力教育发展为工程领导力理论、工程领导力开发理论、工程领导力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有影响力的国际工程领导力教育项目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总,从项目类型、项目主题、项目内容、项目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项目方面的情况,从自我认知、知识获取、实践应用、反思内化四个环节阐述了工程教育项目的实施过程。并结合我国工程领导力教育的基础和需求,阐述了国际工程领导力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典型产品先进设计与制造的大学生综合能力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适合于社会企业需求的既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工科专业优秀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结合项目开展企业某一典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数控加工实践全过程,注重项目开展过程涉及的产品调研、设计、制造、管理各环节紧密联系,培养多专业学习户和课余科研小组,实施上科大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高校毕业设计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色,利用经常与相关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的有利条件,以项目为导向进行CDIO能力培养实践,采用设计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综合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开发过程融为一体,加强学生主动性、创新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具备领导力的工程师已经成为企业、国家发展的共同要求,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工程教育改革和领导力教育发展为工程领导力理论、工程领导力开发理论、工程领导力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有影响力的国际工程领导力教育项目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总,从项目类型、项目主题、项目内容、项目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项目方面的情况,从自我认知、知识获取、实践应用、反思内化四个环节阐述了工程教育项目的实施过程,并结合我国工程领导力教育的基础和需求,阐述了国际工程领导力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学科,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与科研人才。文章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首先分析桥隧工程专业特点,重点阐述桥隧专业教学改革方法与实施途径,强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工程实践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类人才主要是在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运行和生产过程中负责管理、监督、检测、分析、技术服务等工作。因此,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工作、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岗位。但在当前的职教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提高职教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对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探索在"知识点够用、典型案例恰当、实践环节有效"的原则下,提炼与经典控制论有关的生活实例和工程案例作为课程的典型案例,把案例引入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过程中,实现了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工程性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经典控制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解决机械工程实践问题和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兵器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军工类专业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兵器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经验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兵器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设计的选题、组织实施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逐步提高兵器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天明 《今日教育》2006,(2S):28-28
靳玉乐与艾兴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不很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包括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和从课程哲学角度提出的直接理论基础。课程的直接理论基础.即课程哲学。对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科目设置、知识课程化、教师课堂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建立工程培训中心的必要性面向 2 1世纪的高级技术人才 ,应是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应具备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具备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运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和各种技术信息资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定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和市场预测及应变能力 ;科学、务实、研究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善于抓住、占领现代科技发展前沿的意识和能力。拥有综合性的工程培训基地是完成这一培养目标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工程培训基地是对大学生进行先进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