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如安 《围棋天地》2007,(13):92-93
大约在两年前,陈祖源说起他在收集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资料,并约我讨论《敦煌棋经》,我畏其艰难而不敢应承。想不到去夏他来宁波即把一部图文并茂的《围棋规则演变史》书稿送到了我面前。我是探索过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在拙著《中国围棋史》中,对每一个时期的围棋的棋制棋规也都有介绍。  相似文献   

2.
人类进化     
王元 《围棋天地》2013,(15):M0001-M0002
本期中.读者“不过壹盘”的《棋理助我人生决策》.相当有意思。认识围棋理解围棋和会下围棋的好处.我们当然想大力宣扬。只是.在围棋天地里浸得久了,以棋中理念为尺子.差不多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3.
《围棋天地》今年第五期刊登了黔仁的《为什么还棋块头》一文,记得以前也见过类似意见的文章。虽作者信言“现今的棋规在地域本质与归属的判定上误入歧途”,但笔者拜读再三实在不敢苟同。我以为有不同意见的讨论是件好事,因为讨论可以把平时模模糊糊的东西辩得清晰起来。尤其规则是围棋的根本,在围棋日益走向世界的时候,在大家都在议论围棋进入奥运会的今天,围棋规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围棋天地》关心规则是对围棋长远发展的远见。  相似文献   

4.
汪芬 《围棋天地》2013,(8):108-109
一直很喜欢马晓春轻灵飘逸的棋风,也很喜欢马晓春的书。他的书,如《三十六计与围棋》、《神秘序盘》,我都细细研读过,而多年来陪伴我左右,让我品味再三,也给予我人生启迪的一套书,还是他的“马氏两部曲”——《笑傲纹枰:十二胜局揭秘》和《黑白之间:十二败局反思》。棋乃命运之艺,围棋不仅是一门竞技艺术,也孕育了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群芳谱     
叶桂 《围棋天地》2004,(23):32-34
各位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围棋天地》上给大家介绍我下的两盘棋。  相似文献   

6.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8,(11):94-95
在晚唐的诗坛上,有位诗人叫张祜,诗写得很好。他还是一位弈人,可惜我们的围棋史作却很少提及他。《全唐诗》录张祜的写棋诗六首,其中两首是写诗人晚年以棋酒自乐的闲居生活的,简直就是一个棋迷的自画像。其《秋霁》诗云:  相似文献   

7.
(一)人生如梦,世事如棋,大抵是最沧桑感的慨 叹。 世间的变幻,与棋局的莫测 如此相似,在如此起伏跌宕的棋 局中,常常可以一窥丰富的内心 世界。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喜欢棋, 浸淫既久,对于棋本质的 领悟当不逊于顶尖的棋 手。于是,他们在动荡的时 局中领悟围棋,用玄妙的 围棋来体味人生,甚至于 用围棋入诗入画写小说, 宣泄内心情趣喜好。  相似文献   

8.
此心棋迷同     
十三 《围棋天地》2011,(9):M0001-M0002
不久前,第7期天地刊登了海阔天空的《未完的七番棋》一文.讲述了他大学时代一段难忘的围棋故事。无巧不成书.他的七番棋对手张辉先生也看到了这一期杂志,于是投来了本期的《相见不如怀念》.并请求我们帮助联络当年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9.
吴启雷 《围棋天地》2014,(21):98-100
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围棋杂志的约稿,此前我的文章大多是刊登在一些国学类的期刊上,但主要方向也都是我所专修的宋史和书画史一类。至于围棋方面的文章,在我的新书《画中有话》上有一篇专文介绍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但那篇文章至多也只是提到了文章的“围棋”元素,至于围棋历史、文化一类的文字还是不多。毕竞,我主要是做宋史和书画史方向,围棋史是不敢多写、乱写的。  相似文献   

10.
杨晓华 《围棋天地》2005,(10):69-69
1998年3月去非洲埃塞俄比亚参加路桥工程建设,作为一个围棋迷,我忘不了带上一副棋具和几本《围棋天地》杂志,心想在国外那漫长寂寞的岁月里,围棋将是我的一位好伙伴。  相似文献   

11.
新局之始     
《围棋天地》2020,(1):17-17
睁开眼睛,已抓不住时光的影子,对2019年的殷殷眷留尚在,《围棋天地》的脚步已经踏进了2020年。那裹挟着一年记忆的纸墨流香,伴随着新年的钟声飘散于全新的季节,让人感受到一种希望的气息。棋如人生,人生亦如棋。走过35年历程的《围棋天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布局,面对新时代这个神秘而陌生的棋秤,该如何落子?自然让人联想到围棋史上那些难忘的开局故事。  相似文献   

12.
再约国学     
各位老师,各位棋友,大家好!我是马天放业余了段,受《围棋天地》约稿,自战解说一下第4届国学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中的几盘棋,请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13.
启事     
吕游 《围棋天地》2006,(18):74-74
我第一次接触围棋是从与我老公谈恋爱时开始的,现在算来已经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打谱声、棋子碰撞声成了我们家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读《围棋天地》上的棋闻棋事,也成了我每月的必修课。在我们家,围棋就是一瓶酿造发酵多年的美酒,猛喝一口还有一些辛辣,细细品尝却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4.
刘崇华 《围棋天地》2011,(11):22-22
尊敬的围棋天地编辑:你们好! 我是一个浙江宁波的棋迷,与围棋打交道已有二十余年,目前水平大致在业余2到3段(估计)。我的启蒙杂志就是《围棋天地》,一直以来,她也陪伴我成长,是我的良师益友。二十多年的棋龄中,我也看过很多关于围棋的报刊杂志,很多目前市场上都没有在出售了,  相似文献   

15.
悠然可有棋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黄钟大吕,唱大江东去;柔曼琴弦,吟小桥流水。万里江山万里长,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五千年的人生沉浮,都付与了浅斟低唱。中国围棋亦源远流长,人们既在胜负世界中拼争、嬉戏,又将黑白都化作了歌吟,于是,有了许多的围棋诗。诗中自有棋如玉,歌中自有黑白情。一部诗歌史,同时也就承栽了一部独特的围棋史,棋人、棋事、棋情,棋思、棋道、棋美,正所谓风号这边独好。且让我们沿着诗歌之路,去作一次黑白之旅。有兴致的读者,就跟我们一起上路吧!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专访     
《围棋天地》2005,(8):13-13
记者:首先要恭喜你捧得理光杯,夺冠之际,你最想说些什么? 谢赫:此时我最想感谢的是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他老人家已于去年6月16日去世,今天(4月5日)正值清明节,我的夺冠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幼时学棋,当时青岛的围棋环境并不是很好,就在我学棋一年后,苏司令邀请国手华伟荣七段到青岛讲棋,当时华老师认为我在围棋上很有天份,这使得爸爸有了让我走职业道路的念头。可以说这个契机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何谓枯棋     
刘志兵 《围棋天地》2006,(17):73-73
《围棋天地》13期《枯棋与势棋》有关枯棋的说法似乎不妥。“枯棋”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吴韦曜所著《博弈论》。当时的吴国,棋风颇盛,如《博弈论》所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奉吴太子孙和之命,韦曜写下这篇名文,以贬斥博弈之玩物丧志。“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很能说明韦曜对围棋的定位。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韦曜所说枯棋中的“枯”,不能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18.
《围棋天地》2006,(14):58-58
读过《墨香棋趣》和《为惨败干杯》,会不会有人哂笑?这日本文人的棋也忒菜了!且慢,陈祖德九段在谈到中日文坛围棋交流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对专业棋手来说,胜负是他的全部,是他的生命。围棋圈子,是生死的世界。面对棋盘,友谊是次要的。业余棋手不一样,不能以胜负做为唯一目的。特别是文化界的朋友,将围棋视为文化,胜负就只是一部分,友谊才是首要的。”这里,文人的友谊又必然地浸透着浓浓的文化色彩。欲品其中味,需放眼棋盘之外。再者,中日文艺界也不乏业余高手在,那却是后话了。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围棋天地》2005,(18):55-55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以此来形容围棋的博大精深,动静相宜,是很贴切的。于是,归纳修改,一副漂亮的小楷“动静方圆,围棋天地”便在2002年的夏天贴在了我专门为《围棋天地》辟出的书架上。  相似文献   

20.
棋鬼     
王华 《围棋天地》2008,(17):96-96
围棋变化无穷,棋人形形色色。纹枰论道的,附庸风雅的,痴迷如命的,游戏人生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有“棋鬼”一篇,故事最后还有“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的叹息。每读此篇,我便想起当年插队的苏北农场里,也有一个何其相似的“棋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