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若民事主体在从事民商事交易时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其合同效力并不当然无效.对合同的效力评价,需考虑当事人之间和当事人与国家、社会、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可就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区分,同时还需从构成合同要素来区分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款应修改为"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且侵害国家、社会利益的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问题,新的《合同法》能够根据实际状况对于原有立法做出了重大调整,大大地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但是,无效合同并不意味着不能发生效力,当事人通过一系列的补救行为,还是可以使合同满足有效的要件的,从而使当事人意思自治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3.
合同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而合同的有效与无效则直接影响着当事人意图通过合同实现的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然而,合同的有效还是无效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对合同效力做出的制度安排。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效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尽量使合同有效。对我国现行合同效力制度进行分析和考察,对司法实践中合理地适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同的效力是合同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的约束力,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合同法对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规定了统一的要件,同时当事人也可以约定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或约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未具备约定条件的合同成为不生效的合同,因此,合同的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几种无效合同,合同法的无效合同制度有其立法目的。无效合同在现实中可能被主张无效,从而使合同当事人承担合同无效的后果;也可能没有人主张其为无效,致使合同当事人按无效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合同的无效,应由合同当事人主张,在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无效存在争议时,应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6.
合同的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的核心,合同是否发生效力是合同当事人实现合同目的的关键所在。针对如何评判无效合同尚有许多细节需要明确及客观分析,拟对其略述几点粗浅己见。  相似文献   

7.
合同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而合同的有效与无效则直接影响着当事人意图通过合同实.现的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然而,合同的有效还是无效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对合同效力做出的制度安排,并且涉及不同的利益平衡。本文试图通过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合同无效制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揭示该制度的内涵和真谛,从而使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合理地适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合同法>中规定了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即效力待定.要求只有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而后合同有效.但如果未能得到追认或无处分权人未取得处分权时,其效力又如何?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合同来规范.当事人所订合同的效力如何直接影响其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首次对因欠缺某些生效要件而致效力待定的合同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效力待定的合同可因追认、撤回、催告等合法行为而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时比介绍新旧《合同法》中对无效合同的规定,分析了新《合同法》完善无效合同分类及增加了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规定,进而对修订绝时无效合同的内容,无效合同的财产法律后果做了评析。  相似文献   

11.
叶奕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3):29-30
效力待定合同是新合同法规定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不但可以减少无效合同,达到鼓励交易的目的,而且保护了权利人的利益,兼顾了相对人的利益.本文拟从效力待定合同的涵义、效力待定合同的分类、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和撤消三个方面对效力待定合同作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核心和精髓”,那么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或合同的效力则是整个合同法的基石。当合同对双方没有约束力或效力以致于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意撕毁“合同”时,合同自由对当事人任何一方就变得毫无价值,当事人自愿签订的“合同”也只是一张一文不值的废纸,如果这样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合同”,那么是否签订这样的“合同”对当事人来说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适用《合同法》第52条第五项规定时,应对强制性规定作限定性的解释和具体分析,真正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维护合同自由、鼓励市场交易出发,结合具体案情,综合各种因素去设定合同的效力,应尽量减少无效合同的认定,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私法精神。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虽然明文规定只适用于销售合同的订立和卖方、买方因此种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而不对合同的效力问题进行规定,但是<公约>在买方的义务、卖方的义务及卖方和买方义务的一般规定专章中却设置了"宣告合同无效"的诸多规定.鉴于该项内容在合同制度中的重要性,笔者拟对<公约>的"宣告合同无效"制度作一评析,并与我国的立法现状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5.
潘悦 《华章》2011,(15)
劳务派遣是一种由三方组成的非典型的劳动关系,劳务派遣中共有两份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劳务派遣协议.本文从<劳动合同法>及<合同法>出发,概述认定劳务派遣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务派遣无效的情形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7,(7):52-55
采用通谋虚伪的方式订立虚假的房屋买卖合同以骗取银行贷款时,房屋买卖合同可能是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合同,伪装行为因不具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非伪装部分则因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可能有效。于我国现行法,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之无效部分应适用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不能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认定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因我国《合同法》并未确立通谋虚伪表示无效规则;更不能求助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之无效规则,因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之非伪装部分在未达到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时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新《合同法》的颁行意味着原有无效合同的范围将大大缩少,但是如果不注意深入领会相关规定,无效合同及其给当事人带来的法律后果将仍然会出现。本文根据新《合同法》对无效合同的规定,分析了发生无效合同的原因,井结合司法实践经验,提出了七种判定与防范无效合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合同的解除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在其自身利益遭受违约方的行为严重损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的约定.由于这两种救济将导致双方合同关系终止的后果,该问题在合同法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合同法>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但是在具体规定中合同解除与约定解除条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本文试分析合同解除与约定解除的特点,以辨析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登记效力的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不同的国家其观点也不一致.文章根据世界各国有关登记制度的法律性质,分析了我国<合同法>中有关批准、登记的法律效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物权登记与合同效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合同是否发生效力是合同当事人实现合同目的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无效合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理解、辨别及对无效合同的处理等问题略述己见,以启示合同当事人在实践当中熟知合同法律知识,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