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相关的一切非智力、非能力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学习动机、意志、情绪、方法、习惯等.它与智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工作和处理知识信息,但它却推动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只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学生才能在原智力基础上更好的、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李自尊 《文教资料》2005,(32):101-102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个性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它们必须协同作用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智力因素直接承担着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任务,新的知识和原数学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直接由它来完成。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加工处理信息的任务,但它却推动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促进新知识和原数学认知的相互作用。所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动力性作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因素。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  相似文献   

3.
学习的心理过程 ,一方面是感觉记忆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感受唤起激发的非智力活动过程 ,这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因素的积极参与 ,智力因素具有心智操作的功能 ,直接对知识信息进行认识、加工、储存和掌握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加工处理 ,但它推动知识的加工和处理 ,促进新旧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学生个体身上就是他们的进取心、愿望、自信、耐力等 ,它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广度、深度、自律性和持久性。基于上述认识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做了以下…  相似文献   

4.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活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所谓非智力因素 ,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 ,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方面 ;非智力因素就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情绪、意志、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个体知识认知发展的全部心理内容。其中 ,智力因素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吸收、加工、处理 ,如获取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等 ;非智力因素可以在个体身上形成 ,表现为思想和学习态度 ,它不直接介入学习 ,而是调…  相似文献   

6.
高永忠 《考试周刊》2013,(80):132-132
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学习进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我们学习活动.而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红 《考试周刊》2014,(6):129-129
<正>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除了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充分发展的智力外,还特别要依靠非智力因素的力量。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的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构成个体内部的动力系统,它虽不像智力因素那样直接承担信息的输入、加工等认知操作活动,却对一切认  相似文献   

8.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兴趣、意志、性格、气质和信念等,它和智力因素是人的心理活动总系统中的两个分系统,即智力因素为操作系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接纳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为动力系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发动、维持和调节作用。虽然近些年已有不少教师开始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的作用,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但多数教师对为什么要重视非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属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与以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即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但是,它是认识活动的调节者和推动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动、维持、定向、引导、促进和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实际上不少学生数学不好,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所致。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前提。以下谈几点想法和做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因素之一,它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满江囡 《考试周刊》2013,(88):70-70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的作用不同。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承担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属于认识活动范畴,起认识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参与智慧活动的操作,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属于意向活动范畴。在智慧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则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至于干好、干不好则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智力因素主要决定智慧活动的效率.而非智力因素除与智慧活动的效率有关外,还决定一个人进行智慧活动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因素之一。它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简单地说,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凤霞 《考试周刊》2014,(18):61-62
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但许多学生虽然智力很高,数学成绩却始终上不去,其原因就在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对于数学成绩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措施出发探讨此问题,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非智力因素概述 (一)非智力因素的界定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智力因素是指与人的认识过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观察、思维、记忆等构成-个多维的连贯体.非智力因素则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一定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好胜心等.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 ,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我们在教学中研究的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 ,并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所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性…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无数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们眼中的所谓后进生绝大部分智力并不差,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并不是智力因素,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思维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习惯、兴  相似文献   

19.
一、调查的意义和目的 1.1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大量事实证明,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特别是这个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要求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非智力因素作为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非智力因素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分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但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