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午饭的时间到了,由于刚刚做完手工活动,拼在一起的桌子还没来得及归回原位。看着比平常大出许多的六边形的桌子,孩子们觉得很新鲜,连平时一到吃饭时便发蔫的几个“老大难”眼睛也亮了起来:“哇,这么大的桌子!”“像饭店的桌子。”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上饭店了。小朋友们,每人找个位置坐下来,好不好?”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兴致更高了。  相似文献   

2.
三色气球     
春节,妈妈给小雯雯买了串三色气球。红的、黄的、绿的,三个小气球连结在一起,像一束美丽的绣球。小雯雯可喜欢了。 开学了,小雯雯带着三色气球来到幼儿园。小朋友见了,眼睛里透着羡慕的目光,一个个都围了过来。 娟娟对小雯雯说:“借我玩一会儿好吗?”小雯雯把气球举得高高的,说:“不借,不借!” 珊珊拿着个绿色的大气球,说:“我和你换着玩吗?”小雯雯摇摇头说:“不换,不换!”  相似文献   

3.
飞吧!泡泡     
今天,老师带我们一起去吹泡泡,我们像一群欢乐的小鸟奔向校园。我吹呀吹,泡泡成群结队地跑了出来,有的像珍珠,有的像一盏盏的小灯笼,还有的像大气球。泡泡越飘越远,越飘越高,满天都是泡泡。我在泡泡的身体里看到了李老师和小朋友,还有我自己呢!大家都乐开了怀。有的泡泡飞到了小草身边,小草问:“你是谁?为什么到我身边?”泡泡说:我是泡泡,是小朋友把我吹到你身边的。”小草高兴地说:很高兴见到你,可爱的泡泡。”有的泡泡飞到了大树上,大树觉得好奇怪,咦?我的头上怎么长了个包?”泡泡连忙说:不是包,不是包,是我——泡泡。我们一起玩吧。”大…  相似文献   

4.
这是孩子们入学后,第一次进行绘画活动。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上洋溢着兴奋和好奇。“看,飞飞,这蜡笔能画出红颜色呢?”胖墩墩的许洁说道。“是啊,我要用红颜色画只大大的苹果。”小涵接着说。“我也要画只红红的苹果!”两个小家伙脑袋凑在一起,边画边热烈地讨论着。这时,我发现坐在旁边的晨晨一动也不动地呆坐着,两眼怔怔地看着白纸,见我过来,忙拿着蜡笔画了起来。没多久,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画放进了美工袋中,相互评价起来:“瞧,这是许洁画的苹果,多漂亮!”“是啊,你看我画的也不错呢!”……孩子们都在议论着彼此的画。这时,我发现,有一…  相似文献   

5.
小磁钉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每天都用小磁钉把自己的美术作品贴到黑板上。但是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小磁钉的认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清楚。一天,在玩室内自选游戏时,有几位小朋友用小磁钉互相吸着玩儿。我问他们:“小磁钉都能干什么呀?”乐乐说:“小磁钉能互相吸着玩。”明明说:“小磁钉能吸到黑板上。”豆豆说:“小磁钉能吸到纸。”我发现了问题,接过话茬问:“真的?小磁钉能把纸吸起来?”孩子们抢着说:“能,能吸纸。您看,黑板上的画不都是纸的吗。”原来,孩子们每天用小磁钉把自己的美术作品贴到黑板上,以为小磁钉吸的是纸。…  相似文献   

6.
善用鼓励     
今天,我们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二节课是黄艳老师的对称染,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不一会儿,我看见王玉泽小朋友噘着小嘴,冲着他的妈嚷起来:“我不会做,我不做了!”他妈妈也冲着他说:“你真笨,你看别人做多好。你就不能像别人一样做吗?”王玉泽几乎要哭了。这时我走过去,看了看玉泽的画,马上鼓励他说:“你真棒。你看你画的像什么?”王玉泽没有看画,仍噘着嘴。我继续说:“王玉泽,你画的多像一只小狗呀!”王玉泽的头轻轻转过一点,看着画点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你的画少了什么?”王玉泽的兴趣上了,马上说:“王老师,我的小狗少了…  相似文献   

7.
阳光足浴     
冬日的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感受温暖阳光的抚摸。“多么好的天气呀!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我和孩子们在大草坪上又跑又跳、又钻又爬……玩得可高兴了。不一会儿,孩子们觉得有些热了、出汗了,于是,我们就坐下来休息。这时,我忽然觉得脚出汗了,鞋子也湿了,我想:孩子们的脚会不会也出汗了?何不让他们晒晒鞋、晒晒脚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晒晒鞋、晒晒脚吧。”话音刚落,孩子们都笑了,说:“晒脚?太好玩了……”孩子们都把鞋子脱了,露出一双双小脚丫,我摸了摸孩子们的鞋和脚——呀,都湿了。于是,我就请孩子们把鞋子放到太阳下晒,随后一起…  相似文献   

8.
种爱     
春天,当女教师带孩子们上山植树时,曾问过孩子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树苗长成大树?”孩子们立刻回答:“不许砍!不许伤害它!”“那,要是有人非砍不可呢?”女教师又问。一个男孩子立刻回答:“我要发明一种树,你一砍它它就会说:‘我疼!我疼!’”一个女孩子说:“我要发明一种树,你砍它,它就会掉眼泪!说‘:别!别!’”再一个小女孩说:“我要发明一种树,你刚要砍它,它就跑开了。”女教师大惊,就问:“那——它的根扎在哪儿?”“就扎在我心里!”女教师更觉得惊讶,既惊叹孩子们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更惊叹孩子们如此美丽的心灵。不是吗?植树就是种爱,…  相似文献   

9.
我班的昊昊是个“深藏不露”的小家伙,平时在课堂上,不多言语,腼腆得像个小姑娘,但通过一次折纸活动,我却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下午,我领着孩子们折纸“小房子”,这个活动虽然并不很难,但对中班儿童来说,也需要费点周折。我发下纸去之后,边折边给孩子们讲了一遍,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没有一点儿声音。当我讲完之后,请大家跟着我一步一步地开始折,刚折到第一步,就听到一个声音“哎,你看我的吧,我会折了!”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昊昊。我有点儿不太相信:“昊昊,光说可没用,到前面来,给小朋友们折一个看看!”昊昊听了,第一次信心十足地走上了讲…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的由来在一天的餐后进区活动时,太阳悄悄地跑进了我们教室。这时,梁嘉炜说:“这太阳,晒死人了。”黎咏娴说:“怕什么,晒太阳可以消毒。”崔悦说:“太阳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我反问一句:“有什么好处?”“太阳可以晒衣服”,“冬天晒太阳,我们就觉得不冷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那么,“太阳还有什么用呢?”“它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我给孩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     
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村里的孩子们一面唱,一面摘下蒲公英,深深吸足了气,“噗”的一声把茸毛吹去。“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噗!”蒲公英的茸毛像蚂蚁国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在使劲吹的一阵人工暴风里,悬空飘舞一阵子,就四下里飞散开,不见了。在春光弥漫的草原上,孩子们找寻成了茸毛的蒲公英,争先恐后地赛跑着。我回忆到自己跟着小伙伴们在草原上来回奔跑的儿时,也给孙子一般的小儿子,吹个茸毛瞧瞧:“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噗!”小儿子高兴了,从院里的蒲公英上摘下所有的茸毛来,小嘴里鼓足气吹去。茸毛像鸡虱一般飞…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教孩子们念一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妈不在,咕噜咕噜滚下来。”念到最后一句时,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小老鼠逃窜的狼狈情景,我做了一个滚动的手势。顿时,活动室里一片笑声。突然,我发现圆圆坐在一旁,不说也不笑。我很纳闷,便走过去轻轻地问:“圆圆,你怎么啦?”“老师,我抱它下来。”圆圆没有回答我的问话,而是一脸认真地说了这么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见我没有反应,他又说:“小老鼠叫不到妈妈,我抱它下来。”哦,原来他在替小老鼠着急呢。所有的孩子都被逗乐了,我也忍俊不禁。还没等我开口,其他孩子就反驳…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衣服的风波     
星期一早晨,我穿上刚买来的深蓝色呢子服上班。刚跨进教室,项青便大声说了起来,“唉呀,吴老师穿的什么衣服呀!一点不像吴老师了,真像个丑八怪。”其他孩子也一起跟着议论起来。我大吃一惊,孩子们竟敢如此对我品头论足,真想狠狠教训他们一顿,但我抑制了自己的情绪,转而心平气和地走过去对项青说:“你觉得我的衣服哪一点不好看?”“颜色不好看。”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呢?”“我喜欢红色”,“我喜欢金黄色”……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争着说。“你们喜欢黑色吗?”“不喜欢。”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来审视教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是和谐、平等而真挚的。我欣赏自己对“师道尊严”的一次冲击。说真的,如  相似文献   

15.
任宏 《幼儿教育》2003,(9):36-36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讲述故事《多多贪多》。在活动前,我把配套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图片上是妈妈和宝宝,有的说是老师和小朋友,有的孩子发现了图片上的气球是每人一个……本来计划是由我讲述,孩子们回答我的提问来进行这个语言活动的,可听了孩子们的议论,我改变了主意。我对他们说:“请你观察图片上有什么?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对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讲开了。  相似文献   

16.
一根鱼刺     
中午吃糖醋鱼的时候,妈妈叫我细嚼慢咽,小心鱼刺。一会儿,我吐出了一根“Y”形的鱼刺,正准备把它扔掉,妈妈忙说:“别急,仔细看看,它像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像字母Y!”妈妈接着问:“还像什么?”“像小脚丫的丫!”妈妈又追问:“还像什么?”我想了想说:“像衣衩!”“真不错,我觉得它还像别的东西,你说呢?”妈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把鱼刺倒过来一看,高兴地叫起来:“像扫地的笤帚,还像一根树枝!”看着妈妈  相似文献   

17.
灯笼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听爸爸说给我买了一个灯笼,我可高兴了。可是拿来一看,原来只是个普通的“火葫芦”,我气呼呼地说:“我不要这种灯笼。”爸爸没发火,而是给我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年正月十五,爸爸在农村舅公家过节。因为舅公家没有钱,买不起灯笼,就用木头做了一个木框,里面安上蜡烛,四周装上玻璃,自制了一个灯笼给爸爸玩。这个灯笼虽然很简陋,但是爸爸还是十分喜欢。因为村里的孩子们玩的都是自家做的灯笼,有纸做的、有竹编的;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爸爸和村里的孩子们拿着各家自制的灯笼走出家门,嬉笑追逐,欢度元宵节。在那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园地处远郊县,经常带幼儿去农村参观,一次,我带孩子们上田里观察农作物,无意间发现许多孩子在捡秫桔杆玩儿。我忽然想到,小时候,奶奶哄我的时候,常用秫秸杆做些小玩具逗我。于是,我收集了许多秫秸杆,本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这种在农村到处都有的材料请上了美工课堂——教孩子们用秫秸杆制作玩具。 课前,我制作了许多形象生动有趣的玩具作为教具。课上,当我把用秫桔杆制作的小马、小锤、小椅子、小船、小飞机、眼镜、灯笼等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时,这些小小的玩具立刻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说:“多漂亮呀!”我问:“你们都知道这  相似文献   

19.
小萍总是央求说:“爸爸,讲个故事吧!”“讲个什么故事呢?”“讲公园里的小猴子。”小猴子灵巧活泼,孩子们特别喜爱它。小猴子的故事,我随编随讲,她也百听不厌。有一天,我忽然萌发了让孩子自己编故事的念头,我觉得,这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极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正准备上课时,张景智带着哭腔说“:我的60元午托费不见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像炸了锅一样猜测是谁偷了钱,我的心也蓦地一沉:60元,对于学生来说,这不是小数目。“到底该怎么办?”我问大家。有的说:“老师,挨个儿搜书包,一定要查出小偷!”有的却说“:不能搜!”出现两种意见。“挨个儿搜”也未必能搜出来,“不能搜”是因为孩子们虽小,却已有了法律意识。如何恰当处理这件事呢?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咱班有个同学会变魔术,他能让钱变回来……”“咦?”孩子们都很诧异。我找了一个空盒子,放在讲台上,肯定地说:“钱肯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