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从有了汉语,它就不断收纳生活中出现的新词汇来充实自己。汉语作为古代时的中原文化,但也继续吸收周边民族词汇以及外来词汇,逐渐形成了如今这样广博的语言文化。随着全球化以及网络的发展,新时期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新造词,促使传统的现代汉语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许多外来词语,其中很多已被吸收同化成为汉语词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借词汉化历史的考察、对借词构成方式的归纳,探讨我们汉民族文化心理对这些外来词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许多外来词语,其中很多已被吸收同化成为汉语词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对借词汉化历史的考察、对借词构成方式的归纳,探讨我们汉民族文化心理对这些外来词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语言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同时吸收了一些外来语词汇。如果这些外来语词汇不分媒体、不分场合、不加限制地使用,将会使汉语丧失自己的特性,这是不尊重自己母语的表现。因而,纯洁汉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陈宏 《文教资料》2009,(32):32-3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外来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外来词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有一些词甚至已经完全融入到汉语体系中,看不出“外来”的痕迹。外来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其蕴涵着的社会文化心理意义也已经成为语言现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汉语外采词的应用及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心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言成分的相互吸收和借用,是各民族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普遍现象。而词的吸收又是语言成分吸收中最普遍的现象,因为这是语言词汇得以丰富、发展的一条途径。词汇组成按来源分,可分为本族语词和外来词。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就叫外来词。外来词的吸收是语言词汇里的一种“借用”,所以外来词也叫做“借用语”或“借贷词”。汉语源远流长,从其历史来看,从古到今,汉族和别的民族的交际和往来,是广泛而又复杂的;汉语从外国或别的民族语言里输进和借用的词是很多的,被外国或别的民族语  相似文献   

7.
试论外来词的汉化及其文化心理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的接触和交流中,汉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吸收外来词,其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也就是对外来词进行汉化以纳入自己的词汇系统的过程,而外来词汉化的深层动因则在于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语言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8.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来的词语。几乎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里,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来词。它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外来词。这是由于英语同许多别的语言有过广泛而长久的交往而历史地形成的。从形式上看,英语中的外来词似乎不多;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就可以发现,固有的英语词(在古英语时期就已存在、并在别的日耳曼语言中有对应词的词)还不到英语词汇的一半。也就是说,英语中的外来词占了英语词汇的一半以上。在英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语言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汉语随着社会不断丰富,同时吸收了一些外来语词汇。如果这些外来语词汇不分媒体、不分场合、不加限制地使用,将会使汉语丧失自己的特性,这是不尊重自己母语的表现。因而,纯洁汉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的吸收引进是各种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汉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汉民族吸收的外来词有几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音译型、音译+表类属词型、半音译半意译型、借形词、字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11.
语言接触产生语言影响、从而导致语言变化。自古以来日语就擅长吸收外来词汇,古代有汉语词汇、近现代有西洋词汇,通过与其他各语言接触融合,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语混合词。本文从语言接触视角出发,尽可能全面地探析现代日语混合词的构造形式、特征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和丰富本民族自己语言词汇的同时.还通过音译、意译或音意兼译等方式不断地吸收外来词汇。在汉语吸收外来语的发展过程中,以音译和音意兼译方式吸收的词汇为数不少,涵盖饮食、衣着、娱乐、医药、植物、体育等诸多方面,并且逐渐被接受和广为使用。下面列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这类词语。  相似文献   

13.
刘谊 《现代语文》2006,(9):18-19
现代汉语词汇从来源方面观察,有固有词汇和外来词汇两个对立的词汇来源。固有词汇与外来词汇的对立是从汉语与外民族在语言上有来往开始的,所以,这两种对立的词汇的形成,比起其它类型词汇晚些,两种词汇所包含的数量也不平衡,外来词比固有词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的总和,我们汉语的词的总和,就是汉语的词汇。词和词汇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有时,一定范围里词的总和,如一个人、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所使用的全部词,也可以称为词汇。但是一个一个具体的词,就不能称为词汇。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校园新词的产生和流行。粉丝、PK等新词随着超级女生的走红迅速在校园流行。五彩缤纷的校园流行语有吸收外来词、新造词、旧词变新词等多种来源和产生的途径。校园流行语不但可以丰富汉语词汇,同时,也是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不符合英语词汇规则,发音熟悉的词汇,没错,他们就是“移民”词汇!这种外来词汇的来源非常广泛。每个语言都不可能去涵盖所有新鲜外来事物,没有就只能去“借”。就像我们汉语当初借来?咖啡(coffee)和沙发(sofa),其认可程度之广,似乎早已被我们当成了土生土长的汉语。  相似文献   

17.
外来词汉化的文化心理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在汉语中古已有之。汉语词汇中有些外来词很早就吸收过来了,例如“葡萄”、“苜蓿”、“菩萨”、“罗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的外来词出现了一个新高峰,而且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雪碧”、“麦当劳”、“蓝领”、“白领”、“酷哥”、“辣妹”,还出现了“卡拉OK”、“VCD”、“POP音乐”和“DIY”等一批新形式的外来词。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在汉语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这大量的外来词中,除了近期出现的一些直接引用外文和采用外文标记字母的外来词之外,绝大部分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新近词大量出现,一批方言词语涌入了普通话,吸收了一批外来词等。尤其是随着广东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内地与它们的联系空前密切与频繁,形成了“粤方言北上,普通话南下”的局面。这种南北交融,构成了当今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词汇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加强规范化的工作,以引导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但是,词汇的规范化,必须要有一段“约定俗成”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人为地阻碍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们汉民族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中,作为语言建筑材料之一的词汇,发展变化尤为显著,词汇的变化以同义和读音的变化为其基本形式。本文,针对词义变化方面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或词组),就形体来看,与现代汉语没有差别,但意义却不相同。有些词,古今意义虽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按照观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20.
李婷 《双语学习》2007,(4M):93-93,95
词语借用属世界各语言中的共有现象。借用词即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吸收借用而来的词语。本文将探讨英语中的汉语借用词:英语借用汉语词汇的原因(借用词语义论),借用词的三种构词规则和方式(借用词词源说),最后追溯到其与中英文化的关系;阐明英语中的汉语借用词是中英文化交流渗透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对英语起着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