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部电视剧的质量如何,首先取决于剧本,剧本是基础,是一剧之本,而一部电视剧的质量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决不是单单一个剧本的问题。整个电视剧的创作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阶段:文学形象(剧本)创作阶段和屏幕形象(拍摄)创作阶段。我认为,前一阶段创作,只能是最后一阶段创作的基础,而后一阶段的创作却是整个电视剧创作的灵魂所在,把间接性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直观性的屏幕形象,关键在于后一  相似文献   

2.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一部剧的完成,从策划、构思、剧本初稿到编辑修改,从导演到演员演播,从音乐创作、音效到后期合成,从播出到宣传推广到听众反馈,需要各个环节多个工种去集体完成。创作一部广播剧难,创作一部好的广播剧更难,而要将一部广播剧成功推向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3.
电视散文创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拍好一部电视散文?前人不曾留下任何模式,更谈不上成熟的创作理论。在观摩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电视散文的创作谈点感受。 一、电视散文的幢文创作《选择》 电视欲文的创作,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篇好的散文,就像拍摄一部影视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散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视散文作品的质量。 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作电视散文的“剧本”呢?首先必须符合电视的特性。此外,傲文的文学性也是衡量电视散文“剧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有了一篇合适的散文,对创作一部电视散文可谓成功了一半。具体如…  相似文献   

4.
每一部专题片的制作都是为了传达一种信息,歌颂一种精神,编导为了达到此片的创作意图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创作,既可以通过正面角度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侧面角度含蓄体现。但电视专题片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系列经过编导们精心编辑的画面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围绕专题片的创作主旨进行画面拍摄和剪辑,是制作好专题片的关键。当今的社会生活是快节奏的,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在一部短短的专题片中,为了更多地围绕创作主题传达信息或者为了更好的突出创作主题、歌颂某种精神,就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5.
唐杰 《视听》2018,(6):33-34
优秀纪录片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当所有的电视元素都达到精品的要求时,才能支撑起一部电视精品。本文总结了优秀纪录片创作中关于选题和策划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6.
想当年,一部《敌营十八年》曾让国人由衷地骄傲: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视连续剧,而且长达十几集。似乎也是从那一刻起,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观念也渐渐步入了一个误区:以长短作为评判一部电视连续剧创作水准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一部剧作一旦长度超过30集,什么“宏篇巨制”、“大手笔”、“大制作”、“巨片”之类的赞誉便铺天盖地而来。  相似文献   

7.
李燕 《青年记者》2012,(33):54-55
创作一部纪录片,往往要比创作一个相同长度的剧情片更为旷日持久。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许多创作环节——选题、采访、构思、提纲撰写、实际拍摄、剪辑、配音配乐合成等,并需要许多方面的创作人员、被拍摄对象、设备操作人员等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8.
王伟国 《现代传播》2013,35(1):85-87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倪学礼编剧、姚远导演的34集电视剧《小麦进城》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电视剧,是一部深受群众欢迎且好看的电视剧,也是一部能按照电视剧创作规律进行艺术创作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9.
赵季平影视音乐成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它的成功因素往往有很多,如作曲者的创作水平要高、创作责任感要强,作曲者要懂得影视音乐的创作规律,导演要重视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创作,影视音乐作品的创作经费投入要多等等。在影视音乐创作领域,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创作相对来说是较为成功的,其成功因素也很多,本文仅对其中四个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系列作品创作已成风气。小说、故事、童话作家写作品往往成系列,少则三部、五部,多则八部、十部,甚至二十几部。这种情形,外国儿童文学早已出现。而我所读过的原创系列作品,大多结构形式即不是由一部部长篇作品构成,而是由一个个短篇故事组成一本书,再  相似文献   

11.
广播剧作为广播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平台日渐多样化的今天,凭借其强伴随性及可听性,受到诸多受众喜爱。那么,面对海量的文学作品,如何打造一部优秀的广播剧?本文从广播剧主体及其独特的创作要求入手,对广播剧内容创作的社会性、地域性、典型性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代表作品的举例解读,阐述一部优秀广播剧作品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喜民 《中国广播》2012,(12):79-81
电视连续剧《先遣连》2012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作为编剧之一,笔者记录了从一篇广播新闻报道延伸到一部报告文学再到一部电视连续剧,所经历的采访、创作、拍摄等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两年,我们创作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文献纪录片《俞秀松》,另一部是文化纪录片《周家三兄弟》。《俞秀松》获得了浙江省优秀电视作品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周家三兄弟》浙江省优秀电视一等奖、中国优秀对外电视节目“彩桥奖”一等奖。作为作者,在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粗略的感性认识,那便是电视纪录片务必求实、求真。一、求实纪录片的本质功能是真实地纪录客观的人和事,它主要反映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主流。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某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它的这种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4.
影视剧节奏论略(下)侯丽红四如何创造视听作品节奏一部电影视剧作品的节奏感,主要通过两个创作过程来形成。第一,是编剧创作剧本的一度创作过程;第二,是导演组织摄影、美、服、化、道、录音、剪辑等创作人员,与演员共同进行拍摄、录音、后期制作的二度创作过程。1...  相似文献   

15.
正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及其他省、市电视台播出,每年还有20多部纪录片通过中国黄河电视台传送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播出。凭借纪录片创作的实力,常熟台加入了江苏国际频道"长江国际电视联盟",受邀参加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常熟  相似文献   

16.
虽然电视散文由创作到定型的过程日趋成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特点也传播开来,但是一部好的电视散文必须要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随着非线性制作手段的流行与应用,电视散文的再创作过程就有了更广阔的艺术拓展空间。就《飘去的音符》、《穿旗袍的感觉》、《缠绵悱恻属沈园》这三部电视散文的创作感受浅谈这种题材在色彩、转场以及节奏方面的剪辑技巧。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电视台举办的“庆祝建国40周年电视专题节目展播”,历时54天,播出了69部专题片。这次电视专题节目展播不仅时间长,容量大,而且所反映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18部专题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还有6个单项奖。这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全疆性的电视专题片展播,也是对全疆创作队伍及其水平的一次较全面的检阅。这次展播还通过座谈创作体会,总结交流经验,找到了彼此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说明创作前景广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电视剧创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数为例:1979年度仅仅有17部,1985年度则为677部(集),在全国范围的创作数早已逾越千部(集)。使我们振奋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一部人物纪录片从开始拍摄到播放为止的这一过程会涉及到三类人:创作,被拍摄对象和观众。这三种人不同的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冲突贯穿一部纪录片完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周菲菲 《东南传播》2016,(12):120-121
本文试图从观众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将其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纪录片既是对客观真实的记录,同时也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审美价值,因此观众的需求与反应是影响一部纪录片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着眼于此的创作将促使观众与制作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又反过来推动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