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第一场 向老人了解情况景 :一案台 ,一椅 ,台上放有竹简。(幕起 :西门豹伏案深思。卫士悄悄端茶放案台上。)西门豹 :唉——— (长叹 )卫士 :大人 ,您有什么烦恼 ?西门豹 :魏王派我来管理邺地 ,却不料这里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不知是什么原因。 (起身踱步 ,猛转身 ,看卫士。)你去找一位百姓来 ,我要问一问这里的情况。(卫士下 ,西门豹坐下看竹简。一会 ,卫士带一老大爷上。)老大爷 :(跪 )大人 ,您有什么吩咐 ?西门豹 :老人家 ,这里为什么这么穷困、荒凉 ?(走近 ,扶起老大爷。)老大爷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怒气冲冲 )西门豹 :这怎么讲 ?…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西门豹》一文时,西门豹巧用妙计,破除邺这个地方给河伯娶媳妇的陋习,是该课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妙计所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西门豹这个方法外,你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破除给河伯娶媳妇这个陋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摆在县老爷这个位置上,认真地思考起“妙计”来。一会儿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叫手下人在邺这个地方贴满布告,明令禁止给河伯娶媳妇。违者一律下大牢。”有的说:“我要叫卫士把那些装神弄  相似文献   

3.
《西门豹》     
《西门豹》是一篇历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篇幅较长,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利用这个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掌握课文的脉络.(一)把握全文,了解西门豹管理邺地的经过和前后的变化.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西门豹初到邺地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经过他的管理邺地变得怎样?根据回答依次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和"每年收成都很好".接着教师追问:西门豹是怎样管理邺地的呢?他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一文中,出现了三个“闹”字,教学时抓住这一字眼,可以帮助学生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加深理解. 一是西门豹向老大爷询问邺地荒凉的主要原因,老大爷告诉他“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二是所谓河伯娶媳妇,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为了骗取老百姓  相似文献   

5.
《西门豹》这篇课文,写了战国时候西门豹在受理邺地时“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和兴修水利,为民造福”两件事,重点讲了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在讲解课文时,我提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1、西门豹到了邺,看到了什么情景?2、西门豹找老太爷了解情况,一共问了几个问题?从中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镜头在回放。那是在我上《西门豹》这课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时的一个情景:当时,我是借班上课,为了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动口,我叫了一位并未举手的男同学来扮演老大爷,读老大爷说的话。那位男同学害羞地摇了摇头,我亲切地对他说:“请你来试试,你肯定能读好。”他只是摇头,笑着说:“我不敢。”我耐心地说:“你肯定行的,同学们都相信你。”  相似文献   

7.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8.
《西门豹》写了战国时候西门豹在管理邺地时“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和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两件事,重点讲了为民除害破除迷信。这篇课文比较长,西门豹治理邺地、破除迷信方法巧妙,展示了他的才能。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我们要抓住西门豹所用之“计”,将计就计,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9.
一啊!啊!啊!上学又得迟到了!妈,你咋不叫我咧?今天早上可是老班的课啊!5555……我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嘴含两片烤面包,使用了江湖失传已久的飞旋急速,呼呼转到了学校。刚到校门口,那个看门的老大爷抢先把校门给关了,也难怪,现在都几点了?早自习都上完喽!我好说歹说,把嘴皮子都快说破了,老大爷才仁慈地放我进去。走进班里,恐怖的老班早已在教室里讲课了。本小姐元气已伤,呼呼喘着大气。老班看着我的狼狈相,严肃地问道:“现在才来?你这个班长怎么带的头?你现在先到我的办公室站着去,等下课了,我再好好审问你。”班上的同学都幸灾乐…  相似文献   

10.
河神娶亲     
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做了邺地的县令。西门豹一上任,就到老百姓中去了解情况。有个老大爷气愤地告诉他一件“河神娶亲”的怪事。原来,这里的一些贪官污吏勾结巫婆,造谣惑众,说什么“如果不给河神娶亲,河神就要发大水”。所以,他们每年都要把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投到河里,给河神做新娘。为了给河神娶亲.  相似文献   

11.
时间:战国时代。地点:漳河边。 人物:西门豹、卫士甲、乙等。老大爷,乡绅甲、乙等。巫婆,女徒甲、乙等。新娘,男、女群众若干人。布景:一片荒芜的田野,滔滔漳河水从田边流过。 幕前唱:漳河流水浪滔滔,田野禾苗半枯焦,农民心里如汤煮,往后日子怎么熬? (幕启,西门豹上场,身后跟卫士同上。) 西门豹:(举目远望,心情焦急)唉——(唱)魏王派我到邺县,满目荒  相似文献   

12.
香宝宝语录     
情景1 聋子=笼子香宝宝大声地叫:“爸爸,爸爸——”爸爸在专心致志地看着电视,没有理睬香宝宝。妈妈批评爸爸说:“你是聋子啊,儿子叫你呢!”香宝宝马上接过妈妈的话说:“爸爸是笼(聋)子,是鸟笼子吧!小鸟关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3.
森林快讯:大熊猫生宝宝啦!呆萌的大熊猫生的宝宝,肯定也很可爱!小画眉说:“大熊猫叫大熊猫,那大熊猫的宝宝叫什么呢?”可爱的小绵羊软绵绵地说:“那应该叫小熊猫!”“谁在叫我啊?”一只有一双杏眼的动物从树后探出了头,它体形小巧,长着栗色的皮毛,长长的尾巴上有九条黑色环纹。  相似文献   

14.
第八册《西门豹》中有这样一句话: “西门豹到了那里,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另一篇《马背上的小红军》又有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哲学上有神论与无神论、唯心论与唯物论的斗争,始终反映不同阶级和党派在根本利益上的斗争。法家对儒家有神论、唯心论的批判,是儒法斗争的重要内容。战国初期的法家和杰出的无神论者西门豹,在先秦的儒法斗争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战斗的脚印。《史记》等历史文献中记载着他治邺时投巫修渠的动人事迹。邺县 (现河北临漳县) 地处魏、赵两国交界处。公元前四百多年,魏文侯为了加强边防、巩固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权,选派西门豹任邺令。西门豹到了邺县,只见土地荒芜,城市萧条,人烟稀少,一片凄凉。他询问当地父老。回答说:“每年为河伯娶媳妇,可把大家害苦了!”原来,邺县在漳河旁,“漳水悍怒,迁徙无常”,经常泛滥成灾。地方官三老、廷掾与巫婆相勾结,假称只有为河伯娶媳妇,才能免除水灾,藉此年年大肆搜刮民财,并强迫“选聘”穷人的女儿,充作神妇,投入河中。百姓不堪压榨,尤其有女无钱之家,更是纷纷逃亡。西门豹听到后十分气愤。他对父老们说:“下次给河伯娶媳妇时,你们告诉我,我去  相似文献   

16.
回声的启示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不懂得什么是回声。一天,他对着大山喊道:“喂,喂!”回声也喊道:“喂,喂!”他又好奇地叫道:“你是谁?”回声也问道:“你是谁?”男孩又大叫起来:“笨蛋!大笨蛋!”回声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了相同的话。男孩很气愤,跑回了家,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是你不对呀!只要你和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第六册36课《西门豹》以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叙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地的历史功绩。教学这篇课文,可抓住“管理”,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懂。第一,比较前后,明确“管理”的功绩。学习开篇首句“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可让学生搞清“管理”这个词的意思。再要求学生把“管理”前后邺地情况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他们图的啥     
这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听到一阵吵闹声。我走出去一看,是一个小流氓将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爷打倒在地上。此刻,围观的人早把马路堵了个水泄不通。一位大叔路见不平站了出来。他先“关切”地问那小流氓:“你有没有受伤?”那人爽快地回答:“没有。”大叔紧接着问老大爷:“老大爷,你向他道歉了吗?”“道过歉了,早就道过了。咳咳咳……咳……”老大爷似乎着了凉,一个劲地咳嗽。大叔一看,就知道这小流氓摆明着是欺负老大爷,眉毛一竖,斥责道:“你这年轻人可真不光明磊落,一个盲人用拐杖探路,不小心戳了你一下,你就得理不饶人,还动手打人,像什…  相似文献   

19.
绰号大集合     
“长颈鹿!老师在叫你,快来呀!”“长颈鹿”也就是唐景陆,偏偏“景陆”跟“颈鹿”是同音,难怪大家这么叫他了。说起了唐景陆也真是名副其实的长颈鹿,有一次我们在考试,而唐景陆竟然伸长了他长长的脖子,东张西望,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很生气地说:“你真是个长颈鹿!”在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绰号。记得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同学他口齿不清地叫“三明治”,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哪里有三明治?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出来,以为那位同学叫错了。忽然一位胖胖的同学说话了:“你医生有什么事?”咦!刚刚一个三明治,现在又来了你医生,当大家还一头雾水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丁奇测验得了前三名,爷爷送他一个漂亮的盒子:“这是表扬你进步的礼物。”“里面装的什么?”丁奇想。人们都叫爷爷“天才教授”,他这次送的礼物又会是什么发明呢?盒子上写着“改变心情的手表”,丁奇好奇地打开它,里面有红、黄、绿、灰、黑五只不同颜色的手表。“丁奇,快上学了!”妈妈的喊声从房间里传出,丁奇随手拿出一块黑色手表戴上,兴冲冲地出发了。奇怪的是,丁奇戴上手表后,本来高高兴兴的他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晴朗的天空也阴沉了许多。“你好!”上学路上,同学贾铃主动向丁奇打招呼。“什么你好?走开别挡路!”丁奇像看到了陌生人一样,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