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代表作《老子》流传于世。据有关国际机构的统计,《老子》属当今世界以各种文字刊行量最大的书,其思想不仅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可以说,世界各个文明大国。无不从《老子》中吸取了许多的治国思想。《老子》综合了哲学、社会学等多种领域的科学,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知人善任”、“柔弱胜强”等思想不仅是治国兴邦之谋略,而且对现代学校管理来说极具借鉴作用。我们要实现学校管理的创新。从老子的管理思想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行政管理的角度看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本质在执政为民 ,关键在与时俱进。执政为民 ,服务于民 ,重塑政府的服务职能不仅符合我国宪法精神 ,也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从人民改称为顾客 ,向人民提供服务时追求顾客导向 ,寻求顾客满意。这是发扬与时俱进精神 ,改变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道德经》 ,具有丰富的人生观思想。他的人生观思想取决于对宇宙的认知 ,总原则是“法自然”。概括为 ,因适自然规律则昌 ,反之则亡。人对待“私欲”也是如此。本文就围绕“私欲”问题 ,试论老子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通过论证老子“无为”思想与西周之.“德”在内向追求上的一致性,以及老子“无为”思想对西周之“德”的继承,深刻揭示了老子“无为”思想在观念领域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陆续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行政的法制化建设迄今还是我国行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化建设,实行依法行政必须从行政组织入手.巩固、完善行政组织机构建设、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的法定化;从规范编制管理入手,建立有效的机构编制控制机制.实现国家机构编制法定化;从规范行政动作程序入手,从制度上根治随意行为和“人治”现象,实现国家机构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相似文献   

6.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  相似文献   

7.
赵艳 《文教资料》2014,(30):14-15
老子“无味”之“味”是一种至味,其建立的思想基础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老子的“无味”之境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是“道”境,具有无穷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8.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此句依托“道”而言“无为”,实质上就是从“道”之和谐的根底出发,指明“无为而无不为”乃复归“道”之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2002,(4):8-9
国务院决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体制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是管理职责的再分配。实行“以县为主”后,县管什么?乡镇政府又有哪些职责?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各省(市)的改革工作都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本刊将陆续摘登这方面的信息,以作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10.
闵海艳 《文教资料》2010,(8):121-122
“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艺术。本文指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并从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体系等方面,就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应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思想以“无为”为主,“元为”有冥符定的主体和丰富内涵。本文根据《老子》原文阐明“无为”的特定主体是“圣人”式的“侯王”,由这种主体实行的“无为”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以百姓心为心”,二是提出了“安、平、泰”的治国目标,三是要求治国的侯王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和修养。三方面的内涵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  相似文献   

12.
虽然现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实行的是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但实际上集权制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只不过集权的中心由中央政府变为地方政府而已,作为定位主体之一的高等院校是十分被动的。本文试图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来探讨政府在高校分层定位中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他提出的自然哲学思想、人性论思想、伦理道德思想都是为了论证“无为而治”的合理性而服务的.本文将就此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作清晰而全面的诠释,以加深对老子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历经前监管(2014年之前)、弱监管(2014-2018年)及强监管(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当前的监管模式在厘清监管思路、建立监管组织、完善监管制度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准入标准欠妥当、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机制较乏力等局限。为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监管,应首先以善治理念为指引,完成从政策干预到法律主治、从行政管理到合作治理、从管控为主到堵疏结合、从主体管制到行为规制的理念转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制度清单”,厘清监管权限、明确“权责清单”,降低准入门槛、实行“负面清单”,健全运营要求、完善“底线清单”来完善制度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监管与行业发展的平衡,促进培训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实现我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中纪委和财政部等国家五部委关于积极推行“票款分离”的要求,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征管中,实行“票款分离”的办法。本文结合收费管理实践,浅谈对中师收费实行“票款分离”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体系的精神实质是教导人们尊崇自然、效法自然。由尊崇自然、效法自然,崇尚“愚”“朴”、反对用“智”是老子的一贯思想。“术”属“智”的范畴,与老子思想相矛盾。五千言中被人们作为“老子术”证据的文字本身并不含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而是方法与结果的关系,方法与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不包含阴谋权术。根据现代诠释学理论,韩非及历代学人言“老子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受其自身的思想状况的影响,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所致  相似文献   

17.
西汉“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是汉文帝,汉文帝能够当上皇帝,是老子“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生动例证。他善用老子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日慈、日俭、日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主动去生事)。”汉文帝终其一生深信黄老哲学,推崇“无为而治”,践行了老子这三件法宝。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县级政府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县级政府(包括县级市)的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是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县级政府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如管理系统中的“基层性”、管理结构中的“典型性”等。结合当前国内外行政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县级政府的改革,应着重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理顺上下层级关系;依法推进机构改革,强化其“农政性”职能;提高行政领导素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高薪养廉"在我国的可行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不宜实行“高薪养廉”。“高薪养廉”不符中国国情,仅凭“高薪”不能达到“养廉”目的。遏制腐败是一系统工程,需从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从举办形式、法律地位、领导体制、政府监管四个方面对“浙江模式”独立学院与联邦制大学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在深入推进“浙江模式”独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联合举办主体,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共识;落实法人地位,实现办学责权利的对等统一;理顺治理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加强政府监管,实现政府有效引导与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