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性质?看法各不相同。大体说来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三种观点,认为无论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叫社会主义社会都可以。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正确总结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2.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即建国后的头七年,我国社会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对于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和干部队伍中长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一种观点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再一种观点认为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3.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至社会主义改迟的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关于这个时期的社会性质,长期以来,学术界在认识上一直没有取得一致。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利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既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笔名认为,这一‘时期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下面加以阐述,不妥处请专家和读者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这一部分中,采用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提法。我认为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革命性质的转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二是社会性质的转变,即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无论从  相似文献   

5.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把应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统一起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以工业化为主体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以工业为基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目标与九月会议后毛泽东所认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践中,工作发生过某些偏差,原因在于:第一,在正确把握国情方面尚有一定差距;第二,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认识不够清晰;第三,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认识不一致;第四,低估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的重要作用;第五,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设想的过于简单,认识到这些对今后的工作中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习》2008,(4):25-25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体制上的差异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中央人民政府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且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性质;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虽然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但中央人民政府并不具有联合政府的性质。在经济制度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点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差异则体现在农村的土地所有权上。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经历了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不同战略构想,其关系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差别。笔者认为,探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关系的前提是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如果我们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有关这一问题的报告和讲话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背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如果我们以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史即新中国的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历时57年,可分为两个阶段:①前7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属于过渡阶段。②后50年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二是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三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也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在这一时期,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是五种经济成分(印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将研究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层面,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4.
邓演迭文化思想顺应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潮流,基本上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不仅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而且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是什么?应该如何确定?对此,大家的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应以1840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作为历史的起点。有的同志则认为,应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历史的起点。这两种意见,都是以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6.
王玲 《历史教学问题》2004,(6):74-76,1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时序上是递进衔接的两个社会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独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它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它的前身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它的后身则是社会主义 (严格地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就规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区别又有关联 ,其关联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从本质上看 ,毫无疑问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本质的不同 ,或者说在本质上是有巨大差异的。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只是有量的发展 ,而且由量的发展引起了质的变化。因此…  相似文献   

17.
摘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国家并准备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阅读》2007,(12):48-50
1.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的头三年,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很明显的;全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的急切向往,对农村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的过早担心,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负面作用的过度害怕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重要原因;讨论社会主义改造的是非得失问题,必须将之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发动整风运动时,中共领导人将主要的视角放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上,随着某些尖锐的批评意见出现,主要的视角则放到了阶级斗争上。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仍然处于过渡时期?这是当前关于过渡时期理论讨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一些文章和综合报导材料看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很不一致.那些主张过渡时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同志,当然认为我国现在还远未结束过渡时期.在肯定过渡时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同志中,也有多种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第一种,认为我国早已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就应承认我国已经结束了过渡时期,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和很不成熟,还未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标准,因此应该称作“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