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中枢神经递质GABA、DA、5-HT和Ach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人参皂甙Rgl和人参总皂甙均能有效的降低下丘脑γ-氨基丁酸和5-羟色胺的含量,提高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含量.和人参总皂甙比较,人参皂甙Rgl在提高乙酰胆碱含量方面显示了更优的效果,但在降低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含量和提高多巴胺含量方面效果相对较差.表明人参总皂甙及其单一成分人参皂甙Rgl均可通过不同靶点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运动疲劳后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的情况,达到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参皂甙Rg1和Rb1抗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1和Rb1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7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探讨人参皂甙Rg1和Rb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人参皂甙Rgm组(50mg/kg)、Rbl组(50mg/kg)、模型组(0.1ml/kgN.S.)和空白组(0.1ml/kgN.S.),给药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灌胃1h后进行中等运动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速度为15m/min,坡度0°,跑台20min,间歇40min,在跑台20min,每天1次,连续14天。末次运动后即刻处死大鼠,迅速取下丘脑,色谱法测5-HT、GABA、DA和Ach含量。结果:人参皂甙Rg1和Rb1均能有效降低下丘脑5-Hr和GABA的含量,提高DA和Ach的含量。和人参皂甙Rg1比较,人参皂甙Rb1在降低5-HT和GAGB含量、提高DA含量方面效果更优,但在提高Ach含量方面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人参皂甙Rg1和Rb1均能改善运动性疲劳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紊乱的情况,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达到抗中枢疲劳的效应,但人参皂甙Rb1的效果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人参总皂甙、人参皂甙Re、Rb1和Rg1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阐明人参皂甙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原理,探讨人参皂甙预防与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检测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红细胞、肝和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血清、肝和骨骼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b1能有效地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表明:针对运动氧化应激机制,人参皂甙Rb1能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从而达到抗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讨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人参总皂甙抗疲劳的效应.采用中等强度的跑台运动建立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人参总皂甙组.模型组和人参总皂甙组给药后连续运动两周后,检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膜电位和游离钙含量、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并在电镜下观察大鼠骨骼肌纤维、肌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核等超微结构.结果发现人参总皂甙能显著降低骨骼肌细胞MDA含量、增强SOD活性、抑制骨骼肌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均有P<0.05),减轻骨骼肌肌纤维、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核等超微结构的损伤.发挥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中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综述近年来有关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r-氨基丁酸、多巴胺、5-羟色胺等中枢神经递质与疲劳的关系及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分别介绍神经肌肉接头至骨骼肌收缩蛋白等发生疲劳的部位。着重介绍疲劳的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即神经激素免疫调控系统。这些研究表明疲劳产生机制的生理生化研究水平已进入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离心运动导致的骨胳肌微损伤对机体的运动能力有较大影响.以大鼠为实验对象,从自由基和Ca2 来深入探讨人参皂甙Rg1对机体离心运动后骨胳肌微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1可能主要通过影响骨胳肌线粒体钙含量而减少离心运动后骨胳肌微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充人参皂甙Re和Rb1对中等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甙Re组和Rb1组,每组10只。人参皂甙Re组和Rb1组分别灌服人参皂甙Re和Rb1,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进行中等强度的跑台训练。连续训练两周后取材,在电镜下对比观察四组大鼠骨骼肌纤维、肌细胞线粒体和细胞核等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个运动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损伤表现,但补充人参皂甙Re组和Rb1组骨骼肌肌纤维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轻,尤以Rb1组效果显著。结论:补充人参皂甙Re和Rb1均能抑制中等强度训练所致大鼠骨骼肌纤维的损伤,而人参皂甙Rb1抗损伤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CSF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递增负荷运动对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动态变化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运动性中枢神经疲劳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29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递增负荷运动后即刻组(E1>组,n=10)、递增负荷运动后24h组(E2>组,n=9).抽取大鼠CSF,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CSF中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E1>组中NE和5-HT含量较C组分别呈极显著性和显著性升高(P<0.01、P<0.05);E2>组中NE和5-HT含量较C组无差异性变化.结论:1.递增负荷运动后的即刻,CSF中NE和5-HT含量均升至最高,对降低运动性中枢疲劳有一定的意义.2.递增负荷运动后的24h,CSF中的NE和5-HT含量降低为脑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音乐刺激对急性有氧运动性疲劳大鼠纹状体及下丘脑中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处死组、运动后自然恢复组及运动后音乐恢复组.测试并比较各组大鼠纹状体及下丘脑中5-HT及NE的含量.结果:与自然恢复的大鼠相比,音乐刺激下大鼠纹状体NE含量升高显著,纹状体5-HT及下丘脑5-HT、NE水平亦有升高趋势.结论:大鼠在音乐环境中休息30 min后下丘脑及纹状体均处于应激性兴奋状态,中枢疲劳性抑制暂时缓解,但音乐刺激并没有促进两脑区5-HT代谢恢复的作用.关于音乐疗法中枢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枢性运动疲劳相关神经递质5-HT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初步阐明了5-HT导致中枢疲劳的机制之后,目前的中枢性运动疲劳的研究趋势主要是明确5-HT及5-HT受体在不同脑区的作用,5-HT受体拮抗剂与促进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更开展了很多通过营养或运动干预手段延缓与消除中枢疲劳的研究.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目前已经可以使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等方法进行活体动物神经递质的采样,达到动态检测运动中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目的.国内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中枢性运动疲劳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大鼠端脑、间脑和脑干5-HT、DA、5HiAA和DOPAC等指标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时间游泳对大鼠不同层次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1)急性耐力运动后,脑内中枢疲劳的可能性介质--5-HT水平的提高可能发生或首先发生在某些脑区,而非全脑;其变化情况可能与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2)3 h游泳运动后,间脑5-HT水平增高、DA水平显著性降低,5-HT/DA比值显著性增高;提示,间脑可能是急性耐力运动中中枢疲劳的敏感性区域;3)急性耐力运动后,大鼠端脑和脑干5-HT代谢率增高;间脑区则降低;脑内DA代谢水平在运动后普遍提高,以间脑区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要介绍多巴胺递质系统及其主要功能,综述不同负荷运动对中枢多巴胺水平的不同影响作用,认为长时间运动后中枢多巴胺水平的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原因,并就中枢多巴胺水平的变化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内在机制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实验共14周.实验结束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应激及游泳锻炼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游泳锻炼预防抑郁的机制.结果:游泳锻炼能够升高应激状态下动物脑内NE、DA、5-HT的含量(P<0.01).结论:游泳锻炼调节下丘脑组织中的DA、NE和海马组织中5-HT的含量可能是预防抑郁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枢单胺类递质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查阅大量献资料,总结归纳了疲劳前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变化机制,探讨了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对脑的影响及在运动中枢疲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一个方面阐释了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运动性疲劳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对血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法、比较法测定太极拳锻炼时,体内血清中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探究太极拳对人体作用机理与临床效果。结果:训练前95%练习者三项指标不在正常范围之内,通过太极拳锻炼后总有效率95.1%,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练后血中5-HT含量明显降低,NE和DA含量上升,5-HT和DA在两组之间的变化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生化数据表明血液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太极拳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极拳参与治疗疾病的作用过程;对人体具有调节的作  相似文献   

17.
CFS的诊治及其运动处方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阅了近十几年的HIGHWIRE和MEDLINE上有关慢性疲劳综合症预后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诊断标准及病理机制,同时对各疗法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采用"阶梯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疲劳程度,减轻并发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没有任何副作用.建议采用"阶梯运动疗法"治疗CFS,并对运动疗法处方的构成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8.
羊肚菌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提取物对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的影响,以此研究羊肚菌提取物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机制。研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加药组,大鼠进行为期6周训练后,测定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研究结果:加药组大鼠血乳酸含量下降,LDH活性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羊肚菌提取物具有加强运动大鼠血乳酸代谢、防止乳酸堆积、提高LDH活性、延缓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