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方式。尽管许多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朗读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指导和有力的教学措施,课堂上教师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朗读教学效果不佳。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几乎每位教师都设立这样的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目标归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与学生沟通时的实际情况而生成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教材上和教师的教学预案中是没有的,教师往往也没有预料到,教师随机更改教学预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动态生成"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素质的表现,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实际上,我们每个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遇到许多"动态生成",只不过没有当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意味着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应当重视"动态生成",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不少弊端,课堂教学作秀多、效率低,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课堂效率低下,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不揣摩文本、品味语言,语文教师优美的板书设计缺失。  相似文献   

5.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然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素,最后选取符合理解教材与学生学力实际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深入",又要"浅出",让学生真正在文本教材中"来来回回""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将课堂比作旅途的话,语文教学就是师生行进在"语言文字"之路,品味其魅力并不断提升其运用能力的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因步履匆匆而错失风光无限。此时,我们须调整前行节奏,让语文的芬芳散发在"进""退""停"之间。一、跨前一步的精彩都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但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却常是"有去无回",有着踟蹰不前的遗憾。例如案例一:《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李时珍事例"的教学。(学生默读,圈画出体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句批注后交流)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生1:我从李时珍"从小就立志学医"看出他小时候就有一个远大志向,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放弃,可见他目标专一。  相似文献   

7.
徐江 《小学语文》2013,(7):41-42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占涛,剖析其语言,探求其趣味,汲取其营养。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的临时生成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教学的升华契机,而语文课堂因学科的独特性,其生成的问题,更多的是与语言的训练有关,当这些生成问题产生时,作为教师,是顾左右而言他,是置之不理,还是因势利导,结合"语文"进行释疑、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顺手接招",还要顺势引导全体学生"拆招",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效  相似文献   

9.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具体策略让词语学习变得"鲜活"起来。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动口,品味词语色彩;引导学生动手,演绎词语情感;引导学生动脑,想象词语画面,从而生成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时不慎走入考试工具和虚假人文的误区,究其成因是有些教师一时间尚未找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的教材处理手段和教学设计方案。为此,笔者认为"知识教学应结合文本进行",提倡"吟咏诵读,品味感悟"、"生成话题,深究文本"、"立足文本,读写交融"、"敢于质疑,个性解读",强调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目标,其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教学的目标与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逐渐成了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主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在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从情境导入、巧妙提问、有效互动、丰富形式这四个方面谈谈教学看法,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语文教学效果。说到教学的有效性,不由得想到"预设"、"生成"。"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所谓‘生成’,就是指在预设的引领下产生出新教学资源的创造过程。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二者是教学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和过程得以生成的前提与载体,因此,落实语文基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许多语文教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的便是不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该训练的也不敢训练,往往浅尝辄止,生怕别人冠以"教法不新"的帽子。有时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15.
意外?惊喜?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混乱无序的盲动。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这一学习活动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但当前语文课堂中品味语言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品味能力缺乏、课堂参与缺席、对文章的整体关联缺失,使得品味语言的效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处理不当。针对品味语言学习活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力求品味角度多元化,增强课堂语文味;品味活动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度;品味视野多维化,提升素养整体性,以期提高学生"品味式"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体系作战中的作用确定目标"这是"目标中心战理论"1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语言性"。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珍惜课堂上的"闹"和"静",注意留给学生自由读书、静静思考、独立作业的时间,以促进学生思维深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品味语言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让语言在品味中不断"增值"呢?一、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具有思想  相似文献   

19.
生成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生成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在对生成的价值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对"有价值的生成"予以关注。而有价值的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师作用如何体现呢?本文结合课例对有效生成中教师调控策略进行一番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本有其"原生价值",但一旦选入语文教材便被赋予了"教学价值"。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开发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教学中价值引领的方向,也是"用教材教"教学理念的具体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