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从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出发,比照国际通行的刑事司法准则以及我国公众对人权保障的渴望。认为当在肯定新刑事诉讼法在无罪推定原则、辩护制度以及人权保障等方面大大推进了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承认其尚有不足之处,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目前已得到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重视与确认.现行刑事诉讼法已有所体现.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具有无罪推定质含义的内容——“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明文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一个重大标志,为“无罪推定”诉讼观念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石,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容,但其相关规定离国际标准所要求达到的保护程度相去甚远.面对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的契机,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相关制度和体系,构建一个适合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的系统,以顺应保护人权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4.
从国外的立法经验来看,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渊源包括内国法渊源与国际法渊源.其内国法渊源首先是宪法性渊源,其次才是刑事诉讼法渊源;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可以看出.有关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基本制度与派生制度两大部分。只有当我国在宪法中增加了有关无罪推定原则的规定.在刑诉法中构建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律制度与派生制度两大体系之后,我国才真正建立了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这一原则在有罪无罪的落脚点、沉默权、疑罪从无的规定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无罪推定原则”和“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国刑事诉讼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罪推定原则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条约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已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精神,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应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确立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做到司法公正和程序正当,真正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我国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7.
无罪推定原则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条约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已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精神,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应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确立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做到司法公正和程序正当,真正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我国公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可以让法院、检警和被追诉者的公民、法人在法律的平台上平等对话,能够使诉讼向更民主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实施的无罪推定原则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论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无罪推定原则,即无罪推定原则的概述,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可以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质的飞跃,但沉默权被吸收进诉讼制度中,笔者认为确立沉默权制度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普遍原则,它作为一种法律拟制的合理性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已客观地体现了这一原则的部分精神,而新的刑事诉讼法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原则将做进一步的吸取,从而使我国的法制文明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刑法强化了人权保障机能。人权保障的思想也成为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当代刑法在罪刑法定、打击侵犯人权的各种犯罪、有利被告原则、正当防卫制度的建立以及刑罚的人性化等方面无不闪耀着人权保障的光芒。但在刑法宪法化、刑法的观念层次、慎重适用死刑、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以及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尚需完善,以便更好地闪耀当代刑法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2.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由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基于一系列诉讼价值的考量,针对一些特殊案件或者特殊事实,法律规定在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必须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目前,我国刑事法律关于此类的规定太少,期待将来能够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人权保障的重要武器,被许多国家的刑事立法所采纳,甚至规定为宪法原则。对于法治建设中的中国来说,此项原则更是具有不可争议的重要意义。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让人们看到无罪推定原则的一线曙光,但围绕此条,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需要在了解无罪推定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法律中体现该原则的点滴,同时把着重点放在其不完善之处,在立法、司法及诉讼观念方面做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亲属免证权本应为"亲亲相隐"传统观念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但现行刑事立法,不仅在程序法中没有确立此原则,而且实体法中个别罪名之设置更为其之确立带来诸多阻碍。亲属免证权对亲情伦理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确立必须从程序法与实体法两个方面推进,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14日,"人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被写入宪法。近年来,人权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引用。人权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法律思想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绝对的镇压、打击的态度,从刑法本身的严厉性来讲,要在侦查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更是难上加难。当今中国社会中,尽管执法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在实践中仍然大量存在刑讯逼供等蔑视犯罪嫌疑人人权的行为。分析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中的问题,找出人权保障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对策,对我国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刑事侦查制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权理论的勃兴和法治国家的纷纷建立,人身保护令制度在当代社会得到普遍适用。当前,我国构建人身保护令制度有其必要性。同时,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又为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本土化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本试图对沉默权若干基本理论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制度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立法机关在1997年修改刑法时,专门在正当防卫制度中增设了特殊防卫权,但是关于特殊防卫权的立法缺乏严谨性,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该对其进行修改,从而促进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并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立法的现实与这一原则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差距,直接影响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必须在适用刑法典的过程中运用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的方式补救,才能消除这种影响,最大限度地体现罪刑法定原则,更加充分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恰逢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推进,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刑事诉讼法在修改时应在宏观和理论层面上处理好与宪法、刑法、民法等其他法律的关系,实现刑事诉讼与外部法律之间的和谐;协调刑事诉讼内部程序之间的关系,实现刑事诉讼程序的内部和谐;平衡刑事诉讼中不同诉讼主体权利保障的关系,实现权利和谐;准确定位国家追诉权,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和谐,以便更好地发挥刑事诉讼的纠纷化解功能,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